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 360、【人物篇】古德里安12

360、【人物篇】古德里安1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人物篇】古德里安12:他为何被众将领孤立?

“巴巴罗萨计划”是二战期间制定的最庞大的军事行动,德国为行动投入了342万兵力,加上仆从国投入的79万人,共有超过420万人沿着1500多公里的边境线侵入苏联国土。不仅如此,在德国后备军部队中,还为前线每一个师专门设立了补充单元,随时可以弥补前线的兵力损失。然而这样一个计划却存在先天性不足——德国内部对计划存在重大分歧。

巴巴罗萨计划的主旨是打败东方的庞然大物苏联。希特勒给德军的行动制定的目标是“把苏联人赶过乌拉尔山和乌拉尔河”,也就是把“把流淌着蒙古人血液的俄国人赶出欧洲陆地”。从军事角度上说,打到这一线,即使斯大林没有投降,按照当时的装备水平,苏联的远程轰炸机也无法侵入德国本土。

德军将领对这个目标没有异议,毕竟它比历史上任何东征军队取得的成果都更辉煌。但具体到进攻路线、行动优先级上,将军们和希特勒产生了巨大分歧。希特勒认为打败苏联军队最重要的是掐断他们的战争资源,所以如果拿下列宁格勒和乌克兰就尤为重要,尤其是顿涅茨的煤、高加索的石油和乌克兰那些一眼望不到尽头的麦田。

将军们不这么看,他们认为应该尽快消灭苏军的有生力量,不能让他们从容地组织防御,也不能让他们有序地组织撤退。最理想的情况是找到一个目标——那里是俄国人必须坚守的地方,然后德军的装甲部队发动猛烈的突击,将俄国军队包围在那里,并一举歼灭。

这个目标显然是莫斯科,尽管这里对于德国人来说仅仅具有象征意义,但苏联人远比敌人更在乎。

从制定巴巴罗萨计划开始,希特勒和统帅部“穿制服”的那些人就为先拿下列宁格勒、乌克兰,还是先拿下莫斯科争吵不休。希特勒时而坚持、时而妥协,将军们时而能看到希望、时而心灰意冷,这样的局面一直持续到1941年8月下旬,才在古德里安的推波助澜和希特勒一锤定音下画上句号。

1941年7月17日,刚刚打下斯摩棱斯克的古德里安得到了一份特殊荣誉,他于1939年10月27日获得的“骑士十字勋章”上加上了“橡叶饰”。

不过古德里安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喜悦。第2装甲集群虽然还在一路势如破竹,但他的3个坦克军,甚至整个中央集团军群在7月份的战斗中越来越能感受到俄国人的激烈抵抗,而且自身损失也已经达到惊人的程度。第2装甲集群1/3的车辆已经无法使用,激烈的战斗大量消耗着弹药和油料,后勤补给越来越困难。

在战场态势上,中央集团军群左翼的第9集团军和第3装甲集群自明斯克战役后,就分出相当的兵力向东北方向挺进,以填补北方集团军群主力北上列宁格勒后,造成的两个集团军群之间越来越大的空隙。

中央集团军群的右翼也面临相似的困境,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在乌克兰进展相对缓慢,第2装甲集群的右侧翼暴露在苏军面前。苏军统帅部专门在这里成立了中央方面军,其下辖的骑兵和步兵持续不断地冲击着德军的后方补给线。

占领区的情况也不乐观,大量被围的苏军仍在抵抗,中央集团军群不得不抽调大量步兵师用于肃清这些残敌。而在德军两个装甲集群进攻的箭头处,刚刚在斯摩棱斯克形成的合围圈内外,数十万苏军在铁木辛哥的指挥下拼死抵抗。霍特的第39装甲军、古德里安的第47和第46装甲军都不得不掉头,同这里的苏军反复厮杀。

前线杀得难解难分时,位于东普鲁士拉斯滕堡的“狼穴”里也在激烈地争吵着。失去耐心的希特勒于7月19日发布第33号训令,鉴于“中央集团军群作战方向要消灭敌军的强大战斗兵团尚需时日,且南方集团军群的机动也受到限制”,统帅部决定“南方集团军群应……而中央集团军群应协同南方集团军群夹击威胁最大的苏军第5集团军。”

所以中央集团军群不仅要“派出若干步兵师南下,还应向南方派出其他兵力,主要是装甲部队,以阻止敌人逃往俄国纵深”。同时中央集团军群也应该“派出快速部队北上,切断莫斯科和列宁格勒之间的联系,掩护北方集团军群夺取列宁格勒”。

这是德军统帅部首次以训令的形式提出“南北分兵”。

第33号训令发布时,古德里安等前线将领正忙于作战,对于这件久拖未决、反反复复争吵的问题没有顾得上太多。在德军统帅部和中央集团军群司令部则是另一番景象,将领们几乎一致反对希特勒的主张,其中代表人物是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和陆军总长哈尔德。

为了寻求前线将领的支持,希特勒离开拉斯滕堡,于7月21日前往北方集团军群司令部视察。勒布对于给他增加一个装甲集群的决定自然非常欢迎,当即表示一定会尽快拿下列宁格勒。

但返回“狼穴”后,哈尔德和布劳希奇依旧不依不饶,按照陆军参谋部的估算,中央集团军群当面有苏军35个师,南方集团军群当面有苏军34个师,可北方集团军群当面的苏军不过23个师。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没有将第3装甲集群调给北方集团军群的理由。

希特勒那段时间身

体不好,在哈尔德眼中“狼穴”如军事监狱一般,希特勒不仅染上了疟疾,以前就很严重的胃病也复发了。跟哈尔德等人的争吵还没有结果,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又来添乱。后者本就仇视英法,主张和苏联保持友好关系,结果现在“西线无战事”,东边却打得热火朝天。

在和希特勒会面时,里宾特洛甫把话题提升到了新高度——如何尽快结束东线的战事。希特勒哪里听得进去这些,于是二人再次爆发激烈争吵,里宾特洛甫越说越激动,直到看到希特勒脸色煞白,摊在椅子上。

狼穴内顿时乱作一团,“好在”希特勒很快就恢复了意识,他有气无力地对里宾特洛甫说:“以后不要这样对我讲话了。”事后医生查出希特勒患上了“急性冠状动脉硬化”——当时的不治之症。

休养期间希特勒又对第33号训令下达了一道补充命令,要求中央集团军群的第2、第3装甲集群,以及第2集团军向南北方向实施更为强大、更为深远的纵深突击。其中第2装甲集群和南方集团军群所属的第1装甲集群“在夺取哈尔科夫工业区后渡过顿河,向高加索方向实施突击”。

7月27日,古德里安奉命飞赴鲍里索夫——中央集团军群司令部所在地。出发前他并不知道将其从前线召回是什么目的,以为这次不过是汇报一下部队所处的态势,同时接受下一步行动的指示。他在飞机上猜测,自己的下一个目标不是向东进攻莫斯科,至少也是向东南夺取布良斯克。

令古德里安意外的是,博克将其召回是商讨如何执行第33号训令。集团军群的计划是第2装甲集群转向西南夺取戈梅利,这样不仅可以消除中央集团军群侧翼的威胁,还能从北面威胁苏军西南方面军后方。

古德里安没有过多参与这次战略大讨论之中,他的部队情况不乐观,从北至南都在陷入苦战。在斯摩棱斯克,苏军虽然丢了斯摩棱斯克,但铁木辛哥得到了5个集团军的新援(战争爆发后不久,苏军施行“集团军小型化”,过去每个集团军下辖3~5个军,改制后仅辖5~6个师,而且有些集团军所属部队仅有2~3个师,但各集团军都加强了大量炮兵部队)。铁木辛哥一直用手上新调来的集团军反复向德军冲击,试图将斯摩棱斯克夺回来。

叶利尼亚的情况也同样如此,第46装甲军一刻都没有消停过,战斗每天都在激烈进行着。

不过最让古德里安担心的还是自己,乃至整个中央集团军群的右翼。在他看来那里时刻都有恶化的可能。所以博克提出新指令后,古德里安马上表态说:“根据我军目前所处的态势,右翼有被苏军突破的危险,这将直接影响到今后的行动。为此我认为应该先东进攻占罗斯拉夫尔,占领这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就可以使我们控制住东、南、西南几个方向的交通,限制苏军的行动。为实现这个目标,我军还必须得到加强。”

古德里安的计划得到了批准,如果德军攻占罗斯拉夫尔,就可以切断苏军中央方面军的补给线,使其不能在德军的侧翼肆无忌惮地发动袭扰。而且还能为日后东进、南下提供出发基地。博克慷慨地把第7军的四个步兵师和第20军的两个师交给古德里安指挥。古德里安为此付出的代价仅仅是把第1骑兵师交给第2集团军指挥。

这次在鲍里索夫举行的会议还有一个好消息,博克宣布过去一个月临时成立的“第4装甲集团军”司令部撤销,其所辖的第2和第3装甲集群由集团军群直接指挥。这样一来他和霍特终于摆脱掉了一直拖后腿的克鲁格。后者被召回陆军参谋部成为候任指挥官,后来有人提议让克鲁格指挥一个装甲集群加上一个步兵集团军,进入南方集团军群的作战地域,但布劳希奇和哈尔德先站出来反对,此时也不了了之。

进攻罗斯拉夫尔的部队包括第24装甲军和新配属给第2装甲集群的第7步兵军。同时第2集团军所属的第9军也一同参加行动。第9步兵军军长盖尔曾经是古德里安的上司,二人私下关系不错,只不过盖尔不了解装甲作战,而且对古德里安的那一套不太感冒。

在战前召开的军长级会议中,盖尔摆起了老资格,毫不留情地批驳了古德里安的作战计划。后者一开始还隐忍不发,但是见盖尔不依不饶,他只能冷冷地对盖尔说:“将军,您可以放心。这次攻击计划是经过认真考虑的,它将跟算术一样准确无误。”

盖尔虽然嘴上不依不饶,但这位当年在一战期间得到过鲁登道夫赏识的老将军还是不折不扣地执行了古德里安的命令。8月1日,第24装甲军和第7军为右翼,第9步兵军为左翼转入进攻。

每次行动开始时,古德里安都不会留在自己的指挥部,要么跟随主要突击部队行动,要么会出现在自己最不放心的部队中。部队出发后,古德里安跑到第7军的作战地域,但他在前沿找了一圈,也没找到第7军的军部。就在这时远处出现了一支德军,一打听才知道眼前的部队是第7军所属第23步兵师的前卫部队,大部队还没有推进到这里。如果古德里安再往前走就会进入苏军阵地。

古德里安吓得不轻,毕竟他这个级别的指挥官如果出现意外的话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古德里安赶紧让部队的指挥官过来,结果还是一位老相识——第67

步兵团团长比辛中校。

正当比辛向古德里安指路时,一批德军飞机突然向他们飞了过来,然后就是一顿狂轰滥炸。古德里安在这次空袭中险些丧命,一枚炸弹就落在他不远处。飞机飞走后,古德里安指着天空一顿输出,发泄心中的怒火。

古德里安对空军的不满已经积蓄很长一段时间,类似这种误炸在东线战场时有发生。为了避免这种误炸,战前他特意跟空军通报了各部队的行军路线,还在沿途设置了标识。他还专门给自己部队所有车辆上都涂上了醒目的“G”(古德里安名字的首字母,希特勒得知此事后颇为不快),结果还是没能逃过空军的魔爪。

右路部队打得很顺利,相比之下左翼的第9军进展缓慢。于是古德里安于8月3日又跑到第9军那里,跟随部队一起行动。他的车在赶上担任前卫的第137步兵师后停了下来,古德里安从车上跳下来跟着部队一起步行前进,前面不远就是罗斯拉夫尔。

这时前方冲出了一群坦克战车,古德里安赶紧命令部队停止前进,第137师处在一片开阔地,如果对方是苏军的坦克那他们必然会遭遇灭顶之灾。古德里安让部下发射了一颗白色信号弹(按照第2装甲集群的规定,白色信号弹表示“古德里安在这里”),对面也亮明了身份,原来他们是右翼的第4装甲师第35装甲团的官兵。

两支部队会师,意味着一个新的包围圈完成。在包围圈里是苏军第28集团军(“卡恰洛夫战役集群”)。8月8日,3.9万被围苏军投降,集团军司令员卡恰洛夫在突围时被炮弹击中阵亡。

8月4日,希特勒亲赴鲍里索夫,听取中央集团军主要将领对下一步行动的意见。参加会议的除了跟随希特勒来的人之外,还包括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博克、第3装甲集群司令霍特和古德里安。值得一提的是,希特勒并没有让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和总长哈尔德随行。

会前博克和两位部下碰过头,大家一致决定劝说希特勒收回第33号训令。希特勒也是有备而来,他先是找每个人单独谈话,这样就可以避免会议上出现大多数人反对他的局面。

在跟霍特交谈时,得到的意见是东进。当希特勒问霍特什么时候可以行动时,对方表态是8月20日。

在跟古德里安交谈时,得到的意见也是东进。对于同样的问题,他给出的答复是8月15日。古德里安还借机提出给第2装甲集群补充一批坦克,心里不爽的希特勒只承诺给他300台发动机。

随后希特勒召集众人开会,他没有再给众人发言的机会,而是在会上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态度,他说:“莫斯科、乌克兰到底孰先孰后我还没有下决心,但有几个原因让我倾向于后者……我希望在冬季到来前在占领莫斯科!”

这一次希特勒倒没有表示出毫无商量的余地,离开中央集团军群司令部时,他还下达了第34号训令,要求中央集团军群转入防御。

8月6日,希特勒又赶赴南方集团军群司令部。令他意外的是,伦德施泰特居然反对分兵。希特勒着实有些泄气,而他稍显犹豫的表态立即传回了统帅部,布劳希奇和哈尔德顿时兴奋异常。

8月12日,希特勒下达了第34号令的补充命令,其中提到让第3装甲集群北上,但没要求第2装甲集群南下。

古德里安倒也没闲着,他还是让右翼的第24装甲军和第7步兵军将进攻矛头指向的南面,目的是消除中央集团军群右翼的威胁。

8月9日,第2装甲集群和第2集团军联合发起戈梅利战役,至8月12日,苏军第5和第13集团军共7.8万人被合围,其中就包括一个月前率领第63步兵军渡过第聂伯河向德军发起反冲击的彼得罗夫斯基中将。斯大林曾于8月13日派出一架飞机,试图把彼得罗夫斯基从包围圈中接出来,并任命他担任第21集团军司令员。但后者决定推迟赴任日期。几天后彼得罗夫斯基在率部突围时战死。

8月20日,中央集团军群的右翼已经推进到戈梅利——乌涅恰一线。战场上的态势变得极为复杂: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和南方集团军群对苏军整个西南方面军形成了半圆形包围态势,如果将其合围,则可以围歼超过70万苏军。但如果中央集团军群右翼选择南下,就不得不暂时放弃东进莫斯科的计划。

希特勒找到了一个说服众将领的理由——并非只有莫斯科地区才能歼灭苏军大规模兵团,南方就有一个现成的。

8月23日,古德里安被召回鲍里索夫开会,他在那里见到了陆军总长哈尔德,后者告诉他“元首已经放弃了对莫斯科的作战”。这次会议达成的决议是挑选一个合适的人选,赴拉斯滕堡当面向希特勒陈述主张,这个任务最终落在了古德里安的身上。

古德里安也不含糊,立即动身出发,当天傍晚就抵达狼穴。

面见希特勒前,古德里安先拜访了陆军总司令。古德里安没想到布劳希奇已经放弃了,后者还提醒他“千万别在元首面前提及莫斯科”。

希特勒这次没有安排单独会面,当古德里安走进会议室时,包括三军总长凯特尔、作战局局长约德尔和希特勒的副官施蒙特均在场。

古德里安花了

半个小时的时间介绍了第2装甲集群的态势,其间希特勒只在一些不清楚的细节询问了几个问题,其他时间都在安静地听古德里安陈述。

汇报结束后,希特勒问了一个问题——“对比装甲部队在以前的作战中所取得的结果来看,你所带领的部队还有能力胜任另外一个更为重要的任务吗?”

古德里安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如果这个任务是每一个士兵都能认识得到,或者广大官兵都拥护的,那么我敢说他们是有这个能力的。”

希特勒当然明白古德里安暗指的含义,于是直接把话挑明:“你的意思是指莫斯科了?”

古德里安如实作答:“是的,我的元首。您已经提到了这个问题,那么就请允许我把我的意见完全向您做一次陈述。”

在得到希特勒的准许后,古德里安说:“从军事角度看,当前最重要的问题莫过于击败屡战屡败的苏军。而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向苏军不可能放弃的地点进攻。从苏联的情况看,莫斯科和巴黎完全不同,法国人可以放弃巴黎,但苏联不能放弃莫斯科。因为这里是苏联铁路、公路的枢纽和节点,也是它的政治中心和工业中心……进攻莫斯科的决定性的,而且现在将会容易得多……”

讲到这里,古德里安开始谈及具体行动计划,从敌情到我情,从道路状况到气候条件,再到部队的后勤补给,长期从事教学和训练工作的古德里安把问题说得清清楚楚,不得不让在座的诸位赞叹。

希特勒从始至终没有打断古德里安,听完汇报后也没有像对待布劳希奇和哈尔德那样歇斯底里地吼叫。他只是平和地告诉古德里安——南下夺取乌克兰的行动已经不可能改变。

事已至此,古德里安明白再费口舌也徒劳无益。他转而求其次,在同意南下的情况下得到了不要削弱第2装甲集群的保证(古德里安担心自己的部队一部分留在中部战线,只有一部分负责南下作战)。

会议结束后,统帅部立即下达了南下的命令。哈尔德得知结果后,对古德里安大发雷霆,甚至恶语相加。回到中央集团军群后,博克等人也表现得愤怒异常,众人认为古德里安的行为无异于背叛。

古德里安没有意识到,他从此会被众将领孤立,直到离开前线的那一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