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我有无数生活技能 > 第四十七章:定了

第四十七章:定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听到张洛答应下来。

  康教谕点头说道:

  “如今县学衰微。”

  “肯读书的人都没有几个。”

  “与其让那些人占了位置。”

  “不如多帮助些肯读书的平常人家。”

  “你到县学里来读书只管放宽心。”

  “五天的吃住都有县学负责。”

  “你只管放心读书即可。”

  张洛心里有些感动。

  康教谕不光是个正直的官员。

  更是是个接地气,懂得民间需求的好官。

  平常人家读书。

  比较怕光读书吃不饱饭。

  也怕县里开销太大。

  吃住都消费不起。

  康教谕考虑的周全。

  还给想读书的人准备了宿舍和伙食。

  说好了到县里读书的事情。

  张洛心里对下派御史的事放心不下。

  试探着向康教谕问道:

  “康教谕,此次朝廷下派御史清军的事。”

  “能否和学生详细说说?”

  康教谕看着张洛说道:

  “我忘了,你也是卫所出来的。”

  “担心这事也是正常。”

  “不过我也只是在京报上大致看了几眼。”

  “待我下回去县衙给你记下来。”

  “下次你来县学读书就能看了。”

  张洛没料到康教谕这么痛快。

  但他也担忧的说道:

  “京报里的东西抄送给我合适吗?”

  康教谕立马坐正身子说道:

  “太祖皇帝有言,官与百姓需知法而。”

  “朝廷的法令,百姓们需要了解。”

  “大明才能繁荣昌盛啊。”

  “朝廷的法令既然出了。”

  “就要人天下人都知道。”

  “现今这些欺上瞒下的官吏。”

  “要是在国朝之初早就被满门抄斩了。”

  说的好!

  康教谕说的越多。

  张洛就对他更加佩服。

  当然康教谕愿意抄送京报里的公文。

  张洛是非常感谢的。

  这事关系到镇海卫的存亡。

  张洛得详细了解才行。

  接着康教谕又考了会张洛的功课。

  发现张洛对于四书基本上都能记得。

  朱子的一些注释也能略知一二。

  康教谕对张洛更加欣赏了。

  觉着张洛实在是个有天赋的人。

  看着张洛身穿一身白衣布衫。

  康教谕沉气说道:

  “我家虽在大明旧都。”

  “但也是寒门出生。”

  “平苦人家读书是何等的困难。”

  “县里的学官都忙于自身官事。”

  “对于县学更是少加管理。”

  “以此让县学落魄了。”

  “也怪不得大多人都愿意去泉州学堂。”

  “本官做为一县教谕。”

  “誓要复兴县学。”

  “你这些日子静下心来好好读书。”

  “明年考过县试,要是能把书读好。”

  “二,三年里说不准就能过了童试。”

  这不是康教谕看不上张洛。

  以张洛目前的读书进度。

  将全部朱子注释读通。

  起码需要一年多的时间。

  还有再读一本五经。

  这些加起来,三年都算快的了。

  像吴秀才那般苦读熬成半白才是常态。

  康教谕接着从边上拿来一本笔记。

  交到张洛手里说道:

  “这是我这些年读书作的一些四书注记。”

  “你带回去好生解读。”

  “等到下回来县学上课。”

  “我会再考考你。”

  张洛赶忙战起身子。

  这算的上老师对亲传弟子的待遇了。

  他连忙对康教谕行礼道:

  “多谢老师……”

  康教谕雀一把扶住张洛说道:

  “我是一县教谕。”

  “若是收你为徒。”

  “今后你若过了童试成为生员。”

  “别人岂不是可以告我包庇之责?”

  “教谕本就承担一县教化。”

  “帮助你读好书,是本官分内之事。”

  “切莫把我当做你的师傅。”

  “你要真感谢我,可还记得别的名文?”

  “可以再背给我听听。”

  张洛想了一会。

  自己穿越前都快大学毕业了。

  中学学一些诗词都忘的差不多了。

  只能生硬的背了些李杜的古诗给康教谕。

  没想到康教谕也听的入神。

  让张洛连背了好几遍。

  才让张洛停下喘了口气。

  【书房地点已发现,文考技能已解锁,是否接收知识?】

  当然接收了。

  【文考技能解释,根据大脑书据,显示LV4,经验20/40】

  可惜张洛已经过了学习巅峰的时候了。

  要是在高中的时候穿越了。

  怎么着初始都能有个七八级。

  这一次新技能新计算的方式。

  让张洛看到了系统更加智能的一面。

  能根据主人的现状计算初始等级。

  如果能再解锁些张洛穿越前学过的技能。

  那么就会有更多的高等级技能了。

  像是数学啊,物理化啊。

  哪些需要什么地点才能解锁呢?

  明代应该没有科研所吧。

  文考技能几乎包括了整个文学大类。

  像是诗词,歌剧,还有古文都在里面。

  明朝的文学和政事已经分的很细致了。

  在唐宋时有时会出现政文双通的大才。

  像杜甫那些的大诗人也做过官。

  文政两不分离的。

  自元朝时,文学整体出现了衰退的现实。

  开始逐渐平民化。

  一些基于世俗的文人开始出现。

  慢慢的开始越来越多的文人。

  不再关注朝局政治。

  成为了一名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家。

  像是江南四大才子里,最出名的唐寅唐伯虎就没做过官。

  但在民间有着不小的影响力。

  在二十一世纪唐伯虎的画都能卖上天文数字。

  在明朝百姓们对于有名的文人。

  似乎有着一种热捧的态度。

  百姓,士绅乃至皇亲国戚。

  都愿意为他们出银买单。

  文考技能要是等级高了。

  不管是赚银子还是走科举。

  都是有很大帮助的。

  不行的话大不了自己也卖画去。

  张洛收起了杂乱的心思。

  刷等级不能急于一时。

  要慢慢来,眼下最重要的。

  还是那件御史下放之事。

  现在朝堂已经把御史派下来了。

  人已经上路了。

  这是皇帝下的旨意。

  不是张洛一个军户能左右的。

  接着就是族谱上写着一个姓柳的书吏。

  虽然五世祖是几十年前的事了。

  但张洛还是向康教谕打听起县衙里的书吏来。

  康教谕眯着眼想了一阵说道:

  “县衙里姓柳的书吏只有一位。”

  “今年七十好几了在户房当书吏。”

  “老师真的听过?”

  虽然张洛没有成为康教谕的弟子。

  但张洛还是以老师的称呼叫道。

  康教谕说道:

  “这人县衙里的人都知道。”

  “和东山村胡氏交情匪浅。”

  “县里负责收私斗罚银的刘书吏是他的义子。”

  “前些个月你们镇海卫是不是在械斗中打赢了东山村?”

  “他们父子两性格毒辣。”

  “你们得当心些才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