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 121、【苏德战场】罗夫诺战役

121、【苏德战场】罗夫诺战役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苏德战场】1944年十次打击之二罗夫诺战役:瓦杜丁遇袭

苏军1944年“十次打击”中的第二次打击,即第聂伯河右岸攻势是由一系列进攻战役组成的。其中的切尔卡瑟口袋战役是最重要的一场战役,不仅歼灭了大量德军,还吸引了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大部分装甲部队。在切尔卡瑟口袋战役进行的同时,乌克兰第1方面军还在右翼发起了罗夫诺战役,乌克兰第3和第4方面军在第聂伯河下游发起了尼科波尔突出部战役。上述三个战役共同组成第聂伯河右岸攻势的第一阶段。

罗夫诺战役发生在基辅的西北方向,时间是1944年1月至2月。战役本身规模并不大,却有两个看点,一个是苏军乌克兰第1方面军右翼利用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和中央集团军群的空隙,以两个集团军插入德军防线后方,造成了德军防御体系的瓦解;另一个就是乌克兰民族主义游击队(乌克兰反抗军)在一次偷袭中,导致乌克兰第1方面军司令员瓦杜丁负伤,并最终于4月14日病逝于基辅。

在介绍切尔卡瑟口袋战役时我们就发现,乌克兰境内的苏军四个方面军,兵力最强的乌克兰第1方面军在切尔卡瑟口袋投入的兵力非常有限,只有第27、第40集团军和第6坦克集团军,后期才投入了第2坦克集团军。这是因为处在乌克兰境内战线最北翼的第1方面军作战正面非常大,从第聂伯河右岸卡涅夫渡口向西到日托米尔,再向北延伸到科斯坚科,战线绵延数百公里。

在方面军的右翼,是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和南方集团军群的结合部。随着苏军的持续打击,这里出现了一个大缺口,宽度有60公里。如果苏军能够从这里插入,然后再向南挺进,就可以迂回德军南方集团军群的侧后,威胁到德军后方交通枢纽利沃夫。

瓦杜丁面临的难题有两个,一个是自己的兵力不占优势,右翼只有普霍夫的第13集团军和切尔尼亚霍夫斯基的第60集团军。两个集团军一共有19个步兵师、2个骑兵军和2个坦克军,装备有14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76毫米以上口径的火炮2811门。看起来苏军的规模不小,可经过连续作战,每个师只剩下1/3到一半的兵力。

瓦杜丁的另一个难题是缺口处是一片沼泽地带,苏军要想通过也并非易事,尤其是重型装备。若在往年冬季,这里早已经结冻,可1943~1944年的冬季是个暖冬,整个战场都是一片泥泞,更何况罗夫诺北部的沼泽地。幸好瓦杜丁手上有两支骑兵军,他们将担负穿越沼泽地带的任务。

德军在这片沼泽地带部署了一些党卫军营级作战单元和警察部队;在沼泽地带以南,从日托米尔至罗夫诺,也就是南方集团军群的最左翼,担任防御的是豪费指挥的第4装甲集团军第13军。同时,接替霍特指挥第4装甲集团军的劳斯手上还有2个装甲师,可以随时增援第13军。

曼施坦因对这里的判断过于乐观,他认为苏军第13和第60集团军已经连续作战1个多月,部队已经相当疲惫。而且,沼泽地带苏军无法通过。他的这个误判给了瓦杜丁机会。

兵力不占优势的瓦杜丁也并不打算发起大的攻势,而仅是利用60公里宽的缺口发动一次偷袭,先夺取罗夫诺,为苏军下次进攻赢得一个好的战场态势。

苏军的进攻计划是:左翼第60集团军在德军第13军正面舍佩托夫卡发起牵制进攻;右翼近卫第1、近卫第6骑兵军从萨内尔出发,穿过沼泽地带进入德军防御纵深,与中路第13集团军夹击罗夫诺,然后继续南下与第60集团军夺取舍佩托夫卡。

1944年1月27日,苏军开始行动。轻装的骑兵部队体现了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他们先是在沼泽中向西行进了40~50公里,抵达德军的防线后方;然后在当地游击队的配合下,骑兵军又向南穿过了100多公里的森林。近卫第1骑兵军于2月2日解放斯特里河边的卢茨克市。近卫骑兵第6军则出现在罗夫诺,会同第13集团军前后夹击德军。

苏军从后面的偷袭完全出乎德军的预料,罗夫诺是德国驻乌克兰总督科赫的办公所在地。仓皇之中他狼狈了逃离了这里,普霍夫的第13集团军顺利地拿下了罗夫诺。切尔尼亚霍夫斯基的第60集团军对舍佩托夫卡的攻击却拖了很久。为了保住这个铁路枢,德军强化了防线,还调来了1个装甲师。这使战役的进程延缓了下来。直到2月11日,红军才攻占舍佩托夫卡。

苏军的攻势最终被阻止在卢茨克、杜布诺、克列梅涅茨一线,双方的战线又向西移动了60公里,德军得到的教训是北面的沼泽地并不能阻挡苏军。

希特勒对第13军懈怠的防御非常不满,他下令处决第13军军长豪费,三军总参谋长凯特尔和空军元帅戈林也赞同希特勒的决定。曼施坦因和陆军总参谋长蔡茨勒表示反对,曼帅甚至将责任推给乌克兰总督科赫,他认为负责警戒沼泽地带的党卫军没有及时发现渗透到后方的苏军骑兵。同时,他公开表达了对戈林的不满,作为空军元帅,不应该插手陆军的事务。在一番争吵后,希特勒也无奈地网开一面,他不仅赦免了豪费,还一同免除丢掉罗夫诺的指挥官的罪责。

在乌克兰中西部地区,自苏德

战争爆发以来,就一直活跃着大量乌克兰人组成的游击队。这些游击队不全归苏联政府领导,还有的隶属于乌克兰民族主义组织。其中最著名的是班德拉和舒赫维奇领导的“乌克兰反抗军”,他们既反对苏联,也反对纳粹德国和波兰,该组织最终的诉求是谋求整个乌克兰地区的独立。

乌克兰民族主义组织在19世纪初开始形成。1809年,拿破仑的军队进入东欧,已经亡国的波兰在法国军队的庇护下得以重建“波兰公国”。

现今的乌克兰在历史上并不是一个整体的国家概念,西乌克兰地区长期经历战乱,在过去的几百年分别被波兰、奥地利以及后来的奥匈帝国统治。在此期间,统治者的高压政策激发了当地人的抵抗情绪。受到波兰复国的影响,西乌克兰地区的哥萨克贵族首先爆发起义,这次起义虽然没有取得成功,但反抗者在此后一直没有放弃抵抗。

一战后期,奥匈帝国崩溃,西乌克兰民族主义者宣布该地区独立,建立了所谓“西乌克兰人民共和国”。第二次复国成功的波兰军队很快又开进了利沃夫,将这里再次纳入波兰的版图。在波兰统治时期,利沃夫是欧洲最落后地区之一,工人只有4万。但这里的民族主义运动一直非常活跃,鼓吹要建立统一的乌克兰。罗夫诺州也曾被波兰长期统治,直到18世纪才并入俄罗斯。沙俄崩溃后,曾建立过苏维埃政权,不久就被波兰吞并。

二战爆发后,苏军从波兰手中夺取了西乌克兰。在斯大林眼里,把西乌克兰解放出来,建立一个统一的乌克兰可以得到所有乌克兰人的拥护。可惜斯大林的想法是错误的。从波兰监狱释放出来的班德拉很快成了“乌克兰民族主义组织”的领袖,他和他的军事助手舒赫维奇所领导的“反抗军”不愿意待在苏联的羽翼下。

苏德战争爆发后,班德拉在德国的支持下,于1941年6月30日成立“新政府”。随后,他们开始大肆屠杀乌克兰地区的犹太人、波兰人和俄罗斯人,甚至和纳粹德国也貌神合离,尤其是德国人从乌克兰地区强征数百万劳动力运回德国强制劳动,使双方关系破裂。不久,德国人将班德拉投入集中营,反抗军在此后继续由舒赫维奇领导。

反抗军在舒赫维奇的领导下规模不断壮大,而且行动准则越来越残酷,他们不仅活跃在乌克兰地区,还会越境到波兰,在那里他们的行为与强盗没有两样。反抗军延续了历史上哥萨克武装的称呼,各级军事机构称为分队、百人队、小队和小组,兵力分别为300~500人、100~150人、30~40人和10人。装备有步枪、冲锋枪、轻重机枪,有些部队甚至有少量的坦克、迫击炮和轻型反坦克炮。至1944年初,舒赫维奇领导的反抗军由众多游击队组成,他们以利沃夫地区为核心,兵力超过十万人。

苏军逐步收复乌克兰后,反抗军逼迫德军退出乌克兰据点,又重点对苏联游击队、商人、小股苏军官兵(收集粮草的后勤人员)下手,更是对乌克兰平民毫不手软,目的是抢夺武器与物资。为了破坏苏军声誉,反抗军往往会穿上苏军制服,杀害乌克兰和波兰平民,然后嫁祸给苏军。

二战苏联侦察兵佐洛图欣曾经记录了一段亲身经历:一天,有人在乌克兰村庄一处农舍外叫开了农户的房门。来人迅速闯入屋内,用枪将主人打死,并悄悄撕下胳膊上的白色绷带。随后他将屋内的食物席卷一空,接着放火把房子烧掉。这个人就是乌克兰反抗军成员。

苏军在解放乌克兰的过程中发现,当地俄罗斯族村庄遭受反抗军的摧残最严重,村里遍地是焦土和尸体。佐洛图欣回忆:“如果我们遇上这种‘自己人’,我们会二话不说,当场结果他们的性命。”

当苏军进入罗夫诺以后,当地的苏联游击队就提醒苏军,这里的反抗军非常猖獗,而且他们在罗夫诺周围的森林里建立了基地,准备四处袭击苏军。可这些警告没有引起苏军的重视,并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1944年2月29日下午4时30分,乌克兰第1方面军司令员瓦杜丁大将及方面军军事委员克拉伊纽科夫少将由8名警卫陪同,离开第13集团军司令部,沿着罗夫诺、戈夏、斯拉武塔前往第60集团军指挥部。当晚7时40分,他们来到一个名叫米利亚蒂恩的村庄。

意外发生!一支反抗军游击队向他们发动了袭击,瓦杜丁腿部(膝盖以上)受伤且大量流血。他先被送到罗夫诺,后来又送到基辅治疗,却还是在4月14日夜去世。莫斯科为此鸣炮20响志哀。

瓦杜丁遇袭后的第二天,苏军统帅部任命朱可夫兼任乌克兰第1方面军司令员,接替瓦杜丁的工作。他以一贯的简练作风,给各集团军、各兵种和后勤单位发出了一份命令:“由于尼古拉耶夫负伤,根据最高统帅部大本营的指示,由我临时担任乌克兰第1方面军的指挥。格·朱可夫。”

在不久之前,鉴于乌克兰第1方面军的右翼已经深入德军后方,并计划继续向南挺进。苏军统帅部决定在该方面军和白俄罗斯方面军拉开的空档成立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罗科索夫斯基的白俄罗斯方面军改称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

第2方面军的部队主要来自西方方面军原部队,最初包括第47、第61和

第70集团军,支援的航空兵部队是空军第6集团军,方面军司令员是库罗奇金上将。2个月后,西方方面军其余部队组建白俄罗斯方面军第3方面军,司令员是原第60集团军司令员切尔尼亚霍夫斯基。他是苏军方面军司令员中最年轻的一位,时年仅38岁。这位以擅长高强度运动战著称的将军,也没有能够看到胜利的那一天,他于1945年牺牲在东普鲁士。关于他阵亡的经过,我们会在东普鲁士战役一文中介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