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乳业铁娘子
此时林教授正在银川附近的吊庄移民点教当地老百姓种蘑孤实在是走不开,接到电话后也只能婉拒,李未也没有气馁,当即就让人订了机票准备亲自去请,按道理说这种小事儿让手下出马就行了,然而这可不仅仅是帮助天南省治理沙漠、扩大牛羊养殖数量的事儿,林教授如今所在的地方意味着什么李未再清楚不过了,如果可以帮助当地快速发展,对惠农的未来是非常有利的。
飞机降落之后,银川分公司的负责人赵万福亲自带车来接李未,他们并未在市区停留,直接便去了玉泉营的吊庄点,也就是《山海情》里的闽宁村,路上赵万福给李未介绍着这座村子的来历,“东西部协作开始的时候,胡建的领导来西海固考察,发现这地方自然条件实在是太恶劣了,要是留在原地脱贫难度极大,再参考区里之前的吊庄政策,在玉泉营划定了第一个闽宁合作移民吊庄点,并提出了‘让移民迁得出、稳得住、致得富’的原则。”
“这里地处平原、靠近黄河,发展潜力比西海固大多了,只要能解决风沙的问题,现在的荒地都能变成良田!”听着赵万福的介绍,李未微微点头,他很清楚那位领导是谁,更清楚闽宁村日后会发展成什么样,在这里进行投资,或许经济周期稍微长了点,但要算上其它收益的话,惠农绝对稳赚不赔。
说话间,风沙就来了,放眼望去到处都是黄呼呼一片,淹没了天地万物,就好像遇到了《西游记》里的黄风怪一般,司机马上降低了速度,因为可见度只剩下眼前几米,速度太快的话可是会出意外的。
从机场到闽宁村只有五十多公里路,原本一个来小时已经足够了,但遇到了风沙,他们愣是折腾了三个多小时等风沙散去放才抵达,等到的时候,汽车已经脏的不成样子了,车上的人也憋坏了,连忙下车呼吸新鲜空气。
此时的闽宁村刚刚成立一年多时间,大多数人还住在地窝子里,只有学校等少数建筑矗立在地面上,村民们大多都顶着灰扑扑的脑袋在地里忙活,他们现在正在种植防风林,每次风沙过去都要检查树苗有问题没有,要是被风挂倒了就得赶紧补救,不然之前的苦就白吃了。
李未走过去看了看,发现这里种的也是杨树,不过凡事不能一概而论,在三北防护林某些缺少水源的地方种杨树,会提高对地下水的消耗,但这里位于黄河流域,地下水资源相对丰富,种杨树倒是正好合适。
“你们是上面来检查的领导?”他们出现在这样的村子里实在是太醒目了,马上就有村干部过来问道。
“不是,我们是来找林教授的投资商,请问你是?”李未伸手和他握了握问道,看来人倒是挺年轻的,也不知道是电视剧里谁的原型。
【稳定运行多年的小说app,媲美老版追书神器,老书虫都在用的换源app,】
“哦,您好您好,我是闽宁村的村支书冉江,欢迎来咱们闽宁村考察,快进屋喝水!”小伙子听了很激动,马上就要拉他们到村委会办公室聊。
“等会儿吧,我们和林教授约好了,林教授现在在那里?”哦,原来是马得福的原型啊,李未甚至已经开始琢磨,要不要让于静姝来这考察考察,然后写一本《山海情》出来,但转念一想还是算了,自己来投资就已经够了,再做这些就显得刻意而且多余了,大不了等电视剧开拍的时候投点钱就行了。
“额带你们去吧!”冉江的普通话里带有浓浓的当地口音,上车后一路指引,不多时便到了一处长满菌草沙滩上,林教授正在帐篷外面忙活着,他现在不仅要负责教授当地种植菌草治沙,还要教他们种蘑孤,实在是太辛苦了。
“哎呀,李董,您怎么亲自来了!我又不是说不去,只是总得等这边的事情先忙完了吧?”林教授见了李未还有些不好意思。
他的学生有几分眼色,连忙进帐篷倒水给李未等人喝,大家就坐在帐篷外面聊了起来,李未研究了一番菌草,这种草长得有些像华农兄弟喂竹鼠的象草,具有长势快、适应能力强等多种优点,可以拿来做动物饲料、培养食用菌,具备很高的经济价值。
林教授也靠着这方面的研究,帮助了许多人脱贫致富,而且他的贡献可不仅仅是国内,在东南亚、在非洲多个国家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也因此成了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贵宾,并获得了多个国家颁发的荣誉勋章。
“李董,不是我不想快点去,你第一次来不知道,这里的人实在是太穷了,而且现在土地整理工作也没做好,开垦出来的这点地没办法养活人,我们胡建的挂职干部虽然组织了一批人去胡建打工,但还有很多人的生计都没有着落,所以你总得等我教会他们种蘑孤,让他们有个谋生的门路再走吧?”林教授解释道。
“林教授,您可千万别误会,我不是过来催你的,而是在电话里听到您说这边的事情,想过来看看有什么地方可以帮忙没有!”李未笑着说道,虽然电视剧里的情况有艺术加工的成分,和现实不一定一样,但以他对林教授的了解,几乎可以肯定他没有考虑过蘑孤销售的事儿,这时候惠农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于是他问了问教授的情况,这一点倒是和电视剧里差不多,西海固的乡亲们此前没种过蘑孤,对这个项目存有不小的顾虑,所以学的人并不多,“林教授,您也别气馁,毕竟搞蘑孤养殖也是要投入成本的,而这些人抗风险的能力又几乎是最差的!他们不敢冒一点儿风险!”
“不过不用担心,这个问题我可以帮忙解决!双孢孤的营养价值很高,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惠农可以投资在这里搞个双孢孤培育基地,跟当地农民签署合同,他们只需要出很少一部分钱,就能先拿到搭建蘑孤大棚的原材料,剩下的费用等蘑孤丰收来我们的收购点交货的时候再偿还!然后我们再在这里搞个蘑孤加工厂,把蘑孤加工成干货或者罐头卖到其它地方去!”以惠农的销售能力,完全可以把这些产品卖到全国各地甚至是国外。
“李董,你家大业大不至于纠结这点小钱吧,为什么不直接把原材料发给他们?”林教授有些不明白。
“林教授,这您可别怪李董,李董这么做是有道理的!你要是把原材料直接发给他们,肯定会有人拿去盖房或者干脆直接卖了!只有让他们先付出一些代价,他们才懂得珍惜!”李未还没说话呢,冉江就帮忙解释了,他在基层工作多年,可是见多了把上面发下来的种鸡、种羊直接吃了的桉例。
“这是最主要的原因,另外这么做,他们种蘑孤的用心程度也会不一样,不要钱的话随便种种也就得了,花钱可就得非常用心了!”所以自从惠农创办开始,只要是和农民合作的项目,那怕惠农不缺钱也要让农民拿一些出来,为的就是让他们多上心,多下功夫。
“谢谢李董,您愿意在我们这儿投资建厂那可就太好了,我马上通知县里的领导。”冉江说话的时候不停地瞟林教授,一来就说要建厂,这人是不是吹牛啊?
“小冉,你赶紧去汇报,这可是全国首富,要是听说他来,别说县里的领导了,区里的领导都会过来!”林教授这是想为当地多争取几个项目。
回到村里,冉江马上打电话汇报,当天下午,县里和区里的领导都先后过来了,宁夏的经济非常不发达,现在全国首富来了,那可不得好好招待,让他多投资几个项目?
李未尝过了宁夏的滩羊,休息一晚第二天继续考察,在看到当地已经有人学会了林教授的菌草蘑孤种植技术后,李未果断敲定了合同,另外还在玉泉营外围划了大片的土地,准备发挥当地优势,搞个葡萄园和枸杞种植基地,这两个基地前期需要大量的投资,也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工,这样的话周围的吊装户就能直接在家门口找到挣钱的机会,不用再去市里碰运气了。
同时李未还和当地的农科研究部门进行合作,资助他们进行葡萄、枸杞育种,葡萄酒酿造、枸杞深加工技术的研究,就像之前李未给邢书望所说的那样,农业的基础是科技,想要获取更多利润,就必须加强这方面的投入。
忙完了这些,李未才继续劝说林教授,“林教授,您看现在村里的问题解决了,剩下的工作也不用您亲力亲为,留两个学生在这儿就够了,现在是不是可以跟我去天南省了?”
当地的领导干部虽然也舍不得放林教授离开,但人家李未刚给他们投资了这么多,哪好意思阻止?只能帮着李未一起劝说,林教授也觉得剩下的工作交给自己的学生完全没问题,于是便跟着李未一起前往天南省。
到地方第二天,林教授便提出去沙漠边缘地带考察,李未安排人和车,邢书望也派了本省的相关研究人员一起前往。
这种事情李未去了没用,也就不给他们添这个麻烦,之前惠农在天南省还考察了几个大项目,现在前期工作已经进行地差不多了,李未准备去看看,要是没问题的话就马上签字。
第一个项目是一家带有草场的牛奶厂,虽然这家厂的设备已经很落后了,但是他们的草场却非常不错,如果能收购下来,对增强完达山的实力绝对是一个极大地补充,等完成改造后就能让完达山迅速占据天南市场,甚至还有余力辐射到周边省份。
所以李未对这个项目比较看重,第一个就选择了来这里考察,结果刚到地方就发现遇到了竞争对手,上海光明乳业也看中了这里,带队的还是时下赫赫有名的乳业铁娘子、光明乳业总经理王佳芬。
“李董,没想到在这儿见到您,之前听说完达山要和这家厂合作,不过等了这么久也没听说下文,还以为您放弃了呢。”双方碰面后,李未第一时间就领略了铁娘子的风范,话里说着客气,但是却没有一点儿让步的意思,言下之意,既然你们反应那么慢,就别怪我们光明抢了。
“基本上已经定了,这次就是过来签合同的,估计王总要白跑一趟了!”李未同样不让分毫。
光明的历史可以追朔到1911年,前身是英国人创办的牛奶公司,解放后被收归国有,后改名为上海益民食品厂,之后益民食品厂开发出了一款牛奶味的冰砖,时任副厂长的他提出,新中国成立了,中国的冷饮也要有自己的民族品牌,所以把冰砖取名为“光明”,寓意天亮了,解放了,此后光明变成了上海几代人的记忆。
进入九十年代,商业竞争愈发激烈,国内国外品牌不断涌入上海,光明的地位受到了严重冲击,王佳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开始执掌光明的,上任后她立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将现有的十个牧场、七八个工厂重新规划,把所有产品的牌子都统一为光明。
同时利用光明旗下工厂、牧场要搬迁的机会,成立自己的房地产开发公司,自己开发自己的土地拿出去卖,然后再用这些钱来反哺乳业,引进法国的牛奶保鲜技术,重新扳回了局面。
现如今光明和尹利是国内最大的两家乳业公司,但是和尹利相比,光明有一个最大的短板,那即是奶源问题,地处上海的光明想要获取奶源可比位于nmg的尹利难多了,于是王佳芬开始走出上海,前往盛产奶源的地方收购企业,想要借此来补上这块短板。
但是没想到,在天南省却遇到了完达山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