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零五章 生活没有结局,但小说有
于东还没到程民德他们住的小楼,就远远地看到程民德捧着本书坐在走廊的栏杆边上,他连忙走过去关切道:“爷爷,这么冷的天,怎么坐外面?”
程明德还没说话,奶奶卢芸就在屋里说道,“于东,你不用管他,他就是这个毛病。屋里面火盆烧的好好的,他偏不进来。”
“也不是很冷,这不是有太阳么,老是在屋里也不好,我出来透透气。”
“出来透透气当然好,不过爷爷你也要注意身体啊。”
“放心,我身体硬朗得很。”程明德又看到于东手里的稿子,露出笑容,“你这手里拿的莫不是新书的稿子?”
于东将稿子递到程明德面前,“今天刚刚写完,稿子还没有校。”
程明德将稿子接了过去,笑眯眯地说道,“既然还没有校,那我来帮你校。”
稿子拿到手后,程明德就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
这边程明德认真看起稿子,屋里面卢芸朝于东招招手,“于东,别跟他一起在外面吹风,进来烤烤火。”
“哎。”
于东应了一声,随后进屋跟卢芸聊起了天。
老太太也捧着本书,不过上面都是一些数学符号,单个拎出来于东还能认识,但是组合在一起于东就搞不懂了。
“我听落落她爸说了,你们公司今年的年会举办的非常成功,这段时间挺辛苦吧。”
于东摇头笑道,“我算是半个甩手掌柜,公司的事情有其他人操心,我倒是没有怎么忙。”
“也没你说的那么容易吧。”卢芸笑了笑,又看了外面一眼,随即压低声音说道,“你是听落落爸说这老头子要看你新书,才特意把稿子拿来的吧,其实你根本就不用管他,他平时根本都不怎么看小说的……非要先睹你的小说,我看无非就是两个字,虚荣,等我们回到燕京,再见到那些同事,他又有了吹嘘的资本。”
于东笑着说道:“新书拿来给爷爷看看,能得一点指教,也是我的幸运。”
“嘁,要说数学,他倒是可以指教你一些,但要说起文学,你哪如你?”
程明德在外面轻咳了一声,“卢芸同志,你声音大了点,我可是都听到了。”
“那你就装作听不到。”老太太指了指背后墙上挂的一幅字,“看看你儿子给你写的——难得糊涂。”
“我就说这幅字不好。”
程明德嘀咕了一句,随即侧了侧身子,尽量背着于东他们。
今天的虽然气温不高,不过太阳却很明媚,坐在走廊里面,阳光从东南边照过来,柔和地洒在程明德身上。
偶尔穿堂风掠过,但总体还不至于太冷。
程明德很喜欢这种感觉,刚刚因为阳光聚起来的一丝暖意,忽又被一阵过堂风带走,然后等着暖意重新聚起。
正如他这辈子的生活一样,为了即将到来的曙光和温暖,要走过无数的艰难险阻,而最终,这些艰难险阻也成了生命中的一部分。
程明德平时确实很少看小说,但并不是不爱看,毕竟他父亲曾经就是知名的小说家,他只是因为平时专业方面需要花费太多时间,根本没什么闲暇时间去看小说。
这几年,他看小说的频次逐渐增加,主要也是因为他有了一个作家孙女婿。
他看于东的小说,不仅仅是因为于东是他孙女婿,也因为于东的小说确实好看。
于东确实也有些比较晦涩的小说,但更多的都是那种很容易就能让人看懂的小说,只要看个开头就能够看得进去。
就比如现在他手里的这份稿子,只是一个开头就将他吸引住了。
故事的起点是上世纪末九十年代,也就是一百年前,沿江有一个村子因为常年遭受洪水侵扰,村里有人便提议另找一个地方重新定居。
这个提议出来之后,既遭到了一部分人的反对,也受到了一部分人拥护。
最终,拥护此提议的人决定,派遣三个队伍分别朝三个方向进发,寻找适合居住的地方。
想要寻找一块适宜迁居的地方并不容易,因为一般情况下好的地方都已经有人居住了,他们需要找到一个适宜居住且没有人住的地方。
这一找,就是好几年的时间。
故事的主角是个十四岁的少年,因为叫陈晗,所以有了个外号叫小憨子。
虽然叫小憨子,但是少年并不憨,反而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他到了快娶亲的年纪,却因为父母都不在了,所以决定跟叔叔一起踏上寻找新家园的征途。
离开村子的时候,他们总共有八个人,几年之后,却只剩下四个,正好一半。
另外四个,有两个病死了,一个早早地逃了回去,还有一个路过某个村的时候被留下来当了倒插门女婿。
其实当时那家人看上了更加聪明伶俐,长相俊俏而且年纪要小很多的小憨子,不过小憨子却一心想着跟叔叔找到新家园,所以拒绝了对方。
他的叔叔为了这事还跟他聊过,并告诉他,如果他选择留下可能会有更好的生活。但是小憨子却坚持认为,他们会找到一个新家园,他也会在新家园拥有更好的生活。
就这样,找了几年,一直到小憨子快十八岁的时候,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个并不完美,但是绝对有希望开垦的土地。
他们带着好消息回到了村里,但是当村民得知他们找的地方是在一个山上时,之前同意迁移的人很多却打起了退堂鼓。
毕竟他们现在所在的这个村子,虽然经常发洪水,但土地肥沃,没有发水的时候粮食产量是很可观的。但是去了山上后,却要花很长时间去开垦,而且开垦出来的土地也肯定没有江边的肥沃。
后来经过了各种动员,总算还是拉了一部分人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