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祖4
由于刘武周是在李渊的辖区叛乱,责任李渊就首当其冲了,于是就召集李世民、李渊的副手王威、驻扎在太原军区中央军副军级的军长高君雅来商议对付刘武周的事。开会的主要目的,就是把分散各自手底下的部队全部划归李渊统一领导,大敌当下,李渊做为地方第一把手,这无可厚非,王威、高君雅在这个非常时期,也不能及时联系上隋炀帝,也是无奈之举。同时,会议上也提出了兵力不足的问题。天赐良机,这可是大张旗鼓招兵买马的绝好机会。于是就命令李世民与刘文静及门下客长孙顺德、刘弘基分头招募新兵,这里就又出现了两个人物,长孙顺德和刘弘基,我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介绍。先说说长孙顺德,他的家世我就找大的说吧,总归是都愿看成功人士情况,说起这个长孙顺德,他是李世民媳妇长孙皇后的堂叔,为逃避攻打古朝鲜的征役,就投奔到李渊帐下。刘弘基这个人嘛倒没什么大背景,年轻的时候,性情豪放,行为散漫,愿意结交行侠仗义的人士,就这体性,准能和李世民打成一片。他来到李渊帐下与长孙顺德同出一辙,被征讨伐古朝鲜,因为没钱,坐不起快客,硬生生耽误了入伍时间,当年秦末陈胜吴广也是耽误行程,都逼起义了,你说这罪过有多大。这浪荡的人大多都机灵,想来与其获罪杀头,不如就地跑到路边地里,趁人家不在,宰杀了人家的一头耕牛,大行其道的烤起了羊肉串,这边烤着,这边还我歌我唱的,吸引了众多的目光,不多时,官府听到举报,就给他拿下,去吃皇家糠粮了,这办法好,既免死罪又逃征役,不干活,又有饭吃,何乐而不为,正应了他的体性。说来古时科技不发达,信息不通畅,法律不健全。换现在,早数罪并罚,还容得你钻空子。像他这种江湖吃喝交人的人,朋友也多,自会有人帮他。风头一过,一年后,就有哥们出钱帮他保释,提前出狱了。这出来后,没有营生的法子,这人有时候就待靠逼,他急中生智,想起宰牛避罪的伎俩,于是,就衍生了盗马营生的想法,碰到匹宝马,还能发笔财呢。从此浪荡江湖,不觉就来到了太原,误打误撞就结识了李世民,两人秉性有相通之处,相见恨晚。刘弘基尤其看中李世民。李渊本就暗中广收人物,你当之前收孙顺德为门客图的什么?经李世民介绍甚是暗喜,水到渠成收到门下。这欲成大事,三教九流,各路人才都少不得的,说不好什么时候就起决定作用。光介绍这两人就都是同征伐古朝鲜有关,同时也验证了刘静文的说法,太原是块福地,百姓安居,四周都兵荒马乱,是人们向往聚集的地方,无形中汇集了大量的人力资源。人多好办事。我粗估了一下,隋朝从鼎盛5500万到隋末1500万人口,人口寿命四十来岁就不算早逝了,征兵抛出女性、老人,再怎么放宽,想来够应征条件的,不到两人就待有一人上前线,涉及面之广,已经用尽了全国的资源,中国是农耕之国,你当是游牧民族,以征略为生,要不建长城的怎不是胡人,别告诉我,他们没有基建技能。说到这就看到人员的稀缺性了吧。李渊堂堂一名大员才有三万部队,多乎哉,不多也。那古时动不动号称百万大军的,总也要多个号称一说,再者人员那么稀缺,你方投降了我拿来用,我方投降了你拿去。哈哈,有点资源共享的效果。说来也是,人都没了,光杆司令的称号是用来自悦的吗?隋炀帝就是急功近利,好嘛,人财两空搭了性命,政治遗产留不少,近因效应,让你的缺点无限放大,赢得臭名远扬。这缺点就是优点用错了地方、时节、尺度。存在总是合理的,你的角色就是你的使命。话锋扯回来,不到10天,召集的兵将就将近一万,这兵源也是够厚的。
李渊同时派身边的亲信招自己的大儿子建成和老四元吉回太原议事。李建成同李元吉都是李世民的亲兄弟,性情沉稳,更像母亲。李元吉则恰恰相反,长相丑陋,性情残暴。论品行,隋炀帝简直没法和他比,在我眼里,隋炀帝无非急功近利,刑罚太过。而在这个李元吉那是无恶不作,做拥自己的领地,肆意抢占家畜,分列两队士兵,互相厮杀,旁观取乐,这都是他的所作所为。龙有九子,各不一样。刚出生的时候,李渊不在家,因为长相丑陋,造母亲遗弃。幸得受命要丢弃的他丫鬟性格善良,不忍抛弃,于是就私下喂养他,待到李渊回来。才得以重回母亲身边(李元吉成年后,因为这个恩人丫鬟提起此事,觉得影响同母亲的关系,恼羞成怒,愤而杀之,后又作秀后悔,后期屡次想杀李世民,就看得出他是个狠人。所以说,帮人大恩不可老挂嘴边,老是絮絮叨叨,性质可就变了)。儿子总归亲生,母亲也就重新收纳了他。事后李渊也就有意让老大带着他这个弟弟。要不说李渊肚里早有城府,早前,就让老大带着自己的家眷和弟弟移居到山西省最靠近西安的地方居住在那,站稳脚跟,发展自己的实力,意图后用。现在时候到了,英雄终有用武之地。
委派到李渊手下的两个副手,本就是隋炀帝的亲信,对隋炀帝忠心耿耿。这边人员调动的如火如荼,训练场上,街道,城墙满是士兵的影子,两人就纳了闷了,这么短时间,哪来那么多军队,不对,这架势俨然不是要打刘武周那么简单,细思极恐,这不是秃头虱子明摆着要病变吗.想到这,对于交出兵权,那是万般后悔。后悔有什么用,现在回天无力。怎么办?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开始,想把斐寂和刘文静两个招兵最多的人给拿下,让身边有个军区高君雅手下的一个贴身排长给制止了,这个人叫武士彟,是后来中国第一女皇武则天的父亲,他陈述的不无道理,我们本没有重兵,这样明目张胆不是鸡蛋碰石头吗?实则,这武士彟心理也是向着李渊的,这是曲意奉劝二位好自为之。可不能下李渊,两人就会连坐,拿下了那可就封官进爵的。硬来行不通,两人商议,不如找个理由,把李渊引出来,兵不血刃直接拿下最好。不成就地正法。想法有了,怎么引出来呢?想来想去,有了!这年初到现在整个农耕季节一直艳阳高照,没有雨。那可是大事,中国自古都是农耕国家,放到现在,都是民以食为天,有粮吃那是天大的事,说别的再高大上,那都别扯。这两人是李渊副手,粮食调配也是他们职责之内的事。那时候,没有人工增雨这技术,唯一能做的就是祭祀求雨,这领导班子带头求雨,这高姿态,也代表了民意,老百姓就觉得你在帮我们办事。拿着这个理由约李渊出来,你李渊不会不同意。于是就开始运作此事。当地求雨的地方叫晋祠,坐落在晋阳县的晋阳乡,这个晋阳乡的乡长叫刘世龙。他也是当地的首富。这就少不了与当地名流交往。这个王威素日里就与刘世龙交好,这下手的地方就在刘世龙的管区,少不得他的配合。两人就找来了刘世龙说出了原委以及计划在晋祠设刀斧手拿李渊的事。刘世龙立马表了态,效忠朝廷是我做臣子本分,事成之后不忘我忠义之心就好,别无所求。这前期做的就是这么顺利。哪成想,这刘世龙平常与斐寂也常有往来,而斐寂在李渊刚到任之初,就把刘世龙引荐给了李渊。第一次见这么大的官,刘世龙诚惶诚恐,然李渊一点高高在上的架子都没有,以他一贯的待客之道促膝长谈,要不说领导越大越好处,刘世龙十分感动,恨不得把心掏出来回报。出了王威府邸,刘世龙感到事不宜迟,竟直奔李渊府邸。李渊得知此事,暗自庆幸,许诺刘世龙,你就跟着我吧,成事以后,我让你光宗耀祖。接着,李渊马上加强了周边戒备,制定狠招,打算先声夺人。就在五月十五日,有个例行工作会,晋祠求雨计划安排也在会议议程里。在开会前,周边就布置了精锐伏兵,以防不测。待到王威、高君雅和其他官员陆陆续续到达会场后,会议就开始了。这会正开着,地方警备区一名管车马的军官叫刘政会,敲门进来禀报有紧急报告需呈给唐国公,李渊看了看王威,授意他去看报告。刘政会不允,回应只能给李渊过目,李元不准,坚持王威过目,刘政会急说报告就是告发副留守王威,李渊佯装意外,接过报告,对着王、高二人念到,王威、高君雅暗自勾结突厥,准备攻打太原。王威、高君雅这个时候才明白是怎么回事,高君雅大叫:造反的人要杀我们!李渊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让人把王威、高君雅押入监狱,天缘巧合,恰好这档有匈奴数千兵马到太原掠夺,李渊让打开城门,匈奴怕有诈,不敢攻进城去,扎营不到一日就离去了。李渊借机把王、高二人斩首示众,消除了身边的隐患。而要南下夺取隋朝政权,北边的突厥又是另一隐患,之前坐守太原,李渊就想与匈奴交好,互不侵犯,匈奴提出你如果自立政权,我就与你交好,李渊在当时情形肯定不干。现在时机成熟,李渊就像派一使臣约盟突厥,想来刘文静是不二人选,谋虑不在话下,夺天下的构思先从他嘴里说出来的,能言善辩,李世民、斐寂都让他说服了,让自己的儿子哥们去,他也不放心呀。所以说人家刘文静就是靠本事赢得李渊的重视,一点不为过,刚起事身边有才又贴身的人少,有种有困难找刘文静的感觉。这不,刘文静不日就来到了突厥始毕可汗之处。交于可汗李渊的书信,可汗看过后,问道,为什么起兵?刘文静陈述厉害,唐国公只想恢复当年隋朝和突厥和亲时的交融场面,并提到,你若与我一同南下,希望不要惊扰百姓,倘若不与,入长安后的财富与你,我们只需要管理土地和我们的子民。可汗深知隋炀帝本人,遂应允,并派500骑兵和千余战马以示同盟。就此,李渊用人交人本领可见一斑,起兵创业的帷幕由此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