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六零重组家庭 > 第240章

第240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中午,喻兰就被放出来了。

不过大家心里明白,这事不算完。

晚上顾清忙完,提着大包小包的营养品过来,直言道:“最好的办法,调离京市,下到偏远的小镇或是山村。”

与之同时,赵恪的电话打过来了。

他是巡江回来,听钱乐水说白天京里来了几通电话,算了下日期,这会儿小瑜儿跟大哥该到京市了,他只当小家伙打来给他报平安呢,没想到自家这么早就出事了。

“陕北和我这儿,大嫂想去哪?”

比着人生地不熟的陕北,喻兰肯定是想来伊嘎找苏梅他们了。

“那就过来,大哥一起。”赵恪敲了敲桌面接着道,“爸办理病退吧,然后跟妈一起去南方疗养院休养。刘五叔带着几个小辈在疗养院工作,到了南方,我让他接你们。”

秦淑梅一听就不乐意了:“你大嫂能去你那儿,我为什么不能?小恪,你是不是觉得妈老了,过去了给你和小梅添乱,搅了你们的生活……”

赵恪哭笑不得地揉了把脸:“你的腿,还要我说吗?”

“我的腿早好了。”

“那也不行,这儿一年有七八个月是冬季,离江又近,湿气重。来了,万一犯了怎么办?”是,有小梅呢,保准不会有事,可他不想事事都要妻子出头,什么事做了都会有痕迹。

秦淑梅噎了噎。

赵儒生干了大半辈子g命工作,你让他突然退休,他真不舍得:“让你妈先去,我再等等,手头上一摊事儿哪能说丢下就丢下。”

赵恪听得眉头微拧。

“让爸留下吧,”赵倬道,“一家子全走了,也不是事儿。”孩子们过几个月都回来了,家里没个大人照看着也不行。

赵恪抿了抿唇,半晌“嗯”了一声,算是同意了。

这边挂了电话,赵恪先给刘五叔打了声招呼,让他到时派人接一下老太太。紧接着又分别给刘家晟和老族长去了个电话,让他们安排族人调离。

至于手续什么的,他托了方东升和宋国宏。

季书记早两年就凭借着修路、改建、油棕等一系列民生经济,升职去了省里。

赵恪这通电话打得真的很及时,因为,早在几天前,刘氏族里留学归来的13人就被贴了大字报,剔了阴阳头,胸前挂了牌子。

老族长一直在跟人打点周旋,刘家晟则在犹豫着要不要打扰赵恪,18户人家,老老少少一百多人,帮谁不帮谁?

两人真的没想到,他一力扛起,全给找好了后路。

出事后,他们求了多少故交,送出去了多少东西,胆大的收了东西说两句无关紧要的好话,胆小的远远看到他们便先关了门,还有一部分更是恨不得再往他们头上踩上一脚或是教唆了人闯进来搜刮打砸。

好在平安跟他母亲拿着棍棒栏在了众人面前,因为是烈士遗孤遗孀,他们不敢硬闯。

抹了抹眼角,老族长招手唤来儿子:“去把各家主事的男人叫来。”

大家伙一个个忐忑而来,挤满了祠堂。

老族长跟刘家晟先将赵恪的安排说了一遍,有人愿意,恨不得马上收拾了东西走人;另有一部分人自觉已出了五服,自家小门小户不要紧,婉言谢绝了。

对此,两人也不勉强,一个大族全部调离,太打眼了,本来他们就想着,除了家有出国留学的人家,剩下的以抽签或是自愿的形式留一部分人下来。如此正好,只是这些人的后代,他们还是想带走,怕的是万一。

有人同意了,亦有人不愿。

刘家晟劝了又劝,见这些人死犟着不松口,只得托了朋友帮忙盯着些,一旦出事了,麻烦给他们送个信。

末了老族长又吩咐道:“给西部发展的几个孩子去个电话,叮嘱他们好好工作,别挂念家里,有困难了给小恪打电话,没事尽量别联系。”

二伯、三伯等人连连点头。

……

方东升、宋国宏办这些要担风险呢,一个不好就连累了人家。挂了电话,赵恪站在桌前左思右想,还是给顾森和季书记各去了一个电话。

季书记站得高了,对这场运动看得也就更清楚些,他顾忌多,一时没敢应承。

顾森一直牢记着赵恪几年前交给他无人机时提出来的条件,遂接到电话,当下就试探地跟那位说了。

“赵恪,”那位念着这个名字笑了,“是个有本事的。”他看了伊嘎的经济作物报告,从一无所有,到粮食堆满仓,是个放到哪里都能脚踏实地做事的人才。

还有苏同志,去年交给机械厂的那个四轮翻斗车模型,虽然含蓄了点,却让一众研究人员看到了方向。这不,今年六月份就研发出了一台翻斗大货,改进后,八月又生产了十台,送去煤矿场,那效率当天就出来了。

“亲戚要下乡支教啊,好事!有什么阻力,你跟那边说一声,给办了。”

顾森不敢隐瞒,忙将刘家的特殊性详细地说了一遍。

“既然早年就捐了家产,族中又出了刘英、刘俊远那样的烈士,现下又有一腔支教边疆的决心,其他的那都不是事儿。”

顾森精神一震,应了一声,转身出去,先跟赵恪说道:“说了支教边疆,陕北他们是不能去了,你那边能接收得完吗?不行的话,我将他们安排到云省,那边我顾家人最多,有他们照看着,你成放心了。”

“行。谢了。”

“你跟我还用来这一套。”顾森轻笑一声,心情甚好地挂了电话,紧跟着又拨通了花城的和教育局局长等人的电话,将事情一一交待下去。

顾森是在那位住处打的电话,花城的和教育局局长等人不敢怠慢,第二天开完会,先让人消了那13位出国回来的罪名,将人放回去。随之唤了老族长和刘家晟过去,很是客气地给了伊嘎和云省两个地方。

两人回去再次唤了族中各房的当家人过去,按个人喜好,统计了去云省、去伊嘎的人数。

接下来便是上报,填写支教边疆的申请表,交接工作,收拾、封存家私等。

……

苏梅带着人交了公粮,入了库,刘家也定好了前来的人数。

10家,89人。

带队而来的是刘家晟,老族长不放心另几家,亲自带着他们去了云省。

赵恪拿着人员名单,找到杨场长,说明情况。

杨场长一听上面允许的,那这身份上就没有问题了,再看不是各个大学的教授,就是小初高的老师,还有几个是留学归来的某一方面的人才,不等赵恪开口,就想将人全部扣下。

赵恪心下松一口气的同时,笑道:“你这里就一个小学,一个初中,哪用得着这么多人。”除非申办高中,这也是他今天来的目的。

“这个不用担心,”杨场长志得意满道,“来年开春,我组织人再建一个高中,这么点人,说实话还不够我用呢。这几位,”杨场长点着一个个人名,“我是一定要的,有了他们,我申请办高中也有说服力不是。”

赵恪勾唇而笑:“和着你还没申请啊……”

杨场长诉苦道:“先前你还不知道,初中老师都是硬凑的。”

“人给你可以,但有一点,你得给我一个保证。”赵恪肃容道。

“你说。”

“我要他们平安!日后不管你们农场咋闹都不可将主意打到他们身上,你若能保证,我今儿就应了。”

杨长场二话不说,立马保证道:“这个你放心,只要我杨长耕在,就无人敢动他们一根手指,除非他们从老子尸体上踏过。”

赵恪点点头,接下来开始要住房。

他那边留两家教小学的教师,剩下的全放在这儿,不为别的,一是争取不浪费他们一身才华,二也给这边一个发展教育的机会。

还有十几天雪就落下了,建房有点赶,杨场长的意思,交了公粮,再把过冬的粮食一分,仓库便能腾出几个,八家住两座大仓库完全够了。

赵恪过去看了看,仓库建的不错,比一般的房子都好,只一点,得改。

拉隔断,开门,修炕。

赵恪这么一说,杨长又肉疼了,因为按赵恪的说法修下来一点也不轻松。

“不能男女分开,各修一个通铺吗?”

赵恪牙疼地看着他:“刘家是文人,文人注重什么,他们可以缺吃少穿,可有两点不能缺,一是不能没有书读,二是不能没有隐私。他们过来上面一人给了些安家费,不多,修屋子够了……”

赵恪的话没说完,杨场长便双眸一亮:“你不早说,有钱,啥事干不成。”

说罢,风风火火安排去了。

赵恪摸了摸鼻子,连忙跟上,将苏梅一早画好的房子布局图递了过去:“呐,看看,我们苏同志说了,要照这个来。钱你放心,我们先垫着,保证不让大伙儿吃亏。”

说着递了个信封过去他。

不但有钱,还有一些他们用不着的票。

杨场长接过钱,点了遍,忍不住直咋舌,等再一看布局图,又止不住肉疼。

“要这么大的屋子,这么大的院吗?”

“嗯,”赵恪打开效果图给他看,“美吧?”

屋里后面窗下是炕,炕上炕桌炕柜一样不缺,炕下衣柜、书桌、书柜等亦是应有尽有。

院里不但画了鸡鸭圈,还勾勒了成片的菜地。

“行吧。”杨场长能说什么,人家给的钱足。

农场几千户,找些现成的土坯、家具那真是太容易了。总有那么几户准备来年盖房或是嫁娶的。

甚至为了让既将到来的刘家满意,杨场长算着用度,下面离地一米多高的地方给垒了石头。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