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师西进
李渊见并州已定,随即设置官职,自命大将军,封李建成为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封李世民为敦煌公右领军大都督,封裴寂为大将军府长史,赐爵闻喜县公,命刘文静为大将军府司马,封柴绍为右领军大都督府长史,封长孙顺德为统军。时任石艾县长的殷开山因品学出众颇有政绩被李渊任命为大将军府掾开仓济民,收拢民心,招募壮士一月有余,增加兵马数万人。并传檄天下诸侯。
再说江都城中杨广听闻李渊反叛,不但并未惊讶,反而十分淡然,整日饮酒作乐,挑妙龄美女,每屋设一人,供其淫乐,原来他早知天下已乱,北方必失去,想到自己往日忙于治理天下,整日忧心皇位,不保殚精竭虑,天下非但没有大治,反而大乱,并没有反思自己的荒唐行为,反而认为自己,是自己过于操劳,御下过严,以至于民反,想那南北朝时期东晋国君各个骄奢淫逸,确大多善终,天下虽然大乱,但割据江南却也未尝不可,天下叛乱的事,每天都有发生,越是征缴反而越多,故而不想理会,只是叫人下令严守关中,随即借酒消愁去了。
再说关中屈突通,听闻李渊举事,大为惊慌,自知李渊在关中声望甚重,恐怕关中贵族见李渊兵至,起兵响应,遭受内外夹击,故而定下御敌于外的策略,令将军宋老生发兵两万驻扎霍邑是为第一道防线,自己则亲统大军驻扎河东郡是为第二道防线,以备不测。
刘文静见李渊已将并州平定,知道此时便是西进关中的最好时机,此时不取更待何时,于是便李渊,请求西进,李渊说到:“西进关中之事,不可心急,如今并州虽定,但新募的兵马还需操练,北边刘武周又与突厥勾结,随时可能进犯,倘若此时西进关中,途中晋阳有失,势必军心涣散,功败垂成”
刘文静道“突厥这边可遣一使者,前去晓以利害,突厥必不来犯,倘若此时不取关中为他人所取,并州五郡乃四战之地,无险可守,我等早晚为他人所谋”
李渊道可是如何说服突厥呢?,莫非你有良策
刘文静道,我虽有良策,只怕唐公不应允。
李渊道“只要先生可以稳住突厥,我怎会不从,先生不必顾虑,尽管畅所欲言”
刘文静道“突厥历来自诩为天朝大国昔日隋强盛之时,采取分化突厥的策略,突厥虽心有不甘,怎奈人心不齐,故此向隋称臣,草原历来崇尚强者,隋非用武力将其平定,这突厥怎能诚心归附,今见隋乱,自然想乘火打劫,突厥为草原游牧民族,与中原习俗大不相同,其百姓不事农耕,均已游牧为生,故而并不贪恋中原土地,只想从中原获得金银钱帛,依我所见,只要我等向突厥称臣,并许诺每年供奉金银钱帛,这突厥并声明共同的敌人是隋朝,这突厥可汗必定应允,不来偷袭。
李渊听罢,长叹一声,也只好如此了,小不忍则乱大谋,令你待帛万匹,金三千两,去突厥与处罗可汗结盟,我自率大军西取关中。
刘文静领命收拾人马前往突厥。
再说李密这边接到李渊使者送来李渊之信,当即召来众人商议如何回复李渊。
李密对众人说到:“李渊已反,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我原本想取了洛阳再定关中,则李渊不足为虑,今日李渊反隋,若先取关中却又当如何”
部下裴仁基道“即便李渊已反,但诚不足为虑,李渊所据并州,乃为四战之地,北有突厥,刘武周都势力不小,关中守将屈突通也并非等闲之辈,今魏公部下有三十万大军,兵精粮足,洛阳已唾手可得,待我等攻下洛阳那时李渊即便夺得关中,也尚立足未稳定,到那时我们再联合马邑刘武周,突厥,以及陇西的薛举,介时四路兵马共进,则李渊必万劫不复,李渊如今来信,不过是为了试探虚实,魏公您可对其恩威并施,既叙同姓之谊,又向其炫耀武力,安抚李渊不叫他插手洛阳便可。”
李密闻言,觉得有理随即照做。
这边李渊则召集诸人商讨西进关中之事。
裴寂道“关中之地乃是昔日朝廷所在,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如今守军也有十几万人新军尚未练成,兵力尚不雄厚,依我之见,此时西进,未免有些仓促。”
李世民道“裴长使此言差矣,昏君无道,人人厌恶,关中兵马虽众,但人心不齐,率精兵前往,讨伐昏君,我义军所到之处,必定纷纷响应,昔日刘邦进兵关中人马甚寡,因秦帝无道,赵高专权,及至刘邦平定关中人马已有十万,今日正是取得关中大好时机,机不可失,当火速进兵,直取关中”
李渊道“吾儿此言有理”
诸人见李渊心意已决,便不再多言。
随即李渊开坛祭天,誓师,决心效法汉高祖攻取长安。
李渊任命李元吉驻守晋阳,随后率领25000名铁甲军,5000名骑兵,以柴绍为骑兵总管西进关中。
李渊大军西进,因为关中之地易守难攻,关隘重重,故而大军皆负重甲,携带攻城器械,辎重颇多,故而一路行军缓慢,所欲之敌多则千人,少则数百,纷纷望风而降,怎奈李渊自出兵以来连日大雨,大军行军异常艰难,行军半月方行至贾胡堡,距离隋将宋老生所部仅有五十里,一场恶战即将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