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 176、【中国战场】武汉会战3

176、【中国战场】武汉会战3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中国战场】武汉会战之坚守要塞:李延年和施中诚已经尽力了

1938年8月,武汉会战已经进行了2个月。战斗主要发生在长江两岸,南岸战事尤为激烈。7月26日,守军主动放弃九江,随后日寇兵分两路,一路第101、第106师团南下欲图取德安、永修,进而攻占南昌;另一路第9师团、波田支队则沿长江西进,试图夺取守军前方要地的最后屏障-瑞昌。此时,日寇距离武汉仅剩下200多公里,会战也进入外围主要阵地作战阶段。

在长江北岸,日寇第6师团在进攻黄梅期间,与守军第31军(韦云淞部)在大别山东麓激战数日。虽于8月2日攻取黄梅,但也因为伤亡太大而暂停进攻,就地在黄梅和太湖地区休整。

日寇于6月中旬夺取安庆后,空军作战飞机基地得以前移。从7月中旬开始,武汉城区遭受的空袭越来越严重,武汉民众每天均有数百人伤亡。鉴于武汉已经处于前线,军事委员会于1938年8月1日下令,驻武汉各机构限期前往陪都重庆。8月3日,军事委员会再次发布命令,劝导武汉民众疏散、撤离汉阳、汉口、武昌三镇。

鉴于第9战区驻守的长江南岸情况复杂,又因日寇兵力不足,军事委员会判断,南岸日寇极可能在九江以南采取守势,暂缓向德安、永修方向进攻。然后集中兵力继续西进,目标是攻占瑞昌,然后进攻码头镇、富池口等江防要塞,打开进入武汉的大门。

1938年8月5日,第9战区拟定《武汉会战作战计划》,将后续作战划分为三个阶段,即瑞昌/德安地区作战、诸要塞作战和保卫武汉城区作战。每期作战考虑到日寇采取各种行动的可能,然后做出相应部署预案。

其中,在瑞昌/德安阶段作战期间,若日寇采取以西进瑞昌为主,以南下德安为辅的策略。张发奎的第2兵团负责坚守防线正面,另以有力部队从瑞昌以南向日寇实施侧击。同时,薛岳的第1兵团除扼守现有南线阵地,还需以机动部队由德安以西向日寇实施侧击。

在会战第二阶段,关麟征的第32军团主力应立即从阳新出发,增援南岸富池口、马头镇守军(霍揆章的第54军),确保两处要点和江北田家镇要塞共同扼守长江航线。

同时,卢汉的第60军应从咸宁出发,策应第2兵团的作战。第1兵团则应向德安日寇发起佯攻,牵制日寇南下的第101和106师团不能增援。此外,第1兵团还应继续侧击西进日寇。

会战的第三阶段,即假定田家镇要塞失守后,第2兵团应退守阳新、大冶继续抵抗,南线集结的各部队应伺机对日寇实施反击。

同时,军事委员会致电第5战区李宗仁、白崇禧,命令该战区在长江北岸、大别山南麓广济地区的南线部队务必依托山地地形,迟滞日寇西进。日寇进攻田家镇要塞期间,第5战区南线部队应积极向日寇实施侧击,以支援要塞守备部队(李延年的第2军)。要塞失守后,战区所部应撤往浠水坚守,并抽出5个师部署在武汉以北黄陂,协同武汉守备部队作战。

此外,在大别山北麓,孙连仲的第2集团军、宋希濂的第71军、张自忠的第27军团(第59军)组成的北线部队需固守黄麻地区,确保信阳。

日寇方面。第2军第10和第13师团于8月中旬在合肥完成集结,准备向大别山北麓发动进攻。同时,第27师团开往九江地区,至此第11军所属5个半师团全部投入战场。在第9师团和波田支队攻取九江后,日寇大本营于8月22日正式下达了夺取武汉(代号“W”)的第188号大陆令和第135号大海令。

命令规定的要点包括三部分。其一,海军向中国方面舰队增派第11、第12炮艇队、滑行舰艇,并增派轰炸机30架,以加强溯江部队的攻击能力;陆军航空兵方面补齐前期作战的空军损失,使进攻武汉的作战飞机维持在400架。其中,驻合肥的第1飞行团支援第2军作战;进驻九江的第3飞行团和驻南京的第4飞行团支援第11军作战。此外,航空兵在继续轰炸武汉、长沙、南昌等要点、空军基地、舰船、铁路、车辆的同时,还应寻找国民政府空军和苏联空军支援队进行空战,绝对保障武汉地区的制空权。

其二,明确规定作战期间允许使用“特殊烟”,即窒息性毒气弹。原则上只可以在局部使用,但也可以有计划地大规模使用。同时规定,为掩盖国际公然禁止的行为,窒息性毒气弹必须与催泪性毒气弹、普通烟一同使用。

其三,第11军在海军配合下,主力应置于长江南岸,从咸宁、贺胜桥地区切断粤汉铁路,然后从南面进攻武汉。同时以一部南下夺取武昌。第2军在大别山北麓攻取六安、固始、潢川、罗山,进而攻取信阳。尔后沿平汉路南下,从北面、西面迂回包围武汉。

日寇第11军司令冈村宁次接到命令后,对各师团做出具体部署:第6师团在长江北岸进攻广济、田家镇要塞、蕲春、浠水,经靠山店进攻江北汉口;第9、第27师团和波田支队首先沿长江南岸进攻瑞昌、阳新。得手后,波田支队经大冶、鄂城,然后进攻江南武昌;第9和第27师团经三溪口、坳下、担山进至武汉以南,夺取贺胜桥、咸宁,切断

粤汉铁路,以阻止国军向武汉增援或向南撤退。第101、第106师团则沿南浔铁路南下,经德安、永修夺取南昌。

在长江以北,负责广济地区防御的是李品仙指挥的第5战区第4兵团。该兵团部署如下:第68军(刘汝明部)和第48军(张义纯部)部署在广济以东,担任正面守备,第7军(张淦部)、第10军(徐源泉兼)、第67军(许绍宗部)部署在太湖、潜山西北,伺机对日寇第6师团后背实施打击。

日寇方面,第11军司令冈村宁次起初命令第6师团从黄梅出击,向西攻击广济和田家镇要塞。并命令该师团固守潜山、太湖,以保障师团的后方补给线。但第6师团长今村胜治认为这条补给路线太长,其间为防止受到国军的不断袭扰,必须派出大量部队向北警戒。所以他建议第6师团补给改走小池口,以便师团可以集中兵力进攻。其主张最终被冈村宁次采纳。

1938年8月24日,日寇主动撤离太湖、潜山,国军第10军第199师随即于26日和27日收复潜山、太湖。鉴于日寇在这一地区兵力薄弱,第5战区第4兵团司令兼第11集团军司令李品仙决定向日寇实施反击。在收复太湖、潜山的同时,第11集团军也对黄梅地区日寇实施反击,但未能取得进展。

8月27日,第84军(覃连芳部)继续进攻黄梅以北金钟铺、黄土包、苦竹口等日寇阵地。第84军一度取得进展,攻占金钟铺和黄土包,但在日寇随后的反击中未能固守阵地。

8月28日,第11集团军所属第176师(区寿年部)、第189师(凌压西部),第29集团军第150师(廖震部)、第161师(许绍宗兼)围攻宿松,并围敌200余人。当天,日寇放弃宿松、向西撤往黄梅。

8月29日,国军继续向日寇尾随追击。其中,区寿年的第176师攻占几处要点,歼敌颇丰,其余各师也取得进展。此时,反击部队已经接近驻黄梅地区的日寇第6师团主力,遂暂停进攻,就地转入防御。

8月30日,日寇第6师团完成集结,开始向广济发起进攻。除师团自身兵力外,第6师团还得到1个机枪大队、1个山炮大队、2个装甲车中队的加强。当天拂晓,第36旅团沿黄(梅)广(济)公路北侧展开进攻;第11旅团沿公路南侧展开进攻。

当天,日寇突破第176师防线,该师除保留一部分兵力和日寇接触外,主力退往西部高地。9月1日至9月3日,日寇逐次攻击各处山地。第11集团军所属第84军、第48军,以及第28军团第68军各师与日寇反复争夺,杀敌颇多,自身伤亡也非常惨重。

9月4日,第5战区指挥部及第4兵团司令部已经完全判明日寇的“锥形攻势”,遂决定利用夜间日寇无法得到空中和炮火的有效支援的有利时机,对其实施反击。5日拂晓,第31军以第131师(林赐熙部)1个团向日寇刚刚夺取的鼓儿坡、生金寨等阵地发起进攻,战至3时,上述阵地被第131师重新夺回。天亮后,日寇也随即反扑,该团再次被击退。

9月5日晚,第26军(萧之楚部)第32师在1个防御炮连和1个山炮排的支援下,再次向日寇狮子山、凤凰山阵地发起反击。当晚的进攻仍然很顺利,阵地很快被国军攻占。但次日天亮后,日寇飞机轮番向上述阵地实施空袭,步兵在炮火支援下反扑凤凰山阵地。战至14时,第32师在付出重大伤亡下仍然没能坚守凤凰山,阵地再次得而复失。

至9月6日,日寇第6师团经过8昼夜的苦战,从黄梅向西推进30多公里,攻占广济城。在第4兵团的正面阻击和侧击下,第6师团同样死伤甚重,夺取广济后也无力继续进攻,遂在广济以西界岭南北高地构筑工事转入防御,与第4兵团各部形成个对峙。

第4兵团在此期间虽然利用夜间组织多次反击,并一度收复部分阵地,但全部在次日被日寇重新夺取。这段时间第4兵团的战报中记录:“各阵地失而复得,反复攻击数次,我军炮火因敌空军轰炸,以及射程太短,不能压制敌炮。加之工事不坚固,我军伤亡惨重。至9月6日,参战的几个军减员已经十分严重。第84军、第48军第176师损失兵力1/2,第68军第119师各团仅剩200余人,全师不足千人。加上疟疾流行,第4兵团伤病员已达1/3...”

9月6日,白崇禧致电军事委员会,认为继续在广济地区与日寇缠斗已无意义,只会过早耗尽实力,所以建议结束广济地区的作战。蒋收到电文后,随即允许撤退。

田家镇要塞位于长江北岸,与南岸码头镇、富池口要塞相呼应,形成长江屏障武汉的门户。1938年7月初,武汉会战外围战斗期间,军事委员会任命第2军军长李延年担任要塞北岸守备区司令,隶属于第9战区第2兵团战斗序列。

第2军于7月中旬抵达田家镇,要塞守军辖第9师(郑作民部)、第57师(施中诚部)和原要塞守备部队。其中,第9师负责防守要塞北、西两面;第57师担任东南正面防守。

9月6日,广济失守。日寇一部前出至要塞以北松杨桥,切断第2军和第5战区第26军的联系。9月14日,李延年判断日寇很可能

从北面向田家镇实施主攻,遂请示并经第9战区第2兵团总司令张发奎批准,将防线进一步收缩。第9师在铁石墩设置警戒阵地,主力置于北面潘家山、得栗桥、罗家山一线;第57师重点防守江岸武穴,一部坚守官桥。两师以武山湖为界。同时,炮兵重点警戒要塞南面的长江江面,阻止日寇从海上登陆。

日寇方面,第6师团因在广济损失太大,就地休整了7天。在此期间,该师团获得3200余兵员补充。9月15日,该师团第36旅团留守黄梅,以第11旅团为第1梯队,开始向田家镇要塞攻击前进。同时根据战前计划,海军陆战队将从长江北岸登陆,以配合第6师团的作战。

当天,日寇第3飞行团出动几十架飞机对要塞实施空袭。日舰20多艘抵近要塞江面,以舰炮对要塞进行了一整天的炮火袭击。与此同时,海军第11陆战队在潘家湾一带登陆,被守军第57师击退。第11旅团一部则攻占第9师在要塞以北铁石墩的警戒阵地。

9月16日,日寇海军陆战队再次从潘家湾登陆,并以飞机和舰炮提供火力掩护。第57师各部死战不退,再次将日寇击退。日寇第11旅团则深入第9师主阵地,该师一面坚守正面阵地,另以有力部队对日寇实施多次反击。战至日终,日寇未能突破第9师阵地。

当天晚上,李延年决心再次收缩正面防线,第57师撤至周家、乌龟山、沙子垴一线,并将炮兵第16团和要塞守备部队交给第57师师长施中诚统一指挥。第9师暂时不动,待第57师完成部署后再伺机调整。

奉命后,第57师将1个团继续留守武穴,其余部队撤往核心阵地。次日凌晨2时,日寇海军陆战队趁守军后撤,第三次实施登陆并取得成功,随即猛攻武穴,与第57师留守的1个团展开巷战。该团以伤亡100余人的代价,拖住日寇一整天。入夜后,该团向西突围,与第57师主力会合。

同样在9月17日,日寇第11旅团继续向第9师正面阵地发起强攻,并突破守军阵地。第9师退至骆驼山、涂家湾、潘家湾预设阵地。

9月18日,第11旅团继续向骆驼山阵地猛攻,并于当天连续突破第9师骆驼山、香山、潘家山等阵地。其中,驻守香山的1个连守军全部牺牲。18时,日寇进至竹影山,被守军击退。此时,守军第9师的防线已经基本和第57师防线连成一体,阵地被压缩在长22公里、宽8公里的狭窄地区。第57师在这一天虽然没有受到日寇步兵攻击,但江面日寇海军终日对第57师阵地实施炮击。

当天夜里,军事委员会命令田家镇要塞守备部队划归第5战区第4兵团指挥。并命令第4兵团第26军(萧之楚部)从北面攻击日寇第11旅团,直接支援田家镇要塞守军作战。

9月19日,日寇第11旅团将进攻重点转向第57师防守的胡家山、乌龟山和沙子垴,并一度攻占胡家山。当天上午,第57师组织反击,于正午收复杨家山,歼敌甚多。同时,第26军从第11旅团身后发起进攻。攻占铁石墩等阵地,将第11旅团与广济的联系切断。此时,战场态势变得微妙。田家镇的第2军形势岌岌可危,但第2军和第26军一道对日寇第11旅团形成南北包围之势,而且该旅团弹药和粮食补给被切断,形势反而更加危险。

9月20日,第6师团紧急派遣第36旅团第45联队一部增援,同时要求日航空兵第3飞行团提供空中支援,并出动运输机为第11旅团空投补给。当天,第45联队进至要塞以北四望山时,被第86军第103师(何绍周部)所阻。第6师团再次抽调第23联队一部南下增援,仍被第86军第121师(牟廷芳部)阻于铁石墩。被围困的第11旅团获悉得到增援后,也派出一部分兵力北上接应,但仍然没有取得联系。

与此同时,第11旅团在得到空投补给后,继续向第2军乌龟山、沙子垴阵地猛攻。久攻不下后,日寇又一次向守军阵地释放毒气。乌龟山守军坚守至9月21日22时,阵地被日寇攻破。

乌龟山失守当晚,第2军得到第26军第44师(陈永部)增援。第2军军长李延年遂将第9师防守的要塞北面阵地交给第44师,第9师则与第57师合兵一处,统一由第57师师长施中诚指挥,继续坚守要塞东南阵地。

9月22日,增援第11旅团的第36旅团取得进展,四望山阵地被日寇突破,驻守在四望山的2个连官兵全部牺牲。23日,铁石墩也被第36旅团攻克。24日,长江南岸富池口要塞失守,日寇可以经水路绕至田家镇要塞西侧,切断守军后撤通道,战局急转直下。

为了守住西撤退路,李延年从第9师抽调一个团防守西撤通道要点周家铺,与接应的第87军第198师取得联系,并命令该团抓紧时间构筑防御阵地,防止日寇偷袭。第4兵团司令李品仙将第26军部署在田家镇要塞正北广济和蕲春之间,加强第2军的左侧翼,并增派第48军第174师加强给第26军,防止日寇第6师团余部向西推进。尽管如此,田家镇要塞仍然在战线上过于突出,防线随时可能崩溃。

9月26日,日寇第36旅团开始从北面向要塞核心阵地发动攻势。当天拂晓,日寇海军舰

炮和空军对要塞的火力打击持续了3个小时。随后步兵开始向守军阵地进攻。在苍谷垴,第57师第339团战斗到只剩下1个营的兵力,师长施中诚严令该团务必继续坚守,并抽调有限兵力保护苍谷垴两翼阵地。经李延年请示,李品仙命令第26军从北面向日寇实施侧击,但该军行动迟缓,未能给予第57师有效支援。

9月27日,日寇第36旅团和第11旅团取得联系,第11旅团的围困被彻底解除。当天,两个旅团集中剩余的4000多兵力于黄泥湖和马口湖之间,并在星家山取得突破。防守该地区的1个团几乎全部阵亡,撤离出战场的仅有40余人。

同日,日寇海军沿长江继续西进,于要塞西端马口港登陆,并向要塞象山炮台发起进攻。激战后,第57师第341团团长龙子玉阵亡,第57师被迫缩短防线,全部退守核心阵地,并将一部分兵力加强到要塞西侧。此时的田家镇要塞核心阵地已经被日寇东、西、南三面包围。仅剩下第9师和第26军保持着一道狭窄的北撤通道。

9月28日,日寇继续炮击核心阵地。阳城山、玉屏山阵地被第6师团攻占,守军北撤通道也被切断。日寇海军陆战队于当天夺取象山炮台,双方在最后一片阵地展开混战。

当晚,李品仙在军事委员会严令坚守的情况下,抗命率部撤离田家镇要塞。命令下达后,第57师派出一部分兵力抢占马口港,第2军余部于29日凌晨经杨公祠、马口闸西撤至巴河,田家镇要塞至此失陷。

在长江南岸,日寇于8月24日攻占瑞昌。8月27日,日寇第9师团和波田支队在海军的配合下,分水、陆两路继续向西推进,抵近马头镇和富池口要塞。

防守上述两要点的是霍揆章的第54军,其右翼是关麟征的第32军团所属的两个军(第52军、第92军),三个军临时由第31集团军司令汤恩伯指挥。防线继续向南延伸,第31集团军所属第13军(张轸部)负责保护第32军团右翼,第31集团军第98军(张刚部)处于二线机动。

战斗首先在第32军团防守的杨家岭、郎君山等地打响,随即在整条战线全面展开。双方在阵地上反复争夺,战况极为惨烈,且均伤亡惨重。战至9月12日,日寇进攻半月有余没有能够取得关键进展。在战线北翼,日寇波田支队于9月14日攻占码头镇,次日攻占老屋何。第9师团也于15日取得突破,逐渐逼近富池口要塞,守军形势开始危急。

9月16日,波田支队在海空军的火力支援下,开始向富池口展开攻击。守军第54军第18师(李芳村部)奋死抵抗。经过8昼夜激战,第18师伤亡殆尽,要塞工事大部分被日寇炮火摧毁。9月24日,第2兵团司令张发奎致电李芳村,命其再坚守3天,否则军法论处。李此时已经对战事丧失信心,连夜抛下部队逃走,富池口很快被日寇攻破。

富池口失守后,守军第54军退守富河北岸,继续和日寇周旋。日寇波田支队和第9师团没有立即向西追击,其自身在过去20多天的作战中减员太多,实在无力继续西进。长江沿岸南岸的战斗也至此暂告一个段落。

1938年9月30日,日寇第11军从第15师团抽调第60联队划归波田支队指挥,并给该支队增调1个战车中队、1个重炮联队和1个迫击炮中队。10月3日,波田支队按计划沿江西进。10月18日攻占阳新,10月21日攻占大冶。至此,长江南岸至武汉三镇已经无险可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