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 162、【欧洲战场】许特根森林战役

162、【欧洲战场】许特根森林战役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欧洲战场】许特根森林战役:齐格菲防线上的“绿色地狱”

许特根森林是德军齐格菲防线上的又一处天然屏障。它位于亚琛以南、德比边境一带,面经约130平方公里。美军第12集团军群第1集团军第7军在进攻亚琛期间,计划用第5军进攻许特根森林。其目的有三个,一是防止德军从这里北上增援亚琛;其二是如果能够从这里渗透过去,可以从南面迂回亚琛;其三是越过森林就可以抵达鲁尔河谷及周边地区,夺取那里的水坝,防止德军将其炸毁,为将来向莱茵河和鲁尔工业区推进减少困难。

许特根森林覆盖着密集的针叶树林,30米高的松树几乎密不透风,盟军的航空兵根本无法发现下面的目标。阳光无法透过树林,让森林里笼罩着令人压抑的幽暗。

这里常年阴暗潮湿,树上会不停地滴下水珠。遇到冷杉树时,人需要弯下腰才能通过低矮的树枝。森林里有几条公路、小路或是消防道,但复杂的地形和狭窄的道路难以通过车辆。有些地方还是沼泽,过膝厚的烂泥在秋冬季格外的寒冷。如果下了雨,森林里则弥漫着大雾,几米远以外的距离就什么都看不到。

德军在许特根部署防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保护莱茵河左岸支流上修筑的水坝。1943年5月16日,英国空军实施“惩戒行动”,将鲁尔地区的三座水坝炸毁,水淹下游80公里的煤矿,125座军需工厂受损停产,淹没农田3000公顷,伤亡人员数以千计。

当然如果许特根森林失守,德军也已经下定决心自己炸毁莱茵河剩下的水坝,用汹涌的河水阻挡盟军过河。事实上在美军最终夺取许特根森林后,他们确实将这一地区的7座大坝炸毁,成功地迟滞了美军第1和第9集团军2个星期。不过那还要等到几个月之后。

在修筑齐格菲防线时,这里就修建了很多的地堡。在此基础上,德军又在森林里布设了更多的碉堡、雷区、铁丝网和陷阱。德军更熟悉这里的地形,在盟军进攻时,德军可以任意地实施渗透和迂回。至于森林里的道路,则是守军炮兵的重点打击区域。

驻守许特根森林的德军同样番号众多,师级作战单位就有13个之多,他们隶属于德军第7、第15集团军,身后则有第5装甲集团军的装甲部队。但德军缺编严重,其中还有几个国民掷弹兵师,这样的师编入的士兵年龄小至17岁、大至60岁,而且缺乏军事训练。适龄的人员主要来自伤愈的士兵和海空军预备役部队。

美军的兵力有绝对优势,霍奇斯手上还有2个军,一个是杰罗指挥的第5军,另一个是第19军。就像进攻亚琛前一样,第1集团军司令霍奇斯对夺取许特根森林的困难估计不足,尤其是守在森林里的那些国民掷弹兵师,他们在美军的眼里都是乌合之众,简直不堪一击。

空军飞行员首先带回了让人沮丧的消息,他们根本就无法发现地面德军目标。坦克部队也发现根本无路可走,车辆的行进也受到极大的限制,物资不能及时送到前沿。当美军第5军第9步兵师第一个进入到许特根深林时,他们也将很快遭遇严重挫折。

霍奇斯给杰罗的任务很明确,就是夺取许特根森林地区的施密特和蒙绍。

1944年9月19日,当第9步兵师进入森林就发现这里是无法攻占的区域。茂密的森林让视野变得极差,地图没有任何作用。德军在砍倒的树木下面布设了“诡雷”,士兵一碰就会爆炸。一旦发出爆炸声音,德军就会判断有美军接近,立即调集炮火向那里倾斜火力。

德军使用的炮弹装有特制的引信,碰到树枝就会爆炸,弹片和树木碎屑以极高的速度从天而降。在这时,传统的听见炮声就卧倒的方法不仅不能减少伤亡,还会将整个躯体暴露给从上而下的弹片和木屑,增加负伤的可能性。很快美军就找到了新的方法,当听到炮声时,就找到最近的大树紧紧地抱住它,用钢盔抵挡从上面射下来的弹片和木屑。

不仅是空军不能提供火力支援,炮兵的火力在这里也起不了多大作用。森林中为数不多的可以部署炮兵的地方都是德军炮兵重点锁定的目标,在那里设置炮兵阵地只能白白地成为德军炮火的猎物。所以,美军第5军只能用手上的轻武器对付躲在暗处的德国守军。

10月5日,第9师以第39和第60步兵团开始向施密特方向发起进攻。在德军的阻击下,美军步履维艰。第39步兵团被德军的炮火扰得苦不堪言,受到道路条件的限制,部队很快就陷入补给困难。第60步兵团的情况更糟,他们在前进的过程中遭到德军的侧击,其第2营伤亡达到2/3。

10月16日,经过11天的苦战,第9步兵师前进了2700米,伤亡4500多人,对面的德军则伤亡3200多人。面对如此惨重的损失,第5军军长杰罗不得不将第9步兵师撤出战场,由诺曼·科诺少将指挥的第28步兵师接替第9步兵师继续进攻。科诺还不知道,自己的部队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遭受撒旦的折磨,而且还不仅仅是在许特根森林。

在进入森林前,第28步兵师被告知当面只是德军的一个国民掷弹兵师,都是些17岁以下和60岁以上的老弱病残。科诺显然不相信这样的鬼话,如果是那样,

第9步兵师就不会花了这么久只推进了不到3公里。

当他们进入到森林的时候,七零八落的尸体、四处散落的杂物、密布的弹坑就印证了科诺的判断,等待第28师的将是一场硬仗。

此时已经是深秋,寒冷的天气和森林里自带的湿冷让第28步兵师官兵很快出现了大量的非战斗减员。有的人患上了呼吸道疾病,有的人则得了战壕足病。科诺要求给第28步兵师配发9000双皮靴,可这些装备迟迟没有送到前线,直到他们从这里撤出。

11月2日,第28步兵师继续向施密特方向进攻。其第109步兵团只前进了不到300米就被一片雷区拦住了去路。同时,德军的炮火倾泻到美军的路线上,地雷不时地被落下来的炮弹引爆,造成美军不小的伤亡。至11月3日日终,第109步兵团停止了进攻,他们此时向前推进了1600米。

另一路第110步兵团取得了一些进展,他们肃清了卡尔河两岸的守军,并夺取了西蒙斯卡尔,这里是通往施密特的交通枢纽。第112步兵团攻占了福瑟纳克,然后在继续推进时,被守军挡住了去路。

第28步兵师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仗打得越来越糊涂。他们在森林里很难判断自己的位置。大雾笼罩下,排一级的作战单元都很难控制。德军则偷偷地渗透到美军阵地身后,不时地发起偷袭;正面的德军阵地上,机枪手会特别针对美军的工兵,让排雷作业困难重重。无线电通信工具并不管用,撒出去的美军很快就不知道具体位置了。

11月3日,第112步兵团发动了一次突袭,一举攻占了施密特镇,将德军通往蒙绍的补给路线切断。德军也不甘示弱,他们将美军重要的补给线路-卡尔小径也给切断了。同时德军向施密特镇调集部队,准备将第112步兵团赶出去。

也许是部队太疲劳,也许是被突然取得的战果冲昏了头脑。第112步兵团在夺取施密特后并没有抓紧部署防御。就在美军夺取施密特的当天,德军以1个装甲团和1个步兵团向美军第112步兵团发起反击。同时以1个装甲掷弹兵团进攻第112步兵团前一天夺取福瑟纳克。

第112团很快就被赶出了施密特,而且部队陷入了混乱。幸亏3辆谢尔曼坦克及时赶来增援,击毁了德军的3辆坦克。稳住心神的步兵操起巴祖卡火箭筒也击毁了1辆德军坦克。空军飞机此时也飞临施密特镇上空,向德军反击部队倾斜火力,这才阻止了一场溃败。此后,双方继续在战场上胶着,谁都没有能力彻底打垮对方。

自从卡尔小径被切断以后,美军很快就恢复了那里的秩序。但这还远远没有结束,德军在森林里神出鬼没,经常会突然向小径上行驶的美军补给车辆发动奇袭,或者趁着黑夜在路上埋设地雷。第二天,美军经过的车辆会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炸毁。在这条狭窄的小路上,坦克、吉普车的残骸到处可见,废弃的物资散落在四处。

在此情况下,已经深入到森林腹地的第28步兵师补给越来越困难,弹药、食品和药品几乎耗尽,伤员也不能及时地送出去救治。

11月6日,杰罗将第4步兵师第12步兵团增援给科诺的第28步兵师,并要求科诺夺回施密特小镇。在之后几天的战斗中,第28步兵师遭遇了一场灾难,他们不仅进攻毫无进展,还遭到德军在勃兰登堡至博格斯坦岭上构筑的炮兵阵地越来越猛烈的打击。

守在福瑟纳克的第112步兵团第2步兵营连续三天四夜遭受炮击,士气越来越低,全营官兵都处在崩溃的边缘。少量的士兵开始向后逃跑,很快这种气氛就传染给了全营,第2营全营开始了毫无秩序的溃逃。

所幸美军此时有2个排的坦克歼击车向他们开来,让已经恐慌到极点的第2营官兵稳住了心神。不久之后,一个工兵营的2个连抵达福瑟纳克。见到陆续抵达的友军,第2营官兵才返回到己方阵地,避免了一场自溃的丑剧。

危机还远没有解除,德军在得到增援后,彻底切断了卡尔小径。第28步兵师派出1个坦克营试图重新打通这条补给通道,但他们很快就被德军第116装甲师的坦克击退。此后第28步兵师派出第109步兵团负责控制卡尔小径,但他们在途中迷路了,并且陷入了德军的包围。在满是积水的阵地上,美军已经弹尽粮绝

11月7日,美军第1集团军司令霍奇斯命令第28 步兵师撤出许特根森林。第28师利用夜幕,三五成群、冒着德军的炮火撤出了阵地。至此,许特根森林战役第一阶段结束。

11月13日,第28步兵师师长在后方见到了霍奇斯和西线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后者当着科诺地面对他说:“嗯,荷兰话怎么说来着?你看上去就像碰了一鼻子灰!”

第28步兵师在许特根森林伤亡6184人,其中不包括因病造成的非战斗减员。这一次作战是美军历史上师级作战伤亡最大的一次战例。随后,第28步兵师被调至后方休整,他们休整的地点是阿登地区。

随着第一阶段作战结束,盟军最高统帅部也将目光投向了这里。在代号为“女王”的新的作战计划中,盟军决心动用第12集团军群第1集团军、刚抵达齐格菲防线的第9集团军以

及英军第21集团军群第2集团军部分兵力共同实施一次进攻。目标是将战线推进至罗尔河一线,进而越过罗尔河,直抵德国西线最后一道天然屏障-莱茵河。

辛普森指挥的第9集团军是新组建的部队,该集团军领受的第一个作战任务是夺取布雷斯特,肃清法国中西部瓦塔尼亚半岛的残余德军。在1944年8月初,巴顿的第3集团军第6装甲师本可以一举拿下那里,但是谨慎的布莱德利延误了第6装甲师的行动,致使德军给布雷斯特紧急输送了3个师。美军最终用了40多天,付出了4000多人的伤亡代价才攻占了已经是一片废墟的布雷斯特港。

第9集团军的加入,为第12集团军群注入了新鲜血液,尽管该集团军的兵力并不充足,只有第13军和几个独立师,但他们部署在盟军第21和第12集团军群的结合部,缩短了美军第1集团军的战线宽度。

根据战前制定的作战任务,第9集团军位于战线左翼,从许特根森林以北出击;第1集团军司令霍利斯将第7军部署在战线的中央,第5军在右翼,从正面向许特根森林的德军发起进攻。

吸取了第一阶段的教训,美军这次更注重在许特根森林两侧的进攻,尽量避免在森林中与守军陷入鏖战。

为了削弱守军的防御实力,空军出动4500多架飞机轮番对许特根森林和其身后的补给线实施空袭。

德军方面,希特勒此时已经将目光投向了许特根森林以南100多公里之外的阿登地区,他计划在那里发动一次大规模的攻势。尽管许特根森林地区非常重要,德军统帅部还是计划尽可能地抽出兵力南调。在希特勒的计划里,如果盟军穿过了许特根森林,那德国还可以炸掉水坝来迟滞盟军的推进。届时他在阿登地区的反击早已经开始,许特根森林地区的危机也将随即解除。

11月16日,盟军出动1024架轰炸机对目标地区实施了地面进攻前最后一次大规模空袭。为了避免造成误伤,地面部队后撤了3.2公里。盟军的空袭对守军的工事和人员造成的损失并不算严重,但恐怖的爆炸声给新兵造成的恐慌是致命的,他们坚信德国已经失败了。

中路美军第7军以第1和第104步兵师发起钳形攻势。在哈西米地区,第1步兵师得到第3装甲师A战斗群的支援,他们在进攻一开始就遭遇德军第47国民掷弹兵师,进展缓慢。随后,德军第116装甲师增援第47国民掷弹兵师。激战4天,美军攻占哈西米,为此他们付出了1000多人伤亡的代价。第3装甲师A战斗群的60辆坦克损失了49辆。

由于德军占据着制高点,第1步兵师在之后的行动更加困难。他们凭借森林的掩护和不断地反击,逐渐将第1步兵师拖入了堑壕战。

第104步兵师得到了第3装甲师B战斗集群的支援,他们的进展相对顺利。在夺取了一处重要制高点后,第104步兵师向罗尔河左岸的两处城镇发起进攻,并在11月19日攻占了埃施韦勒。随后,第104步兵师沿着罗尔河一路追击当面德军第12国民掷弹兵师。德军第3伞兵师及时赶来增援,才避免了第12国民掷弹兵师遭遇灭顶之灾。

11月26日至30日,第104步兵师稳步推进,陆续攻占了德军的几座城镇。12月2日,第104师抵达罗尔河畔。

在此期间,第1步兵师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为了能够加快进攻速度,第7军军长科林斯将军属重型火炮都加强到了第1步兵师的进攻方向,用炮火为步兵打通道路。至11月28日,第1步兵师攻占了兰格尔韦黑等地。至12月初,第1步兵师彻底走出许特根森林,他们为此付出了6000多人的伤亡代价。

第5军的第4步兵师则进入了此前第28步兵师的战斗区域。他们在施密特地区继续和德军鏖战,在付出相当的伤亡后,没有改变美军在那里的坏运气。

战前制定的计划中,在第一阶段受损严重的第5军将晚于第7军的行动。11月21日,第5军转入进攻。战至12月2日,第5军也已经抵达了罗尔河畔。激烈的战斗发生在伯格斯坦附近的400高地。美军于12月7日向400高地发起进攻,目的是消灭德军在高地上部署的88毫米高射炮阵地。美军先后动用4个步兵师都没能占领这处高地,最后不得不派出第2游骑兵营来完成这项任务。

第2游骑兵营是美军的一支精锐特种部队,在诺曼底登陆时,该营奉命夺取奥马哈海滩的霍克角,上演了登陆当天最激烈的一场战斗,并因此让其他部队刮目相看。《拯救大兵瑞恩》中,汤姆汉克斯饰演的约翰米勒上尉就出自该营C连。

第2游骑兵营一鼓作气就攻下了400高地,然后在高地上与反击的德军继续激战。战斗激烈时,美军和德军在阵地上还展开了并不多见的白刃战。激战一天后,美军的第1坦克营和1个步兵团冲上了高地。此时第2游骑兵营还剩下32个人,战损达到90%。

该营的一名排长在战后回忆这次战斗时说:“诺曼底登陆日那天并不是我最长的一天,1944年12月7日才是我75年生涯中最长和最难忘的一日,也是世界末日。”

至此,许特根森林战役第二阶段结

束。虽然德军仍然占领着包括施密特在内的一部分地区。但美军也成功地抵达了罗尔河畔。

在两个月的许特根战役中,美军第12集团军群付出了5.7万人伤亡的代价,另外还有7万人的非战斗减员,他们都是霜冻、战壕足病、呼吸系统疾病的受害者。

被称作“绿色地狱”,或是“死亡工厂”的许特根森林战役还没有结束。德军在这里坚持到了1945年的2月,他们累计在这里损失了2.8万人,其中近一半人阵亡。德军第7集团军参谋长各斯多夫在回忆中说:“我作战多年,经历过东线以及其他方面的作战,我相信在许特根森林的战斗是我所见过最激烈的。”

第5军军长杰罗带着这段痛苦的经历,在不久之后升任新组建的第15集团军司令。也算是对“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兑现。

一直在德军防线身后伫立的莫德尔,继市场花园行动后,再一次用“机动防御”战术守住了德军的防线,许特根森林战役是他的另一个“杰作”。在此期间,莫德尔还见到了自己18岁的长子,这让他难得了放松了一下紧张的神经。

据他的长子回忆道,那次短暂的会面让他意识到这可能是父子二人最后一次见面。莫德尔是德军前线集团军群级将领中,唯一一个在兵败后自杀的将领。时间是几个月后,地点是另一处森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