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 5、凡尔赛 - 华盛顿体系带来短暂的和平

5、凡尔赛 - 华盛顿体系带来短暂的和平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华盛顿会议召开于1921年11月12日,并于次年2月6日结束,会议地点在美国的首都华盛顿。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比利时、葡萄牙、荷兰和中国受邀参加,实际主导会议的只有美国、英国和日本。德国和苏联被排斥在外。

这次会议的目的是解决两年多前召开的巴黎和会中没有解决的两个问题,一个是控制各国海军规模的问题;另一个是远东以及太平洋地区各国利益问题,尤其是各国在中国的利益问题。会议最终达成了四项条约,既《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九国公约》和《解决山东悬案的条约》。

《四国条约》 在凡尔赛和约中,涉及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内容并不多,仅有德国在亚洲的殖民地问题上有所涉及,其中日本获得很多的权益。美国在亚太地区始终保持着很高的关注,因为这里距离欧洲各强国很远,掌控能力相对较弱。这个地区最让美国忌惮的就是日本,其次是英法在此地区长期保留的势力。

美国的策略仍然试图站在道义的高度,推销自己的门户开放政策。提议各国在亚太,尤其是在中国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氛围,当然这种公平不是普遍的公平,它只是西方强国之间公平的掠夺这里的资源,而亚太地区的政府和人民并不能享受这种公平。

条约由英国、法国、美国、日本于1921年12月13日签署,其中规定:各缔约国在太平洋地区如果出现争端,且无法通过外交途径获得解决,那么争议交由四方协商解决。

四国条约的本质是扩大美国、英国、法国在太平洋地区,尤其是中国的权利,进而抑制日本在中国的扩张。经过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本已经在中国的东北、山东获得了大量的特权,而且朝鲜半岛也已经处于日本的统治之下,黄海四周的陆地已经处在日本的控制之下。在整个华盛顿会议中,日本是最失意的一个,全程都被美国打压。这也是日本后来与美国关系疏远的重要原因。

《五国海军条约》在一战中,所有的国家都羡慕英国拥有的强大的海军实力。在陆地发生大规模战争的时候,能够拥有一条畅通的海上运输线,为本国提供战争资源,显得尤为重要。即便没有战争,各国的海外贸易也依赖本国海军的保护,"海盗"可不止在索马里。在巴黎和会上,各国并没有在海军问题上达成协议。而战后各国却不约而同地大力发展本国的海军力量。美国凭借着急剧膨胀的工业制造能力和经济实力,大量装备海军舰艇;英国也不甘示弱,继续为皇家海军置办家当;日本在此期间还提出了一项"八八舰队"计划,既建立两个舰队,每个舰队装备八艘主力军舰,并且每隔八年更新换代一次。

不过,建设海军实在太烧钱了。英国歇斯底里地喊道:宁愿花掉帝国最后一个先令,也要让英国的海军保持对美国,以及任何一个国家的优势"。听起来是不是和21世纪的美国喊出来的口号很相似?日本毕竟家底并不厚实,在海军扩张时期,海军的开支甚至已经达到了国家预算的三分之一。意大利和法国为了不过于落后,也只能选择跟进。

面对无休止的海军军备竞争,在华盛顿会议期间,海军问题成为了会议的核心问题。又是在一番讨价还价之后,最终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和意大利缔结了《五国海军条约》,规定了各国海军的发展规模:美国、英国的上限是52.5万吨位的舰艇、日本是31.5万吨、法国和意大利是17.5万吨。同时在条约中还规定舰艇中装备主炮的口径和数量。

在这项条约中,美国是最大的赢家,至少在国际缔结的条约中,让其发展海军的规模可以与当时海军实力最强的英国相同,日本也获得了不错的结果,不过在当时,这些仍然没有满足野心膨胀的日本。在太平洋上,日本可以预见的海上对手,美国首当其冲,而海军规模的限制,让日本已经失去了先手。

《九国公约》该公约是与会九国共同签署的一项针对中国议题的条约。先介绍一下公约的大致内容:尊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各国在中国享有同等的工商业机会;各国不得在中国谋求损害他国的权利;各国不得在中国任何区域获取专利或优越权。

和约到底说了什么呢?用通俗的话讲,就是大家在中国是来发财的,不可以搞特殊化。欺负中国人可以,但是各国之间不能掀桌子。

《解决山东悬案的条约》这项条约并不是会议内签署的,而是在会外,由中国和日本单独签署的协议。协议中日本归还了一部分在山东的特权,这也算是中国代表们没有白白来华盛顿一趟,至少不像巴黎和会时那样的尴尬。

这项协议,背后仍然有美国的影子。倒不是美国在主持正义,同样也是为了削弱日本在中国越来越膨胀的实力。

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延续,解决了巴黎和会中没有解决的两个核心问题,即海军问题和亚太地区的问题。美国在欧洲没有争取到的利益,这一次终于在家门口如愿以偿。

在巴黎和会上,英法美三国冷落了意大利。华盛顿会议,美国打压了日本。这两个后来在二战时两个轴心国巨头,开始慢慢地和一战的失败者德国走到了一起。

在巴黎和

会和华盛顿会议结束以后,形成了"凡尔赛 - 华盛顿体系",西方的矛盾纠纷有所缓解,各国进入了相对和平的十年。

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繁荣是肉眼可见的。这段时期汽车开始在社会普及,达到每6个人就能拥有一辆汽车;冰箱、洗衣机等家用也进入了普通家庭。农业机械化的普及,使得农副产品的价格大幅降低。需要提及的一点是,当时美国已经兴起了我们近年来才熟悉的超前消费,每年通过分期付款的销售额都在显著增长。

英国的贸易额一直是世界第一,但经济总量早已经不是世界首位,而且其占世界贸易额的比重正在逐年下降,已经从贸易顺差转为逆差。所以英国越来越加强本国和殖民地的贸易保护,以维持其贸易平衡。

法国的情况就好得多,依靠巨额的战争赔款,以及从德国获取的萨尔地区15年的采煤权,法国的工业和农业在这个时期都快速地发展。同时,法国也效仿英国,在本国和殖民地奉行贸易保护政策。多重举措之下,法国获得了巨额的贸易顺差,黄金大量流入法国,工业产值在世界上的占比也上升到了8%。

意大利的工业能力始终落后于西方国家,即便如此,在20年代,其制造业也迅速增长。

德国在战后背负了巨额的赔款,此时的美国和英国出于维持欧洲平衡的需要,向德国提供大量的贷款。这些贷款帮助德国更新了工业设备,也一定程度上激活了社会经济。但是每年需要偿还的巨额赔款,让德国民众一直处于很低的物质生活水平。

日本的情况同样糟糕,一战期间,日本获得了大量的战争订单,本国的工业迎来了一段比较快速的发展。但是日本的工业毕竟还很薄弱,所以一战结束以后,在面对西方国家的贸易竞争中,日本很快就支撑不下去了。工业生产开始倒退,国家欠下了巨额的债务。

从以上情况来看,20年代的世界,出现了不均衡的发展趋势。此时一场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悄然而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