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 382、【人物篇】山本五十六18

382、【人物篇】山本五十六18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人物篇】山本五十六18:他为什么要发出那份惹命的电报?

1942年10月,刚刚结束圣克鲁斯群岛海战后,就有人问过山本五十六战后想做什么。他回答道:“我认为我要么被送上断头台,要么被送到圣赫勒拿岛(拿破仑的流放地)。”

他预计自己活不到战后,海军战死了那么多官兵,尤其是那些坚决不离开沉船的指挥官,包括他的好友山口多闻(中途岛海战时担任第2航空战队司令官,指挥“苍龙”号和“飞龙”号作战。在己方损失三艘航母后从南云手中接过航空指挥权。在“飞龙”号沉没前,指挥舰载机击沉美军航母“约克城”号,后随“飞龙”号葬身大海)。

日本海军信奉“船在人在、船亡人亡”,尽管山本曾主张改变这种信条,但没有什么效果。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山本五十六一直承受着巨大压力,他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垮美国太平洋舰队主力。这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老得很快,短发几乎都白了,眼睛也变得无神。

1943年1月28日,山本五十六在特鲁克给好友堀悌吉写了一封信,他说:“瓜岛开战以来,阵亡将士已近15000人,实在令人悲伤。痛定思痛,我写下这样两句诗文,以抒郁怀——兵戈声声一年去,阵亡将士若云消。”

不得不承认,山本的诗比韩复榘写得强多了。

瓜岛战役结束后,根据田黄裕仁的旨意,海军制定出一套在南太平洋反攻的计划——伊号作战。

该计划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阶段称为“X行动”,作战时间是4月5日至10日,作战内容是集中陆基航空兵和舰载航空兵向包括瓜岛在内的所罗门群岛实施空袭;第二阶段称为“Y行动”,作战时间是4月11日至20日,依旧是使用航空兵兵力,对包括莫尔兹比港在内的新几内亚地区实施空袭。在消灭美军有生力量后,解除南太平洋上美军的进攻威胁。

山本计划投入的航空力量由两部分组成。舰载航空兵主要来自小泽治三郎中将指挥的第3舰队。该舰队此时仅剩下2个航空战队,其中第1航空战队的“翔鹤”号航母还在本土船坞进行大修,只有“瑞鹤”号重型航母和“瑞凤”号轻型航母可以参战。第2航空战队也只有“飞鹰”号和“隼鹰”号2艘轻型航母能够参战。日军参战的舰载航空兵包括103架零式战斗机、54架舰载俯冲轰炸机和27架舰载水平轰炸机,总共184架。

草鹿任一海军中将指挥的第11航空舰队的岸基航空兵,下辖第21、第26航空战队,包括108架零式战斗机、16架俯冲轰炸机、72架攻击机和9架岸基侦察机,总共205架。

上述作战飞机总计389架。

4月3日,山本的参谋长宇垣缠以及司令部人员分乘2架水上飞机,从特鲁克飞抵拉包尔,指挥此次作战。

4月4日,所罗门群岛大雨如注,雷电交加。鉴于天气原因,山本一度打算先实施攻击新几内亚岛的“Y行动”,但事出突然准备不及,无法实施,他只好下令“X行动”延期。

4月6日,天气开始转晴。前往瓜岛进行临战侦察的日军侦察机报告——美军在瓜岛锚地停泊舰船约35艘,瓜岛天气良好,空中偶有云块。

当天中午,第1航空战队的飞机从拉包尔东机场起飞,48架战斗机前出至布干维尔岛以南的巴拉尔岛机场,18架轰炸机则前出至布因机场。下午第2航空战队的飞机也开始向出击机场转场,途中因天气恶劣而被迫返回拉包尔,只好等4月7日出击时先飞到巴拉尔岛加油,再随同第1航空战队一起出击。

4月7日,山本抵达拉包尔。中午时分,伴随着活塞式发动机的轰鸣声,由斋藤三郎中尉指挥的第1制空队的21架零式战斗机率先飞出了拉包尔基地,随后是宫野善治郎大尉指挥的第2制空队的27架零式战斗机。

除了这2个制空队的战斗机外,还有4个庞大的攻击队。总计67架舰载俯冲轰炸机和157架零式战斗机,共224架的大型编队。这是自珍珠港作战以来规模最大的日军飞行队

此时在瓜岛和图拉吉岛的确停泊着大量美国海军舰船,其中有18艘是没有防空能力的辅助舰船、15艘鱼雷艇,还有一支安斯沃斯少将指挥的包括3艘巡洋舰和6艘驱逐舰的水面编队。

接到海岸监视哨传来的情报后,安斯沃斯命令舰队立即起锚,在瓜岛和图拉吉岛以西宽阔海域排成防空队形,以抗击日军的空袭。

14时,瓜岛以西30海里的拉塞尔群岛上的雷达站发现了日军机群。瓜岛上的美军指挥部立即拉响警报,岛上亨德森机场起飞各式战斗机76架,分成几个机群在不同高度盘旋待敌。

15时许,日军第1、第2制空队的48架零式战斗机径直扑向美军,双方随即展开空战。美军战斗机已今非昔比,不但占据性能、数量优势,而且飞行员的技术水平也远高于日军,战斗胜负完全在意料之中。

但就在美军战斗机攻击队与日军制空队僵持时,跟在后面的日军4群舰载俯冲轰炸机悄无声息地绕过安斯沃斯编队,摸进了海峡,对停泊在瓜岛海域的美军舰

船实施了攻击。其中第1、第2攻击队攻击了图拉吉港内外的船只,第3攻击队攻击了海雀水道中的舰只,第4攻击队则攻击了停泊在隆格角的舰船。

空袭结束后,山本收到的战斗报告显示:击沉美军巡洋舰、驱逐舰各1艘,中型运输船6艘,小型运输船2艘,击伤运输船3艘,并击落美机41架。山本认为这次行动已经给美军在瓜岛海域的舰船以巨大打击,所以决定提前结束“X”作战,转入攻击新几内亚岛的“Y攻击”。

山本是不是有点自欺欺人了?

然而就是这样的战果也是虚构的。实际上美军仅有驱逐舰、护卫舰和油船各1艘被击沉。

4月10日,山本坐镇拉包尔,投入44架一式陆上攻击机、131架零式战斗机,实施以莫尔兹比港为主要目标的“Y攻击”行动。无奈天公不作美,大面积的积雨云正好覆盖在新几内亚岛上空,日军必经之路的欧文斯坦利山脉被阴云笼罩,飞机无法飞越。“Y攻击”只得再次延期实施。

4月11日,日军侦察机发现美军在新几内亚岛东部的奥鲁湾锚泊着一批船只,山本立即下令出击。21架俯冲轰炸机在72架零式战斗机的掩护下前往攻击美舰,美军则起飞50架P-38“闪电”战斗机迎击,结果日机被击落6架,美军被击沉1艘运输船、击伤1艘扫雷艇,还有1艘运输船因伤抢滩搁浅。

4月12日和14日,日机又相继空袭了新几内亚的莫尔兹比港等地。这种持续不断的骚扰性空袭,使日机自身的损失远远大于对美军造成的损失。但山本根据战报认为己方的战果辉煌,伊号作战已见成效。于是他下令暂时停止行动,小泽治三郎的第3舰队返回特鲁克港。

4月13日,山本突然叫来“武藏”号上的参谋藤井,说:“喂,快分别了,需要过段时间才能回来,我们杀一盘吧。”

他们连战三局围棋,山本以二比一取胜。对局期间藤井问山本:“司令长官终于决定到前线去了吗?”

“是的,决定了。”山本回答说,“说句实在话,我对去前线并不感兴趣,如果让我退回到柱岛去那才好呢。你想想看指挥部让敌人牵着鼻子,一步步往第一线移动,这是好的兆头吗?从大局上看这并不是件好事,当然去鼓舞官兵的作战士气另当别论。”

山本和藤井谈论的是前者的一项突然决定。他计划几天后前往巴拉尔岛、肖特兰岛和布因基地视察。

这件事山本没有跟任何人商量,包括他信任的参谋长宇垣缠,以及两位贴身参谋源田实和黑岛龟人。宇垣缠后来死于1945年8月15日日军发动的最后一次“神风攻击”,他写的战时日记《战藻录》没有对山本的决定作出解释。源田实和黑岛龟人活到了战后,他们也只是强调,山本去前线的目的是提升部队的士气。

既然没有资料可查,我们不妨大胆揣测一下,权当是饭后消遣——

自1942年7月离开日本本土,将司令部迁至特鲁克后,山本绝大部分时间都将自己关在“大和”号上的豪华房间里。日常公务他很少参与,全部交给了参谋长宇垣缠。后者对众人说,“长官需要集中精力思考战略问题”。

那么他每天会想什么呢?我想至少三个问题他一定考虑过——日本是否还存在胜算?美军什么时候会发起反攻?自己的最终命运是什么?

陆军将领有一个常识性认知——在战斗陷入胶着时,如果你手上没有了预备队,那你就无法取得最后的胜利。

海军也是如此,瓜岛战役虽然已经结束,但美日双方在南太平洋上的僵局依旧没有打破。联合舰队已经打残了,但新下水的或即将下水服役的战舰寥寥无几。日本在太平洋上已经失去了主动权。

美军也没有什么动静。

战争爆发前,人们还质疑航母的进攻能力,但现在交战双方都已经不再有人怀疑了。他是日本最著名的知美派,可战争已经打了一年多,美军在太平洋上还是那几艘航母。“列克星敦”号、“约克城”号、“黄蜂”号和“大黄蜂”号已经沉入海底,他们仅剩下病病恹恹的“萨拉托加”号和永不沉没的“企业”号。

美国人没造新航母吗?不可能。

美国人的新航母都去了大西洋?没有发现。

他们的造舰速度太慢?山本对造船不是门外汉,三十年代他担任海军部次长时,就亲自主持了“大和”号和“武藏”号的建造工程。他还清楚美国的工业制造能力,这么长时间看不到新航母服役显然不合理。

那到底是为什么呢?估计山本也“细思极恐”了。

看来战争的结果是显而易见了。那他本人的结局会是什么样的下场呢?

山本不畏死,所以他想过自杀谢罪。

还有其他选择吗?战死沙场是不是更壮烈一些呢?

好了,不猜了。

山本的“守时”在军中时出名的。在发给前线各指挥部的电报中,他透露了极为精准的行程安排——6时乘飞机从拉包尔出发,8时抵达巴拉尔岛,然后转乘潜艇于8时40分抵达肖特兰岛,视察完毕后,于14时乘飞机离开布因基地,15时40分返回拉包尔。

第11航空舰队司令草鹿任一坚决反对司令官在这个时候冒险去前线视察。但山本执意要去,他对草鹿说:“已经通知各基地了,各处都已做好准备正在等待着。明天一早就出发,当天晚上即可返回。请你等着吧,回来后我们一起吃晚饭。”

第3舰队司令小泽治三郎也反对此次行程。他对山本首席参谋黑岛龟人说:“如果司令长官一定要去的话,由6架战斗机担任护卫,力量太单薄了。需要的话,可以从我那里调用战斗机,多少都行。请把我的意见转告给参谋长(宇垣缠)。”

驻守在肖特兰岛的第11航空战队参谋长城岛高次少将接到拉包尔基地发出的山本视察日程的电报后,气愤地对下属们说:“在这样诡异多变的前线,怎能把长官的行动计划用如此冗长详细的电文发出来呢!只有傻瓜才会这样干。你们只能参考,用不着信以为真。这事太愚蠢了。”

众将的劝阻都没能奏效,山本这次执意要去。而在战场的另一端,美军太平洋战区司令兼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正在办公室里与他的情报负责人莱顿一同审阅着一份电报,内容正是山本发给前线的那份行程密电。

这是一次绝佳时机,但战场上袭杀敌方高级指挥官绝非小事。尼米兹把情况汇报给了华盛顿,罗斯福与参谋长联席会的几位首脑专门开了一次会议讨论,最终决定采取行动——猎杀山本五十六,代号“复仇者”,因为山本自偷袭珍珠港后,已经是美国公认的头号公敌。

得到指示后的尼米兹立即致电南太平洋战区司令哈尔西,命令其在不暴露己方情报来源的情况下制定行动计划。哈尔西接到命令后,与所罗门群岛战区航空司令米切尔(日后第38航母特混舰队司令)协商,决定出动驻扎在瓜岛亨德森机场的第339战斗机中队所属的18架P-38“闪电”战斗机参战。其中14架战机负责对付护航的日军零式战斗机,剩余4架战斗机负责执行猎杀任务。

之所以选择P-38“闪电”战斗机,是因为它的各项性能指标都强于日本的零式战斗机。该机型最高时速732公里,最大航程3600公里,装备一门20毫米机关炮和4挺12.7毫米机枪。机关炮配弹140发,每挺机枪配弹500发。

哈尔西最后致电米切尔:“总统非常重视此次战斗,战斗结束速报华盛顿,此份电报不得转抄和保存,立即销毁!”

4月18日早晨,山本换上与平时完全不同的服装——草绿色陆军军装,走出了他的房间。陪同他前去视察的是参谋长宇垣缠和随从山本前来拉包尔的联合舰队司令部的几名工作人员。

他们一行分乘两架陆上攻击机。与山本同乘编号323号飞机的是日本联合舰队军医长高田六郎海军少将、秘书福崎升海军中佐和航空参谋樋端久利雄海军中佐,驾驶员是王牌飞行员、飞行兵曹长小谷武男和二等飞行兵曹林信一。

与参谋长宇垣缠同乘编号326号飞机的是日本联合舰队主计长北村元治海军少将、通信参谋今中熏海军中佐、航空参谋室井舍治海军中佐、舰队气象长海野海军大尉,驾驶员是一等飞行兵曹谷本和二等飞行兵曹林浩。

按照预定时间,2架一式陆上攻击机于6时整准时起飞,离开拉包尔机场。紧接着第301航空队所属的6架零式战斗机,也远远地抛开卷起的尘埃腾空而起。

这天是星期日,早晨的天气晴朗潮湿。两架轰炸机在6500英尺(1980米)的高空排成密集队形飞行,以便宇垣从另一架飞机的窗户上清楚地看到山本五十六,距离近到两架飞机的翼梢差点碰到。护航的零式战斗机按三三编队在两侧飞行,时远时近。它们呼啸着向东南方飞行了一个半小时,紧贴着布干维尔岛南端。

机群开始朝巴拉尔降低高度时,宇垣打起了瞌睡。7时43分,他醒了过来,发现他的飞机正在大角度俯冲。飞行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护航的零式战斗机突然的躲避动作让他意识到可能出了什么问题。

地面墨绿树冠离他们越来越近。机枪手打开炮门准备开火,风声、机枪声夹杂在了一起。宇垣告诉飞行员要尽量靠近山本的飞机,但为时已晚。但他的飞机转弯向南飞时,宇垣缠瞥到长官的飞机正在“摇晃着向南,减速飞过丛林的顶端,冒出黑烟和火焰”。他的视线被挡住了,下一次望过去时,只能看到丛林里冒出一股浓烟。

编号326的一式陆上攻击机在美机的猛烈射击下痛苦地颤抖着,机尾和机翼全被打断,室井和几名机组人员浑身是血地倒在机舱里,飞行员竭尽全力驾驶飞机向海面飞去,企图在海上迫降,但终于控制不住,一头栽进了海里。后来这架飞机上有3人获救,其中之一是身受重伤的日本联合舰队参谋长宇垣。

我们再从美军视角描述一下当时的情形。

约翰·米歇尔少校是这次行动的指挥官,他将率领14架P-38攻击山本的护航战斗机。托马斯·兰菲尔中尉则率领4架战斗机攻击山本和宇垣缠的座机。

经过2个多小时的飞行后,美军P-38飞行编队于7时34分到达布干维尔岛莫依拉角,继而一边以小角度爬升向岛西飞去,一边开始进行机关炮和机枪试射。此时天高云淡,

视野良好,根据计划11分钟后他们将遇到山本。米歇尔带着机群盘旋上升,拉开间距开始搜索。

7时44分,距离预计时间只有1分钟了,空中毫无动静,米歇尔内心开始焦急起来,这1分钟对他来说太漫长了。就在这时一名飞行员突然打破无线电静默,兴奋地呼叫:“发现目标!发现目标!左前方10点钟方向!”米歇尔循声望去,果然发现两架一式陆上攻击机和六架战斗机编队。

米歇尔大声下令:“全体注意!投副油箱,掩护组爬高!”14架掩护组的战斗机大开油门,急速跃升,爬升到6000米高度,而兰菲尔的攻击组则留在3500米高度,直盯着那两架一式陆上攻击机。

这时山本的323号机组发现了一架担任护卫的美军战斗机,于是加速向前飞去,并摆动机翼,机内的飞行员抬起手来,指着一个方向,像是在告诉他们什么。他们沿着飞行员所指的方向看去,发现在机队右后下方约500米的高空中出现了10架美军P-38“闪电”战斗机,正在向北飞行。

发现了日机的美军P-38战斗机队,突然又折了回来,各机随即抛掉副油箱,明显展开了空战的架势。一队急速升高,另一队往日机编队的前方迂回过来,像是要堵住2架一式陆上攻击机的去路。323号机见势不妙,便迅速下降,几乎降到要触到海岸上密林的树梢了,才猛然左转,想避开美机,向前方不远的布因基地飞去。这种超低空躲避只有十分老练的飞行员才能做到。

P-38“闪电”战斗机完全不顾零式战斗机的护卫反击,紧紧向323号机猛追过去,并瞅准机会,在后方连连射击。2架一式陆上攻击机见势不妙,急剧下滑,企图再次以超低空摆脱攻击,但兰菲尔的攻击组紧盯不放。

这时有3架零式战斗机不顾一切地俯冲下来,但为时已晚。兰菲尔离323号一式陆上攻击机越来越近,就在两机几乎撞上的一瞬间,兰菲尔按下了20毫米机关炮发射按钮。323号机被击中燃起大火,转眼之间化为一团火球,坠入布干维尔岛茂密的丛林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