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永恒帝国之大秦 > 第75章 赵高论赵高

第75章 赵高论赵高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讲,,,我倒要看看你想说什么。”

就算嬴政早就打算放过赵高,甚至是一如既往用心培养。

打算这一世依旧的相信和重用赵高,但是嬴政还是很好奇。

在面对这种意料之外的事情时赵高的应对之策。

“回禀王上,微臣本一介宦官,祇辱于庸碌人之下,骈死于糟糠污秽之间。

然赵高虽有一腔热血,不足以为外人道也,苟全性命于乱世以属侥幸。

不求高官显贵闻达诸侯,扬名于天下,而王上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检拔臣于微末之中,赵高不胜感激。

随许公子以驱驰,奈何至今未能报王上之殊遇,实乃微臣之心头憾事。”

“当微臣看到史记一书中的记载,犹如五雷落于头顶,晴天忽逢惊雷。

内心之复杂,虽吐出三江五湖之涎水,依难比微臣心绪惆怅之万一。”

“但假使能以臣子残躯换吾大秦浩瀚之万一,亦不枉费臣报于王上之夙愿。

然臣观史记一书有感,望王上慎之鉴之足以告慰平生。

史记一书所载阐述六王毕,四海一统乃千古未有之盛况。

然来者吾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使天下之人畏惧于秦,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灭六国之人,实乃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使王上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秦之法,乃古今未有之严苛。

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

书中所述之秦律天下之网尝密矣,然奸伪萌起,其极也,上下相遁,至於不振。

当是之时,吏治若救火扬沸,非武健严酷,恶能胜其任而愉快乎!

言道德者,溺其职矣。

故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下士闻道大笑之”。

非虚言也。当以破觚而为圜,斫雕而为朴,网漏於吞舟之鱼,而吏治烝烝,不至於奸,黎民艾安。

由是观之,在彼不在此。假使有法而无仁,此为取祸之道。

望王上以史为镜,知秦朝之兴替。以不变而应诸天之万变。

儒家荀夫子曾言: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愿王上以为生民立命为重。

望王上亲之信之,则秦之危局,必可轻易解之。

今当远离王上左右,临王上圣颜而涕零,因难报王上赏识之万一,不知所言。”

嬴政听着赵高的言语,真乃是字字珠玑。

即使是站在嬴政周围的独孤求败,蒙恬和章邯三人都不得不感慨赵高之大才。

心中都有难怪嬴政不舍得赵高的感慨。

假若这样的贤才都不能被自家的主公所重用,那天下之大又有多少人可以担当嬴政之臂膀。

三人都不是迂腐之人,在看到嬴政的态度之时大概也能察觉到嬴政不会要赵高的性命。

三人自然是无不悻然接受,就算是刚刚打算杀掉赵高的蒙恬在内心之中又何尝不想留下赵高的性命。

蒙恬不过是不想史书之上的事情重演而出的下策,如果嬴政没有阻止蒙恬即使再如何的不愿,为了自己心中的大秦他也不得不作。

如今既然自己的攻击被嬴政命独孤求败阻止,剩下的事情就与蒙恬没有关系。

不过即使这次赵高能够活下来蒙恬也会保持对于赵高的警惕。

这并不是蒙恬因为历史的惯性而歧视赵高,恰恰相反在蒙恬的心里当听到赵高的对于秦朝灭亡的分析。

赵高能够透过事物的表面去看本质的东西。

即使是身为武将与赵高这样的宦官有着先天的对立,蒙恬还是要叹服赵高的言论。

蒙恬想作为一双嬴政的眼睛,可以为嬴政看清楚赵高的一切。

他希望自己这双眼睛可以让赵高时刻警醒自己,不要做出任何对于秦朝不利之事。

“好啊,好啊,不愧是孤王看重的人才,你这番惊世之言真是发人深省。

短短几行就将秦朝之弊端,阐述清楚。眼光老辣看重要害,甚至还隐隐的提到解决之良策。

好你个赵高,你这不是在说孤王怠慢了贤才,这样的能力还没有得到孤王的重要。”

嬴政满意的看着赵高,用手指轻轻的朝赵高跪坐的方向点了一点,神态说不出的洒脱自然。

刚刚出现的帝王威严就像是从来没有出现过。

赵高的论述中先是写秦朝统一后的铺张浪费,奢靡无度说明秦朝没有将治理百姓放在首位以至于让民怨沸腾,为秦朝的覆灭埋下祸根。

之后再议论秦朝的立国之根本“法”的长处和弊端,长处是秦朝借助法家的理论,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依靠法家将万事万物定以法度,将力量充分的利用。

又依靠军功分田制度提高士卒的积极性让秦兵闻战则喜,使秦国之士卒勇冠六国,将秦国的士卒化为虎狼之兵。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