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 第54章 姨娘夜话(2)

第54章 姨娘夜话(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贾环笑道:“姨娘,分家也不是坏事,环儿有俸禄,难道还养活不了自己?”

赵姨娘嫌弃的翻了一个白眼,道:“我怎么生了你这个大傻子,环儿,你现在吃的用的花的,都是贾府里给供应的,每月还有月钱发给你,你如若分出去自己单过了,不说其他花费,单你这一个院子大小丫头每月的月钱,这些人加起来都要十几两银子,你俸禄花完了都不一定够?你还能跟现在一样傻乐吗?”

在一旁的晴雯登时急了,抢着说道:“如果三爷被分出去,开府单过,我不要月钱也可以的,不会给三爷增添负担的?”

赵姨娘似笑非笑看着晴雯道:“不要月钱,姨娘相信你或许能行,难道你还能不吃不喝?身上绸缎衣裳呢?也不穿吗?”

晴雯羞道:“姨娘,你在说些什么?反正我相信环三爷,就算分出去单过,也能支起一个家的!”

赵姨娘感慨的道:“晴雯、彩云、彩霞你们三个都是好丫头,将来如果都能给我环儿当姨娘,那是我环儿的福气了!”

赵姨娘此话一出,连站在门口的彩霞双颊都泛红了,彩云也娇羞的转过身去,连一向首率,敢爱敢恨的晴雯都有些扭捏,一跺脚嗔道:“姨娘,现在跟三爷谈将来被太太分出去单过的事,您又扯到哪里去了?”

赵姨娘哈哈大笑的道:“好!好!咱们继续说环哥儿分出去单过的事。”

“醋坛子可都打好了算盘,等老太太走了,贾府在外面花个一两千银子,买一个小的二进院子给环哥儿,就将环哥儿分出去单过,眼不见为净,贾府的庄子和产业都不分给环儿,留在公中,待将来都留给宝玉和兰哥儿,呸,真够黑心的!”

贾环道:“姨娘,过了几年,环儿也长大了,能撑起家里了,分出去过也正常,贾府的家业由嫡子继承,也是合理的,姨娘不用为环儿担忧,其实这些年来,环儿和师兄在外边合股做了一些小买卖,每个月都能有一些收益,将来就算出府单过,生计上是不成问题的,请姨娘放宽心吧!”

赵姨娘眼睛一亮,拍大腿道:“环儿,我早就怀疑你在外边有银子赚,要不然一天到晚大手大脚的,就你那一个月十几两银子的俸禄,可经不起你这般挥霍!”

赵姨娘好奇的问道:“好环儿,你在外边和别人做买卖,一年能赚多少银子?”

贾环眼珠子一转,笑道:“也没赚太多银子,每年赚的钱,除了平时花销,年底就剩下五百两,或者一千两,不都给姨娘了吗?”

赵姨娘笑骂道:“环儿,你少糊弄我,姨娘又不是死要钱的人,以后你分出去单过了,自然先紧着外边,我只担心你在外边过得不好,姨娘在贾府有吃有喝的,过得不会差的!”

贾环有些意外,笑着安慰道:“姨娘不必担心,环儿己有了官身,这几年,环儿努力读书,考个功名,以后接你出去一起住,您就擎等着享福吧!”

“去,你个傻小子,你爹还在贾府呢?姨娘能去哪里?”彩云彩霞晴雯等人,一起笑起来。

“再说了,姨娘我只是妾,可不是太太,以后老太太如果不在了,姨娘想要出府去看看你,都要请示过她,才行呢!”

中华文坛的古诗创作巅峰时代,是唐朝。

唐朝社会繁荣稳定、思想开放,唐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对文人学习研究诗歌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文禁松弛,中外文化交流和各种艺术的发展,也对唐诗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词的创作高峰,在宋朝,词是中文里独有的一种文体。

诗有时格式受限,宋人改变了格律,变成了长短句,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词的表达比诗歌更加灵活,易抒情,易懂,情感更丰沛,在文学史上与“唐诗“齐名,称之为“宋词”。

唐宋八大家中,宋人占了六家。词的创作达到全盛的时代,宋代著作丰富,史家辈出,达到了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顶峰。书院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如书法、雕塑、石刻、绘画等,都达到了新的水平。

明清时期,由于政治环境的恶劣,明朝朱元璋大兴文字狱,强化君权,八股取士,强化对人们的思想控制,出格的诗句被销毁,特立独行,自由不羁的诗人被官方强压,文学诗词的独立创作,进入至暗时期。

清朝是少数民族满人政权,为了巩固自身在人数上不占优势的统治,清朝皇帝也延续了明朝的文字狱,尤其以乾隆一朝最为严酷,波及最广。在如此高压严酷的文学创作环境下,清朝士大夫们难以创作出高质量的诗词,也就不难理解了。

明清文人的才华,虽然在诗词是受到限制,文人们倒是在新的文体,寻找到新的出路,小说和戏剧上出现了高峰。

《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金瓶梅》、《儒林外史》、《老残游记》还是《红楼梦》,都是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戏剧方面,《牡丹亭》的作者汤显祖甚至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后来的现代,民间认为整个大明王朝,唯有杨慎一首立意高远,慷慨悲壮的(临江仙),让人读完仍觉得荡气回肠,回味无穷!!因为出了这首词,才勉强撑起大明诗词的些许颜面,此词的文学水准之高,足以和巅峰时期宋词相媲美。

清代诗词数量上,其实很

多,能稳定输出高质量诗词的才子,当属纳兰性德,后人夸赞纳兰性德一生一百八十多首诗词,可占据清代半壁江山,民间誉其为清代第一词人。

北城芙蓉楼的诗会,己经进行到了尾声,后边看似激烈,各方文人的新诗词倒是层出不穷,偶有一两首佳作,并未能改变榜单的排名。

江南才子奚世宗,保持矜持的微笑,温文而有礼,面对众人轮番夸奖,态度开始时还能保持理智的谦逊,到了后面,自己的诗作长时间的占据芙蓉诗会的榜首,奚世宗难免也有些志得意满起来,喝多了几杯,奚世宗的手,从紧紧搂着怀里的妙龄歌姬的细腰,慢慢滑落到歌姬充满弹性的翘臀,一边单手举杯,与众人饮酒相庆,一边悄悄的摸索着。

西皇子楚王的包房内众宾客,仿佛觉得今晚己胜券在握,都要准备腾出包房内中间的空地,只等芙蓉楼第一舞姬鲜于嫣儿前来倾情献舞了,众人调笑鲜于嫣儿姑娘与奚世宗,或许能成就一段才子佳人的逸事。

奚世宗初至京城,如若能在今晚京城才子云集的诗词盛会上,力压全场,一举夺魁的话,不仅能获得民间极好的口碑,还能从江南才子晋升为大雍朝的大才子,积攒更大的文坛声望,以后的仕途之路,便是一片坦途。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