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张彩出访(二)
1504年5月10日,张彩带着由100多人组成的大明代表团从广州出发,向葡萄牙驶去。
这次船队旗舰由一艘2000吨福船改装,把原来的平头改为尖头增加了船头的锤击角,火炮全部是100毫米的后膛装带膛线钢炮甲板下一层两侧各有50门,甲板上一层两侧各有50门共200门最大射程5海里。前甲板装有一门可以260度旋转200毫米主炮最大射程8海里,整个福船长60米、宽25米,甲板下两层,甲板上是四层船楼命名为燕京号。四艘战舰由1500吨的福船改装,也是把平头改为尖头,外面用钢板包裹增加抗打击能力。装有120毫米后膛青铜炮150门最大射程3海里,前甲板装有一门200毫米青铜炮可260度旋转。后甲板装有一组三联装40毫米直射炮和两组半自动机枪,一个热气球升降场。
分别是青城山号旗舰(战舰),舰长黄衷 ,黄衷字子和,号矩洲,别号铁桥、铁桥病叟,广东南海(今属广州)人。
明孝宗弘治九年(1496年)丙辰科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出为湖州知府,历福建转运使、广西参政、云南布政使、湖广巡抚,终兵部侍郎。所作《海语》,详述海上奇幻之状。亦工诗。
另外三艘分别是乌蒙山号舰长祖大龙、越秀山号舰长文峰侓、武夷山号舰长林峰。
这一批代表团成员由张彩任团长,御史戴珊为副团长,代表团成员户部周经、礼部徐琼、工部曾鉴、大太监蒋琮。民间商家由郑晖(蜀王府长史郑楷的弟弟)皇家曙光商会会长带领商人查云克、许敏策、石一道长。
护航舰队由广东提刑按察使汪鋐任舰队提督。
汪鋐,字宣之、行荣四,号诚斋,古徽州婺源大畈人(江西婺源)。生于成化二年(1466)九月十八,卒于嘉靖十五年(1536)7月初7。历经四朝,纵横官场三十余年,一生历任十七职,官至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明代唯一同掌吏兵二部权利的人。
历史上第一位倡导"师夷制夷"的军事家,创造师夷之长技以驭夷狄的成功战例,取得中国历史最早抗击殖民侵略的胜利。
(本章未完,请翻页)
菲利普在到达印度后,他将作为联络人员,需要联络葡萄牙在印度的官员,因此,被留在张彩的燕京号上,以便随时联系。福船和战船上的装备,一般都会对葡萄牙人开放,到达印度和葡萄牙后,还会邀请他们的官员登舰参观,这也是舰队出访的惯例,所以菲利普登上燕京号是没有问题的。
跟随船队出发的还有查云克的一名商务助理兼翻译官王淼,他原是活跃在南洋这一带的商人,这次出访的第一站就是南洋。
菲利普对这艘福船感到新奇。欧洲现在最大的船也不过1000吨左右,那仅仅是少数,500吨以上的船都很少。他们的船一般都在100吨算大船了哥伦布和麦哲伦的船都只有100吨。
现在这福船上的许多东西都使菲利普感到震惊。
例如船头装有铸造的钢铁冲角,船舷由条形钢板加固。像这种全部钢板包裹的船他是没见过。并且看那钢板非常平直,绝非铁匠锤打制。还有那火炮,看似不大,型制外观与欧洲火炮完全不同。但数量众多,菲利普看见战舰上就装了150门火炮,燕京号上更是装有200门火炮有400名水兵,不用开炮就用巨大的体积撞也把欧洲小船撞沉了。
从大明到欧洲,需要跨越整个印度洋绕过非洲好望角进入大西洋才能到达欧洲。这对于没有飞机的时代而言,只有坐船才行。但是完成整个行程,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在张彩等人从广州出发的时候,福建水师和广东水师就已经把改装好的福船和战船开到了广州,广东布政使谢迪派广东提刑按察使汪鋐任护航舰队提督。
谢迪的哥哥就是大学士谢迁,谢迪(1467年~1529年) ,字于吉,号石崖,浙江余姚人,谢迁的弟弟。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历仕兵部主事、武选司员外郎、江西布政司右参议、江西按察副使,兵备九江,官至广东左布政使。
大明代表团出访之后,朱厚炜心中也是十分激动。大明要发展,不可避免的需要大量的资金、技术、人才,如果单单靠自己的力量,想要一点一点的发展起来的话,恐怕要幸苦几十年。但是,如果有欧洲人的帮助,那这一进程就会快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