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寒衣
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
晚秋时节,禹山的夜晚越发的清冷,月光如水一般流淌在摇曳的林间。
一个小小少年,踩着星光,从远处走来。
少年腰间插着一柄长刀,胸前挂着一个竹篓,一只小小的猴子从里面探出脑袋,趴在竹篓的边缘往外张望,通红的眼睛里闪烁着灵动的光芒。少年的身后还背着一个硕大的似小山一样的大竹篓,里面堆满了东西,看上去沉甸甸的。可少年的步伐却不拖泥带水,腾挪跳跃间显得十分的轻快,也不知小小的身体里,怎么会蕴藏着这么大的力量。
寻着一处干净背风的所在,少年搁下竹篓,安下营地。猴子从竹篓里蹦了出来,主动帮着少年捡着干柴,架起篝火。
陈十一从背篓里翻出炭笔和小簿子,工工整整的在一个正字下面添上最后一笔,数着字数,心里叹了口气,又是一日过去了,差不多应该快到寒衣节了,也不知娘亲在那边过的好不好。
寒衣节,又叫冥阴节、秋祭,对于家中有先亡之人的百姓来说,寒衣节和清明、上元一样重要。在这时候,家家都是要买纸人纸衣在晚间焚烧给先人的。以前在扎彩铺子里当学徒的时候,就听钱掌柜的说起过。每到这时节,都是一年中铺子最忙的几个时候之一。
而且,这里面还有讲究。一般人家都可以用五色彩帛制成冠带衣履,唯独新丧的不能用彩纸,只能用白纸,说是新鬼不能衣彩。给新亡者送寒衣时,还要哭号数声以告知对方,女人哭十九声,男人哭十一声。此外,寒衣必须烧得干干净净,据说有一点没烧尽,亡者也无法取走。
少年有心做些冥衣靴鞋、席帽衣缎,只是这山中,竹篾草叶不缺,纸张却要到哪里寻来。少年犯了愁,长吁短叹起来,无意识的在竹篓里翻拣着。
结果,还真给他找着了一个替代品——一个洗干净、还没完全阴干的鱼泡泡。准确的说,是一条大鱼的鱼泡泡。就因为这,陈十一还跟一只鸟打了一架。
那是在三天前,陈十一正饿的饥肠辘辘的时候,居然在河滩上发现了一条五彩大鱼,躺在那吐着泡泡奄奄一息。少年高兴极了,这是谁家撂下的鱼啊,这么大个,都快有房子大了,省着点吃,怎么着也能对付个十天半个月了。
喊了几嗓子,见没人回应,少年连忙杀鱼生火,烤的香气四溢。
谁知就在少年和猴子食指大动、狼吞虎咽的时候,来了一只青色的大鸟,看到大鱼被人给吃了,顿时嘴里带着叽里咕噜的咒骂,就向着陈十一冲了过来。
于是,一人一鸟就这么打了一架。
起初陈十一考虑到可能是大鱼的主家找上门来了,有点不好意思,本打算打个商量,用山参、蛇皮、虎骨、山猪獠牙什么的赔个礼得了,所以一直没怎么还手。
哪知这青鸟不依不饶
(本章未完,请翻页)
,对着少年连抓带挠的纠缠了小半个时辰,把少年搞得不胜其烦。都说泥人尚有三分火气,尤其是看到新做没多久的兽皮衣衫又成了碎片,陈十一终于没忍的住,一巴掌拍在这大鸟的屁股上,将它打飞了出去。青鸟没法子,只得转身飞走。这才了结了这场纷争。
于是,那个大鱼残骸里的鱼泡泡,就顺理成章的成了陈十一的战利品。
本以为这事就这么了了,哪知道这大鸟阴魂不散,每天晚上都找上门来,栖在高树上对着少年鸣叫。少年听不懂鸟语,但知道肯定不是什么好话。赶也赶不走,一来二去,陈十一也就习惯了。
拿着鱼泡泡,试了试手劲,少年开心起来:这东西应该能用。
心里正想着,就听得头顶上一阵翅膀扑棱的响声,随即一阵叽里咕噜的咒骂声从高处传来,少年很是无奈:这傻鸟倒挺准时的,说到就到。
夜深了。
青鸟和猴子靠在树上、依偎在一起早就睡着了,发出轻微的鼾声。
陈十一坐在篝火旁,看着面前的几套寒衣,和一个小小的纸人。跳跃的火焰,将少年的脸庞照映的忽明忽暗。
纸人,只有眼眶,没有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