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瀚海国宝,唐太宗的痒痒挠?
我在综武当神捕正文卷第96章瀚海国宝,唐太宗的痒痒挠?“你们的师父是谁?”
“国师。”
“什么国师?说名字!”
“国师是我们王子的岳丈。
大约三年前,小王子出门游猎,偶遇一个美人,心中甚是喜爱,把那个女子纳为王妃,一年多后成为正妃。
国师也是在那个时候进宫,他精通炼丹秘术,让王子精神百倍,同时精通奇门遁甲,能入沙漠找寻水道。”
大胡子被沈炼唬的两股颤颤,尤其看到沈炼一爪洞穿一棵大树,又轻松捏碎铁鞋之后,全然没有半分嚣张。
沈炼问什么,他便回答什么。
生怕回答的稍微晚了一点,或者回答的不够详细,沈炼发起怒来,捏碎他的喉咙,或者把他的脑袋拧下来。
“你们这次来了多少人?”
“据我所知,五十八人。”
“今晚行动的有多少人?”
“二十三人。”
“余下的人在何处?这些人有资格穿铁鞋么?他们用的什么兵刃?”
“一部分是军中神箭手,还有一部分是经过特训的小儿,这些人没有穿铁鞋的本事,他们最擅长的是弓弩。”
“嗯~~我再问一遍,他们擅长的武器是什么?是弓箭还是弓弩?你的汉语怎么样?能理解这两个词吧?”
弓箭和弓弩是截然不同的概念。
大明对弓箭的管制很宽松,寻常的猎户就能配备弓箭,除非是大规模的出售箭矢,否则六扇门不会关注。
弓弩相当于后世的枪械,被大明严格管制,即便是御赐平乱珏的沈炼,也只能配备一把小型的十字弩。
十字弩送给风四娘之后,也要向朝廷报备,需要有郭不敬的批条。
朝廷的制式弩箭,每一把都有对应的编号,有任务的时候,出发前领多少箭矢,期间发射多少箭矢,全部都要登记在册,否则查出来就是重罪。
如果余下的三十多人,手中拿的全都是弩箭,那就有两种处置办法。
一、弩箭是他们自己带进来的,谁给他们开的通行证,斩首示众。
二、弩箭是在大明境内购买的,把弩箭卖给他们的人,满门抄斩。
为了防止大胡子汉语不好,误把弓箭说成了弓弩,沈炼掏出非攻,先是变为弓箭形态,然后变为弓弩形态。
“他们的武器到底是什么?你必须如实回答,如果有半句谎言,我就把你全身的骨头,一根根捏成碎块。”
“回……回禀沈大人,他们用的确实是弓弩,是我们在大明买的,花费了很多很多钱,我清楚的记得,国师为了购买弓弩,铺满一桌子黄金。”
“很好,恭喜你,你成功从我手中活了下来,我肯定不会杀死你。”
“多……多谢……沈大人。”
“下一个问题,你们来花家的目的是什么?别犹豫,为什么要犹豫呢?
你已经背叛了国师,出卖一点点是背叛,全都卖了还是背叛,与其守着不存在的忠诚,何不向我要点好处?
只要你把知道的全都告诉我,我立刻就放你离开,你如果不信,我这就解开你的穴道,并拉开三丈距离。”
沈炼的语气瞬间变得缓和,全无方才剑拔弩张的场面,解开穴位,随即后退三丈,做了个“请讲”的手势。
大胡子转身就想跑,沈炼重重的咳了一声,同时射出一发箭矢。
“你似乎忘了,我手中有弩箭,这是你最后一次机会,如果再敢有半点不轨举动,方才的协议全部作废!”
“是是是,我这就说,花家有一尊翡翠玉佛,是我们瀚海国的国宝。
我们瀚海国初代国王,在唐朝时期得到这尊玉佛,于西域建立国度,玉佛是我们的圣物,是我们的玉玺。
初代国王立下规矩,此后每任国王登基之前,都必须持此玉佛,斋戒七天七夜,没有玉佛,便无法登基。
约莫十四年前,瀚海国内部出现了一些混乱,老国王把玉佛交给来西域做生意的花如令,让他代为保管。
前两年,老国王病逝,数位王子打的不可开交,我们来中原,就是帮小王子盗取玉佛,让他成为国王!”
风四娘冷哼道:“我没听说过把玉玺交给外人的,尤其交给商人!”
大胡子立刻解释道:“具体的内情我们不知晓,不过据说和花如令的出身有关,老国王想要以此来……”
“以此来做什么?”
“以此来讨好大明,据说除了翡翠玉佛之外,还有一件最珍贵的宝物。
我不知道那是什么宝物,只知道是唐太宗遗留的奇珍,似乎是玉如意。
通过花如令,老国王把那件宝物献给大明皇帝,皇帝龙颜大悦,给了很多的赏赐,让我们得以安全十年。”
对于这件事,大胡子知道的并不是很清晰,唯有一点非常确定,就是十多年前,老国王献上一件珍宝。
那件宝物朱元璋非常喜欢,甚至赐给他们一封字帖,不是寻常字帖,是朱元璋亲笔书写且盖着印的字帖。
瀚海国王把字帖装裱起来,悬挂在自己王座之上,以此震慑周边国度。
若非大明庇护,以西域之地的混乱环境,再加上瀚海国十余年的内乱,怕是已经被外敌灭掉一百次了。
先前大胡子威胁沈炼,也是想到老国王的赠礼,让大明皇帝龙颜大悦。
可惜十多年过去,天大的人情也已经用完,除非他们能再送一件,否则就老老实实的年年进贡、岁岁称臣。
沈炼心中有些惊讶。
作为郭不敬的弟子,沈炼当然是去过皇宫的,也见过朱元璋和马皇后,风四娘对马皇后更是非常熟悉。
风四娘回忆道:“皇后有一把随身的木如意,据说是两人成亲时,陛下亲手雕刻的,代表两人的天缘。
陛下有一把玉如意,虽然不是随身携带,但却时常拿出来把玩,如果是唐太宗的物件,倒是可以理解。”
朱元璋最喜欢的皇帝,莫过于汉高祖刘邦和唐太宗李世民。
洪武七年的时候,曾经写过文章,把两人好一顿夸,夸的天花乱坠。
——惟唐太宗皇帝,英姿盖世,武定四方,贞观之治,式昭文德……皆有君天下之德而安万世之功者也!
老朱真是好文采!
“洪武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