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 390、【人物篇】隆美尔7

390、【人物篇】隆美尔7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人物篇】隆美尔7:德军在北非的最初表现如何?也挺垮的

隆美尔曾经把北非战场比喻成海上作战。漫无边际的沙漠如同大海一样,占领不代表胜利,关键是消灭敌方的兵力。

利比亚境内适合装甲摩托化行军的道路极为有限,除了沿地中海修建的“巴尔迪亚公路”外,很难找到像样的公路。如果一味地沿着这条公路推进,则只能驱赶英军向东撤退。所以要想截住英军,德国人就必须让坦克驶离公路,抄近路渗透到英军防线的身后。

沙漠对于德国人是陌生的,在沙漠地区作战更是毫无先例可言。当德国士兵乘坐意大利的运输船来到这个陌生世界时,面对的黎波里糟糕的环境抱怨不断。供水时断时续,有的时候流出来的是水是黄色的。他们开始回忆在波兰和法国的时光,那里有美味的食物、遍地的鲜花和单纯的姑娘。

德国人的“苦日子”很快就熬到头了,因为他们被隆美尔拉上了前线。直到这时他们才意识到,相比于前线,的黎波里简直就是天堂。

1941年3月24日,第5轻装师所属第3侦察营越过阿盖拉防线,突然攻占布雷加港以西的一座要塞,并占领当地的水源和机场。英军未做抵抗,撤回布雷加港。

这是一次试探性进攻,隆美尔想借此评估一下英军的战斗力。得手后第5轻装师继续向布雷加挺进,当进至摩萨隘口时,英军的炮火阻止住了第3侦察营的脚步。此时战场上突然刮起了风暴,天地之间立即变成了红色或黑色,战斗也因此戛然而止。

这场风暴的风力达到8级以上,沙粒打在人脸上丝丝作痛,汽车无法行驶,坦克虽然能继续开动,但速度并不比牛车快。伴随着风暴,气温也在上升,车里像蒸笼一般,令人烦躁不堪。

风暴停止后,隆美尔重新勘察了地形。他发现了英军防线的一个薄弱点,立即命令第8机枪营越过沙丘发动快速突袭。随后他又命令弗里德里希指挥他的坦克营向东、更深远的地区迂回,力争截断英军的退路。完成上述部署后,他又命令划归自己指挥的意军第10军用重炮轰击布雷加港。

英军害怕被包围,极为迅速地撤离了布雷加。

次日,隆美尔收到弗里德里希发回来的战报,他的坦克营截住了一部分英军,击毁和缴获装甲运兵车50辆、卡车30多辆,俘虏约一个营的英军。

隆美尔驱车赶到第5轻装师刚刚在布雷加设立的指挥部。见到师长施特莱彻时,他没头没脑地说:“将军,我们什么时候在阿杰达比亚见面?”

隆美尔口中的阿杰达比亚位于布雷加东北120公里处,是昔兰尼加地区的一座比较大的城市。它不在巴尔迪亚公路上,不利于重型装备机动。从这里向北再推进150公里,就是昔兰尼加的首府班加西。

根据德意两军统帅部的要求,阿杰达比亚已经超出了非洲军的作战范围,这也是隆美尔没有向施特莱彻正式下达作战命令的原因。后者自然明白上司的意图,于是回答道:“我想我们不久就会在那里见面的。”

隆美尔走后,施特莱彻抓紧时间洗了个澡,然后向第5坦克团的另一个营下达了作战命令。

这一次德军的坦克要离开公路,进入真正的沙漠。战前施特莱彻专门招募了一名意大利籍老司机,这个人在昔兰尼加生活了20年,还写过一本关于在沙漠行军的小册子。部队出发前,意大利人给德军坦克手们详细介绍了沙漠行军的要领,并叮嘱他们带上防沙带、缆绳和拖拉机。

4月2日,普莱斯中校率领坦克营出发。漫天飞舞的沙尘让能见度下降到几乎为零,坦克车长都探出半个身子,眼睛紧紧盯着前面的坦克。到处是石块和凹地,剧烈的震动把每个人都摇晃得昏昏欲睡,细沙则不知不觉地钻进了坦克和车辆的空气过滤器、活塞环、排气管、蓄电瓶和变速箱。渐渐地德军士兵们养成了习惯——白天行军,晚上保养车辆。

抵近阿杰达比亚时,普莱斯命令全营呈三角梯队,他乘坐的坦克则行进在全营的最前面。行进到英军布设的铁丝网时,一辆3号坦克踏响了一颗地雷,其余坦克遵照隆美尔的要求,立即向英军阵地开火。英国人手上只有小口径火炮,它们发射的2磅炸弹根本对付不了德军的3号和4号坦克。

透过观察孔,德军看到英军的炮手们正丢掉身边的反坦克炮向后逃窜,机枪手则毫不留情地将他们打倒在地。

德军的坦克冲到了城里,四周射来的枪弹打在坦克护甲上当当乱响。德军的炮手耐心地寻找着英军火力点,然后一炮一炮将他们摧毁。

这场一边倒的战斗很快就结束了,一部分英军向北逃脱,大部分英军则选择举手投降,其中很多人都是印度籍士兵。普莱斯清点了一下缴获物资,由于英军没有料到会遭到突袭,他们的补给仓库完好无损,军装、蚊帐、水果罐头、威士忌、茶、巧克力、奶酪、黄油、军靴、马刀,甚至还有大量的不锈钢餐具。

施特莱彻刚刚抵达阿杰达比亚,隆美尔就出现在眼前。后者故作惊讶地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跟随隆美尔一同来到阿杰达比亚的还有西波姆上尉领导的无线电监听连。抵达这里后他们立

即支起天线,开始监听英军的电台。

阿杰达比亚是昔兰尼加的西大门,得知这里被德军攻占后,英军的电台立即陷入混乱。昔兰尼加地区各处要塞的守军纷纷向开罗发报,对德军的描述则越来越夸张。有人判断德军的兵力至少有一个装甲军,配合他们行动的意军则有三个军。

相互矛盾的情报让远在1000多公里之外的英军北非战区总司令韦维尔一筹莫展。此时德军已经攻入希腊,英军统帅部命令他务必全力增援,眼下他即使有多余的兵力也要首先派往希腊。无奈之下他决定放弃班加西,甚至是整个昔兰尼加。

韦维尔发给班加西的电报被西波姆侦听到,并将其破译出来。班加西是利比亚仅次于的黎波里的第二大城市,还是一个优良的海港。不久前德军夺取的布雷加港只能吞吐千吨级的船只,而班加西则可以停靠大型舰船。不仅如此,德军夺取班加西还可以缩短200多公里的补给线。

眼下关键问题是抢在英国人破坏港口设施之前拿下那里。但意大利北非总司令加里波尔蒂发来了电报,称“你的行动和我的命令抵触,在你继续前进前,务必等我到达”。

德军统帅部获悉隆美尔夺取阿杰达比亚后,根据隆美尔一贯的作战风格断定他将进攻班加西。三军总长凯特尔致电隆美尔:“元首严肃地指示,你的任务是巩固阵地并牵制英军。任何必要的有限行动均不得超过小股部队的兵力……总而言之,你要避免在开阔的右翼采取任何冒险行动,约束自己,不要北上攻击班加西。”

隆美尔没有理会加里波尔蒂和德军统帅部发来的电报,他命令第5轻装师兵分三路,第3侦察营和意军第10军沿巴尔迪亚公路北上班加西。弗里德里希的坦克营路线偏东,取沙漠捷径进攻昔兰尼加的核心要塞梅基利。普莱斯的坦克营则向东深入沙漠,夺取英军的另一处要塞本盖尼亚。

隆美尔显然没有把班加西作为最终目标,他要在凯特尔所说的“开阔的右翼”实施一次大范围的战场机动,将整个昔兰尼加地区的英军后路切断!

加里波尔蒂赶到阿杰达比亚,他命令隆美尔停止前进,后者当场拒绝。两个人的争吵差点演变成动手。隆美尔举起凯特尔发给他的电报,言之凿凿地告诉加里波尔蒂:“元首已经赋予我行动的绝对自由!”

西波姆的情报精确无误,当德军抵达班加西时,英军已经撤退,他们把带不走的物资和不久前缴获的4000吨意军物资全部销毁,城内到处都是熊熊燃烧的大火。

第5轻装师师长施特莱彻此时正一筹莫展,在夺取阿杰达比亚的行动中,他的部队耗尽了所有存储在阿盖拉的汽油和弹药,眼下两个坦克营即将远征,可油箱里空空如也。

他向隆美尔请求推迟4天行动,以便能从后方运来油料。隆美尔自然不肯答应,他现在最在意的就是时间。隆美尔命令所有车辆都卸下不必要的器材,全部空车返回后方领取油料、弹药和粮食。经过24小时的紧张忙碌,第5坦克团的两个营开始踏上新的征程。

4月份的昔兰尼加还不是最热的季节,但德国人已经无法忍受了。疲劳、干渴、饥饿困扰着每个人。到处是雨季冲刷出来的干河床,一个人影也没有,羊群、帐篷、骆驼、商队也一概看不到。偶尔会遇到剩下几片叶子的灌木和骆驼刺,天空不时地会出现一只苍鹰。

没有躲避阴凉的地方,在太阳的炙烤下,气温达到45度,坦克里面根本待不住人,外面的油箱、水桶、干粮袋散乱地堆放着。坦克的水箱像漏了一样,水消耗得特别快,坦克兵们不得不减少自己的用水量,优先给坦克和车辆使用。毕竟在这样的地方,一旦离开它们人员必死无疑。

右路普莱斯的坦克营没有白白忍受煎熬,当他们突然出现在本盖尼亚时,英军毫无准备。但是英国人还是进行了激烈的抵抗,每个炮手几乎都战死在炮位上。步兵失去炮火支援后,丢下重伤员乘坐汽车逃离了这里,那些无法行动的伤员没有人救治,只能躺在露天处等死。

本盖尼亚有水井,普莱斯营摆脱了饥渴的煎熬。当士兵们打算停下来好好休息一下时,隆美尔乘坐的小型飞机降落在本盖尼亚机场。他口述给普莱斯一道新的命令——立即动身夺取塔基代尔。

士兵们的抱怨越来越多,他们的司令官虽然已经50岁,但似乎有用不完的精力。这些年轻得多的士兵已经扛不住了,而且车辆也需要保养。但隆美尔似乎从来不关心这些。

中路弗里德里希的坦克营情况更糟,他们的任务是长途奔袭,夺取梅基利。那里是整个昔兰尼加的中心,几条小路把梅基利同加扎拉、德尔纳、班加西相连。德军如果夺取这座要塞,就可以四处出击。

第5轻装师师长施特莱彻随同弗里德里希营一起行动。路途遥远,行军队伍在爬行过程中逐渐越来越长。所有人都在忍受干渴,嘴上都起了血泡,然后又结成血痂。没有水,吃面包也成为一件痛苦的事,面包一碰到嘴唇就疼痛难忍,即便咽下去也会导致胃部痉挛。有的坦克抛了锚,坦克手只能留下来等待救援。让德国人惊奇的是,沙漠中有数不清的苍蝇,它们在这里似乎更适合生存。

德国人低估了沙漠的吞噬能力

,在公路上可以开100公里的油料,到了沙漠只能行进20公里。机油在高温下变得稀薄,沙尘渗透到零部件里,加快了部件磨损的速度。由于事前准备不足,部队在途中就断了水和油料,整个营的行军队伍已经拉成30公里长。

更让施特莱彻担心的是,向导竟然也迷路了。

天空中出现了一架飞机,第5轻装师的官兵们一眼就认出那是隆美尔的座机。有人在咒骂,飞机上却扔下来一个盒子,打开一看原来是隆美尔的手令:“你们不行动,我就下来——隆美尔。”

隆美尔命令空军给施特莱彻空投了水和油料,并且为他们指明行进方向,部队得以继续前行。

隆美尔这几天一直坐在一架小型飞机上来回巡视战场。一次意军误将他的飞机看成敌机,差点将其击落。还有一次他让飞行员冒险在梅基利机场降落,因为空军报告说那里已经被英军遗弃。当他的飞机准备降落时,发现机场附近有身着英军制服的士兵,又赶紧让飞行员拉上天空。

空中侦察的结果让隆美尔心急如焚,种种迹象表明英国人正在组织大规模的撤退。隆美尔命令右路的普莱斯抽出一个坦克连北上,向梅基利进攻。在他看来,只要德军的坦克出现在英军面前,他们就会举手投降。

4月5日,弗里德里希中校率领先头部队抵达梅基利,可他手上只有两门37毫米反坦克炮和6挺机枪。其余部队还散落在后面。隆美尔命令他立即向守军发动进攻,可弗里德里希拒绝了。根据侦察,这里驻有英军1000多人,仅靠这点可怜的兵力,无异于飞蛾扑火。

隆美尔像幽灵一样出现在弗里德里希的面前,还带来了几辆配备有机枪的卡车。他将这些兵力交给弗里德里希,然后命令对方立即从梅基利东面发动进攻,以便截住他们的退路。

两门反坦克炮开火后,立即招来众多英军炮火的报复。从火力上看,对方至少有20门炮,而且口径都不小,因为他们发射的是6磅重的炮弹。匍匐在地上的机枪手已经被打得抬不起头来,一名士兵英勇地冲到敌军阵地前,当他投出一枚手榴弹后,被一串子弹击中,像风车一样翻滚了一圈,就一动不动地躺在那里。

一发炮弹落在德军反坦克炮近前,三名炮手当场阵亡,另一名炮手身负重伤。在弗里德里希强烈建议下,隆美尔命令停止进攻。

隆美尔钻进一辆卡车,顺着行军路线往回走。次日清晨他遇见了施特莱彻,此时这位法国战役的战斗英雄正躺在一片盐碱地里休息。隆美尔冲着施特莱彻发了一顿火,然后命令对方在当天下午三时务必拿下梅基利。后者当即拒绝,并表示这样使用第5坦克团只能把它毁掉。

隆美尔指着施特莱彻,责骂他“是个胆小的将军”。对方也压不住火气,将胸前佩戴的骑士十字勋章扯下来,然后对隆美尔说:“将军,这枚勋章是统帅部因为我在法国作战勇敢而颁发给我的。从来没有人敢对我这样说话,请你把话收回去,要不然我就把这枚勋章扔在你的脚下!”

隆美尔愣住了,眼前的少将与他年龄相仿,显然他刚才讲的话太过头了。

不过隆美尔没有服软,他转身登上卡车,继续到路上寻找掉队的人员和装备去了。

下午5时,他又回到施特莱彻那里,把几门火炮和三辆卡车的机枪兵交给他。然后命令对方“6时前必须拿下梅基利,我会让意军的重炮支援你”。

施特莱彻率领部队出发了,可这支小部队再次迷失方向。走了半天竟然又回到了原地。隆美尔这时也在发愁,因为他根本就联系不上意军的炮兵。

隆美尔没有气馁,他亲率这支部队赶到梅基利外围,交给弗里德里希。后者也豁出去了,他率领部队趁着夜色逼近英军战壕,然后大喊一声,就跳进战壕与英军展开肉搏。

两军的实力相差悬殊,随着越来越多的英军赶来增援,德军的情势开始不妙。弗里德里希用手枪打倒了两名英军,自己也挨了一枪托。当他把剩下的士兵带出来时,100多人的队伍只回来27人。

第二天,隆美尔让人给英军送去了一封劝降信,结果被对方拒绝。无奈之下他只能继续收集部队。当天色渐暗时,终于在一片沙柳丛找到了12辆3号坦克。他为这支迷路的分队指明方向,然后立即赶到施特莱彻所在的盐碱滩,却没有找到人。留守人员告诉他,师长已经率人去了梅基利。

隆美尔没有去追赶施特莱彻,这几天他都没有休息,实在太疲劳,吃过一点面包、喝了一杯水后,他就躺在盐碱滩上睡着了。

随着部队陆续抵达,施特莱彻手上已经有了一支可观的兵力。但他没有立即投入进攻,而是仔细观察了一下英军的部署。很快他就发现守军的防御重点是东西两侧,南面则守卫薄弱。上两次进攻德军的攻击位置刚好撞在了硬骨头上。

施特莱彻把兵力部署在梅基利以南,炮兵负责轰击要塞城墙,随后机枪营的步兵将从缺口冲进去。

第三次进攻十分顺利。战斗打响半小时后英军阵地被切为两半。前一天还声称“决不投降”的他们仓皇向东北方向逃去。这些人没有水,后果可想而知。

当隆美尔赶到梅基利时,这里已

经被德军占领。

两个人都没有提及前一天的不快,隆美尔问施特莱彻:“你手上有多少部队?”

“半个坦克营和半个机枪营,还有几门88毫米高射炮。”

“你们立即出发,夺取北面的德尔纳。如果那里打下来,我们在昔兰尼加就胜了一半。”

施特莱彻对隆美尔说:“将军,我的全部坦克都已经损坏,炮塔和炮口灌进了沙子,现在都不能开动了。如果再不清洗,发动机引擎也会损坏。”

隆美尔看了看施特莱彻,只说了一句“那就清洗吧”。然后转身离开。

隆美尔“放过”了施特莱彻和他的坦克营,却没有放过那半个机枪营。他命令第8机枪营营长波纳斯率领部队立即出发,跟随自己奔袭德尔纳。

隆美尔在德尔纳抓住了几条大鱼。德军在一场风暴过后突然发动进攻,驻守在德尔纳的英军很快就放弃了抵抗。在清点战俘时,德军发现了英军第2装甲师师长尼姆和此前击败意军的奥康诺将军。

波纳斯跑过来向隆美尔汇报,共俘虏英军900人。他还自豪地告诉自己的军长,每一挺机枪都用到了最后一条子弹带。

隆美尔没有和部下客套,他让机枪营不要休息,立即南下向托布鲁克进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