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隋唐天字七书 > 第252章 杀兄屠弟犹未足,至尊大宝已垂手

第252章 杀兄屠弟犹未足,至尊大宝已垂手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李世民胜的非常侥幸。

  东宫的力量,背后也是李渊正统的力量,不管是直接的军事力量,还是在朝廷的政治力量,都不是他正面所能对抗的。

  他唯一的优势,就是突袭斩首李建成。

  既成事实之下,群龙无首,各种力量需要重新站队和谋划身及家族的未来。

  但李建成手下的长林兵,依然展示了强悍的战斗力以及士为知己者死的勇气。

  玄武门的杀戮,第一时间传到了东宫。

  车骑将军冯立听到建成之死,以一种视死如归的绝决说:“岂有生受其恩而死逃其难乎!”

  于是,他和薛万彻等人尽起东宫、齐府二千多精锐之士,杀奔玄武门。

  当时战局混乱,情况不明,谁也不知为什么战斗,又为什么去战斗。

  但只要战斗一开始,就是血淋淋的你死我活,当看到身边的战友们倒下的一刻,战斗的原因已经不重要,只剩下唯一的目的,击败敌人,让自己活下来。

  在绝对优势兵力面前,压力来到了李世民一方。

  而守备宫城、皇城的军队,有些是来不及反应,有些是不明情况,不知如何反应,而有些军队,似乎保持了一种按兵不动和两不相帮的状态。

  李世民一方只能采取守势,张公谨独自率人关闭玄武门,孤军奋战。

  这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他隔开了满腔怒火之下的东宫和齐王府的军队,他们无法进入增援,只能在城墙之外耀武扬威。

  固守玄武门,是上上大计。

  但也有人不信邪,想主动出击,以成功立业。

  玄武门的守门将军敬君弘就想出出风头。

  但他手下亲信看到城墙之下,战意盎然的长林兵,心中颇有不安,苦口婆心劝他说:“事未可知,且徐观变,俟兵集,成列而战,未晚也。”

  敬君弘一意争先,他觉得这是自己建功立业的机会,于是,他和吕世衡大呼小叫着冲向冯立。

  冯立满肚子冤屈郁闷正无法发渲,有不识相的送上门来,他自然笑纳。

  敬君弘二人,当场战死。

  冯立回头对着部下昂首傲然说:“亦可以少报太子矣。”

  薛万彻更是个狠人。

  他也想来个斩首行动,准备以牙还牙,带兵直攻秦王府。

  他知道李世民的家眷和一些重要的谋士,还有造反的证据,都在府内,只要攻下秦王府,他们也许还有一线生机,还有反败为胜的可能。

  这一招釜底抽薪之计,正中李世民的软肋,以秦王府现在的防备力量,是没有可能抵挡住薛万彻的全力进攻。

  如果秦府失陷,他的命脉会掌握在别人手中,这次事变的终极目标就无法达到,他们即使已经斩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也将功亏一篑。

  毫无疑问,事变最终极目标是李渊,也是皇帝大位。

  只能前进,后退必死。

  但李世民手上握有一张王牌。

  现在东宫和齐王府的人,之所以还有斗志,是因为他们还存有希望,希望他们的主子还在,他们就有东山再起的一天。

  但李世民知道,他们的希望早已破灭。

  他拿出早就准备好的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头颅,让尉迟敬德驰马而出,向他们宣示,现在的局势由李世民掌控。

  东宫和齐王府的武士们认出了尉迟敬德手上的头颅,他们知道,一切都已经太晚了。

  他们已经输了,并且非常彻底。

  如果主人已死,那所有的战斗,就没有任何意义。

  战士们再无斗志,他们一哄而散,李世民仅用二颗头颅,就解除了外部最严重的威胁。

  但斩杀李建成只是阶段性目标,只是清除自己的最大竞争对手,但他最终需要面对李渊。

  李渊才是真正的终极目标。

  他们都是李渊的亲生儿子,现在李世民杀掉自己的亲兄弟,如果让李渊继续呆在皇帝的位置上,对于他本人和他的部下,是绝对的隐患。

  李世民并没有忘记那一长串的名字,李密、王世充、窦建德、萧铣还有杜伏威等等,这些枭雄,即使归降了李渊,也全部没有得到善终。

  这次的流血冲突,如果不能掌握全部的政权,以他对李渊的了解,即使自己可能没事,但他的部下,一定难逃李渊残酷而血腥的清洗。

  他们在制定计划时,早就将所有的步骤和后果想清楚了。

  不成功,便成仁。

  趁热打铁,他们必须赶时间,说服和控制住李渊,才能掌握所有的局势。

  这都早已经被计划了无数遍。

  李渊对这一切浑然不知。

  事变之时,他正在和几个心腹大臣,在海池之上泛舟散心。

  他这几个儿子真不省心,明争暗斗不说,现在竟然闹出宫闱丑闻,自己也被牵涉其中。

  他打定主意,必须借此事件,为他们兄弟之争作一个了断。

  但他等来了尉迟敬德。

  那个像天神一般,全副武装,披甲持矛,不宣自来,直闯驾前的尉迟敬德。

  这是诛族之罪,一定有大事情发生。

  李渊大吃一惊,他当然知道事出反常必有妖,慌张地问道:“今日作乱是谁?卿来此何也?”

  尉迟敬德既不惊慌,也不害怕,他不卑不亢地回答道:“秦王以太子、齐王作乱,举兵诛之,恐陛下惊动,遣臣来宿卫。”

  李渊一行这才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竟然落到了兄弟相残相杀的局面。

  他心中百感交集,五味杂阵,扭头对着裴寂等人说道:“不图今日乃见此事,当如之何?”

  他们都明白李世民又来了一出杨广杀兄屠弟的戏。

  但杨广当年,还背负了另一个骂名,那就是杀父,只是不知今日的李世民,他是不是也想做杨广?

  作为李渊铁杆,甚至已是半个家人的裴寂,心中的震惊和痛惜,和此刻的李渊心心相通。

  他完全无法说出一句话来,也不愿意说出自己的意见。

  但急势之下,终归需要立即有个态度。

  这种君臣父子想残,生死攸关的大事,只能由感情次一级的萧瑀和陈叔达发表意见。

  逝者已矣,他们需要收拾残局。

  需要给李世民一个明确的答复和定位,这涉及到此事的定性和走向,因为尉迟敬德鲜亮的铠甲,比日光还要光芒万丈。

  然后,李世民本人没有向李渊请罪,这也代表了如果不能让李世民满意,事件有可能走向最不可预测的恶劣的极端。

  也许,海池之上,会变成另一个屠宰场。

  这种压力,时刻在提醒他们,时间不多了。

  他们都是老于政治的千年狐狸,很快就达成了共识。

  他们波澜不惊地对李渊说:“建成、元吉本不预义谋,又无功于天下,疾秦王功高望重,共为奸谋。今秦王已讨而诛之,秦王功盖宇宙,率土归心,陛下若处以元良,委之国务,无复事矣。”

  李渊并不迟疑,他表示同意。

  他简单而干脆地说:“善!此吾之素心也。”

  他们精准地总结出此事的性质,并且提出了善后的方案。

  一是建成、元吉是死有余辜,李世民是替天行道,为国除奸,代父诛逆,不予追究。

  二是李渊交出权力,由李世民掌管国家,成为天下之主。

  但他们拿捏不准李世民的心意,对于最重要的一点,即如何处置李渊,并没有做出具体的说明。

  他们将皮球踢给了李世民。

  急务当前,李世民毫不客气。

  他提出了二点,首先是将军权抓在自己手上,让李渊下敕,命令诸军听从自己的节制。

  掌握了军权,就控制了这个国家的命脉。

  然后他让李渊派出专使裴矩,向东宫和齐王府中的将士解释事情的原委,让他们回归原位,听候差遣。

  一场武力杀戮,宫廷政变,以李世民的完胜而结束。

  但收场还为时过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