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增加人口
增加人口,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毕竟在这个年代里,人口的多寡,还是要看这个国家能够承载的能力,主要还是要看粮食能否自足。
在这一点儿上,玄康也是有着充分的认识,所以无论是兴晋商行,还是聚仙楼商行,首要的任务就是往晋国运粮,为了鼓励各处的商人往晋国运粮,玄康特意又在商税不高的情况下,再一度降低粮食商人的税额,那些运粮到晋国的人,几乎等同于无税了。
毕竟是才入主晋国,晋国的府库都是空的,若不是玄康还有些私房钱,再加上聚仙楼商行暗地里的资助,他都不知道如今来应对无钱无粮的朝堂了。
那些金子和银子还需要用来作为奖赏,给有功人员,所以由国家出面收购粮食显然是行不通的,于是玄康想到了易货交易这一项。
晋国无限制的收购粮食,这些粮食都被存储在了晋都城附近的晋丰仓内,而运粮到晋国的商人,可以在将粮食折成银两后,拿着晋国官员出具的白条,往兴晋商行换取他们想要的商品,比如酒、铁器和玻璃制品等,当然,晋国的煤也很便宜,也成为了易货交易的主打商品。
短短的半年之内,晋丰仓便堆满了各种谷物,玄康又在晋国各地兴建粮仓,以备不时之需。他知道,如今他必须要广积粮,高筑墙,至于称帝之事,想也不去想的。
吉昌曾不止一次地诏玄康回洛京觐见,玄康都以自己在晋国初立,百废待兴,王位不稳为由,婉言回拒,但是他对吉昌的恭顺还是做得滴水不漏,每月都会派人往洛京向朝庭汇报,而且一直以儿臣自称,没有丝毫的僭越,这令吉昌的朝堂上,那些眼红他和与他为敌的臣子们,也说不出什么话来。
在给吉昌所上的奏表中,玄康表示愿意替父皇分忧,如今晋国稍有积粮,知道洛京周遭还有许多的流民没有得到有效的安置,玄康愿意拿出晋国河东五个县来安置这些流民,以减轻朝廷的负担。
玄康的这个奏章令吉昌的朝堂大为高兴,自从三年前黑水河大水,以及这两年的战乱,许多的灾民都齐聚到了洛京的周围,好像这里就是一个避难的天堂。洛京本来就有百万人口,又汇聚来了近三十万人,如何能够承裁得了呢?
所以针对这些流民安置的问题,一直令吉昌头痛不已,他不止一次的现榜要求流民各回家乡,但是收效甚微。如今玄康既然愿意用河东之地来安置这些流民,而且还管吃管住管分土地,免除五年的赋税,那些流民也是愿意的,他只不过是顺水推舟,何乐而不为呢?
吉昌很高兴地答应了玄康的请求,并且大笔一挥,将之前他在当大将军时,从晋国划入到吉国的河内郡十个县,也一并还给了晋国,于是晋国又多了一个河内郡,有了八郡之地。
河内郡位于黑水河以北,漳河以西,南接魏国,东邻北赵,也算是一处军事要冲。玄康知道,吉昌把这个郡还给晋国,其实也是为了让自己成为洛京东北方的屏障。
到七月的时候,三十万洛京的流民都被安置在了河东郡的诸县中,之前因为战争原因,十室九空的河东郡正在渐渐地充实起来。
晋国此时是男少女多,所以为了鼓励生育,玄康并不限制一夫多妻,但是却严格限制五十岁以上的男子再娶。因为五十岁以上的男子的生育能力已然下降,若是任由他们纳妾,那就会造成浪费,不仅生不出多少孩子来,而且还会造成过多的寡妇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