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洛阳
老头姓胡,叫胡三万,父母早亡,吃百家饭长大,年轻时便是这洛河码头的力巴,那时新洛阳城还没建,但这里也同样是交通枢纽,所以年轻时胡三万靠勤劳狠干,不但在这洛河边上买了几间草房,还积蓄了些许钱财。
后来在媒人介绍下还娶了媳妇,只是一直没有子女,也不知道是自己的问题还是媳妇的问题,随着大隋一统天下,工商业越来越繁荣,胡三万挣得辛苦钱也越来越多,然而有一天胡三万回来却发现媳妇不见了,还带走了他这些年用汗水换来的辛苦钱,有邻居说看到他媳妇和来大隋做买卖的胡人跑了。
胡三万万念俱灰,痛苦万分,借酒浇愁,结果从此又染上了酒瘾,每日挣得钱也就勉强够吃喝拉撒。
好在那几间房子还在,好歹还算有个遮风挡雨的地,后来隋帝杨广下令在此地修建东都洛阳,由于胡三万的房子刚好在规划范围内,于是变成了从善坊内的三间瓦房。
只是如今年纪越来越大,接到的活儿越来越少,酒也就只能越买越少了。显然,这胡三万这一辈子也算个苦命的人儿。
胡三万问景云为何会来做力巴,景云只说自己初来洛阳谋生,盘缠用尽,不得已才想来码头混口饭吃。
景云觉得与这胡三万聊的还算投缘,于是道:
“胡老爹,您老孤身一人,那房子空着也是空着,不如把那空房租我一间如何?我每月给您一百文,”
胡三万一听,有这好事,自然满口答应,每月多了一百文,这可是自己三五天才能挣到的,在洛阳外地人租房是很常见的,只需去坊正那里登记备案即可。
忽然想起身上已经没钱,景云只得尴尬的笑了笑说道:
“只是,这个月的房钱,恐怕得等过几天才能给您了”
胡三万倒也爽快,大手一挥笑道:
“无妨无妨,谁还不有个落难的时候,不说你还给钱,就算不给钱也可以先去住着,我胡三万虽然光棍一条,可我也从没有忘记我是吃百家饭长大的,是乡里乡亲左邻右舍养活了我,所以能帮别人一把我一定会帮一把。”
然后神色又突然暗淡了下来说道:“我想这也是为啥我媳妇当年会跑吧”
眼看又过去了半个多时辰,两人还是一文都没挣着。
景云终于有些按耐不住了,可胡三万似乎不着急,见景云的眼光老是往远方的河上看,胡三万解释道:
“后生,不要急,刚才那些船都是比较轻的货物,是赶在昨天关城门前进的城,今天的货还没到,只要你能吃得苦,今天挣个二三十文肯定是没问题的”
果然,又过了一会,一艘吃水很深的大船缓缓靠岸,这回景云学乖了,船一靠岸马上就迎着那管事跑了过去,结果跑到半路才发现这回没人和自己抢。
原来这回来的是一船瓷器,又重又不好背,万一失手还得赔钱,虽然工价较高,但大多数的力巴都不愿意干。
然而这恰恰难不倒景云,因为当年老陈教景云习武,最先锻炼的就是力气,因为所谓的武艺,无非就是力道,灵活,和技巧。
力量是排在第一位的,正所谓一力降十会,也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景云不缺的就是力气。
这回的活是从船上将用稻草捆扎的瓷器一摞一摞的卸下,装到仓库或者马车上。
每装一摞就可以从管事那里领到一个特殊的小竹牌,等到一船卸完便凭着小竹牌的数量去商船账房那结算。
到了下午一船卸完,景云拿到了差不多四十多个竹牌,差不多是其他人的一倍,因为别人每次都是抱一摞,因为一摞就七八十斤重,又不能扛,也不能拖,而景云却是每次都是一手一摞夹在腋下,因为多年习武的缘故,所以总能夹的稳稳当当,一趟就能拿到两块竹牌。
等下午收工竟挣了四十多文,虽然很累,也不多,可景云还是十分开心,这是真正用自己的双手劳动换来的成果,这是完完全全属于自己一个人,由自己做主,或许这应该就是老乞丐说的自由吧。
景云当夜就搬进了胡三万的家中,无论如何好歹先把住的问题先解决了。
半个月很快就过去了,凭着能吃苦不怕累,也总算是勉强在洛阳初步站稳了脚跟,只是这样的日子并没有能持续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