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水到渠成
第三百八十一章水到渠成
申包胥的话从来就不会给任何人留情面,当年吴国攻楚之时,直斥伍子胥堀坟鞭尸,不忠不孝,也没有给当年已是吴国相国的伍子胥一分情面。
现在站出身来为楚国左相王禅说话,也没有给坐在对面的楚国令尹子西半分薄面。
而且申公一开始就肯定了王禅,并不因十万之数而有所怀疑,也算是王禅的知己,知道王禅夸下的海口,并非戏言,更不是在朝堂之上想争一些颜面。
王禅的承诺当然有效,这是申公与子闾及楚王为王禅辨解不一样的地方。
其二申公回顾自己在楚国朝堂的经历,以当年的令尹子常为例,说明在楚国朝堂之上大放阙词并非只有王禅,而且把现在的令尹子西也连带进去,试问子西难道就没有在朝堂之上说过自己不能完成的话。
对于申公来说,对楚忠心这是一个楚人最基本的,为楚国谋略,纵然有隙,只要其心为楚,也就不必过于苛刻。
申公这一番聊聊数语,说得简洁,却让令尹子西听得脸红耳赤,他身后的一众权贵也是心中愤然,却没有反驳之理。
王禅知道此时形势已成,朝堂之争的大局开始可以掌控。
王禅起身,对着脸上呈矛盾之态的楚王一揖,又对着申公一揖道:“在下感激申老大夫为小子仗义之言,刚才申公已说得清楚,但凡是我楚国臣民,都该有报效楚国之心,至于能做多少能担多少责,实还是其次,每个人的能力有大人,身为楚国左相,在下实也只是尽微薄之力。
刚才在下所言,并非虚言,朝堂之上在下还不会轻言狂语,十万之数,在下认领,绝非为图虚名,更不想与何人相争,一切皆出于本心。
其次,对于赎回流亡楚人,实是有利于楚国的创举,让所有楚人纵是身处饥寒之中,却感受着当今楚王的对楚民的爱戴与重视,一石可激千层浪,只要此法颁布,列国之中的所有流亡楚民都会面朝楚国,感恩戴德,开启回归之途。
至于赎回那些被贩卖的楚国奴仆,实只是一个锲机,打开了回归楚国的大门,若说需要多少国库之资,实也不足论也。
再者,在下刚才所言,领十万百姓份额,要实现此宏志,也并非只有用钱财一种办法。
这世间之事,有的时候,非金钱财物不可,只要动动脑子,要为楚国赢回十万百姓,也并非难事。
刚才小子所言,有些让令尹大人纠结于此,不知在下现在再次承诺,子西大人是否满意?
对于王上刚才的旨意,现在又还有没有人愿反对?
反对楚国成为列国之中万民朝涌之地,反对楚国因此而走向民富国强的之路。
再者,楚国若能广开国门,实则最有利的并非王上,直接受惠者当是楚国大富权贵之家,毕竟人多了,做买卖都要好做一些,赚的钱也会越来越多,如此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王禅在这个时候,才把刚才楚王的旨意所带来的好处说出,而且也言明自己对这十万份额的肯定,再问朝堂之人的反对之声,如此一来,正是让刚才那一众反对此策的朝臣没了话说。
子西若想用王禅十万人的承诺来牵制于王禅,甚至可以在二年后,用此事把王禅赶出楚国,那么他必然要同意刚才楚王的旨意,那就是鼓励楚国有能力之人,在列国之中赎回被贩卖的楚民。
而这也是叶公、还有子闾以及王禅刚才在朝堂之上做出承诺的基础,若是连楚王旨意都不能颁布,又何来赎回之说。
此时子西才真正领会王禅这十万之数的真正意图。
王禅可能刚才是随口而出,但必须是一个让人无法拒绝的数量,而非十分容易达成的数额,而这个数额同样必须震憾楚国朝堂。
而王禅此时已达到了目的,而且新法颁布也是水到渠成。
“刚才老朽实不解王上旨意,此时经左相大人如此分析,现在知道王上深意,是为楚国赢得充实国民,同时也是长久增加国库收入的良策,老朽刚才所言实有些偏颇,到让左相大人笑话了,既然如此,想来也不会再有人反对,更不会有人不愿看到楚国强盛,楚国中兴了。”
子西此时缓缓说完,心里也是仇怨重重。
他没有想到王禅的话,让他没有选择,只能依着楚王的旨意,这看起来并不代表什么,却让一众朝臣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子西已非昔日的子西,在朝堂之上可以一个人说了就算数,也无法再像从前一样控制着楚国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