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 320、【人物篇】朱可夫8

320、【人物篇】朱可夫8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人物篇】朱可夫8:重新返回莫斯科时,他接下的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烂摊子?

1941年10月5日夜,斯大林在莫斯科给朱可夫打电话。他先询问了一下列宁格勒的情况,又告诉朱可夫在西方面军地域出现了严重局势。要求朱可夫把列宁格勒方面军的指挥权交给参谋长霍津,然后立即返回莫斯科。

斯大林急于召回朱可夫是因为中部战线出现了战争刚爆发时的严重情况。德军在9月底恢复了进攻,短短几天后统帅部已经联系不上前方几个方面军的指挥部。战斗在哪里发生?战况如何?统帅部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这些斯大林都不知道。

10月5日,苏联空军侦察报告,在距离莫斯科西南200公里处的尤赫诺夫发现大批德军装甲部队,而这里是西方面军的后方。统帅部不知道前线的情况,但德军出现在那里就已经说明了问题。

战场上的情况是德军的装甲集群已经突破了苏军西方面军和布良斯克方面军构筑的防线。德军的装甲集群从缺口涌入,从多个方向冲向莫斯科。

朱可夫原计划在10月6日返回莫斯科,但第54集团军在沃尔霍夫河一线发生突然状况,所以他不得不推迟了行程。当天傍晚,斯大林再次给朱可夫打电话,要求他立即返回莫斯科。

10月7日黄昏,返回莫斯科的朱可夫直奔克里姆林宫,在那里见到了生病的斯大林。从5日晚命令朱可夫返回莫斯科,直到7日傍晚才见到朱可夫,斯大林的心中是很不快的,但他没有指责朱可夫,而是走到地图前说:“你看这里的情况很严重,我无法得到西方面军真实情况的报告。我不知道敌人的进攻地点和兵力,也不知道我军的状况,因此难以做出决定。你马上到西方面军司令部去,弄清楚战局,然后给我打电话。我等着。”

15分钟后,朱可夫又见到了总参谋长沙波什尼科夫,后者告诉他现在局势最危急的地方是莫斯科以西100公里处的莫扎伊斯克。统帅部在那里构筑的防线还没有完工,目前只有少量部队驻守。

当晚,朱可夫驱车赶赴前线。

一个月前朱可夫还在以胜利者的姿态走在叶利尼亚街头,但现在中部战线的局势就严重到这种程度。他不理解这里的将领是怎么指挥的,西方面军司令员科涅夫、预备队方面军司令员布琼尼、布良斯克方面军司令员叶廖缅科都不知所踪,他们的防线也都千疮百孔。

早在7月时,他就跟斯大林提出了苏军的总体战略构想,即使用纵深梯次防御,尽一切可能迟滞德军的推进,待苏军蓄积足够力量后,适时发起反攻,最终粉碎德国人的进攻。

但是现在苏军在莫斯科地区还没有完成纵深防御,第一道防线被洞穿后,身后已经一片空虚。

汽车在夜色中开得并不快,连日高强度的工作让朱可夫疲惫不堪,他试图不让自己胡思乱想,趁着这个时候倒头睡一觉,但是又怎么都睡不着。为了打起精神来,他会时不时地让司机停车,然后下车跑上一段。此时车外正在下雨,道路一片泥泞,朱可夫希望这场雨下得更大一些,因为这样可以迟滞一下德军装甲和摩托化部队的推进速度。

当天深夜,朱可夫抵达西方面军司令部,见到方面军司令员科涅夫和方面军其他主要将领。参谋长马兰金简要介绍了10月2日至7日的战况:德军在莫斯科地区集结了三倍于苏军的部队,从三个方向进行突击,苏军没有多少预备队,防线被多处突破后,无法填补漏洞。

朱可夫依旧开门见山,表达了自己的愤懑。为什么没能及早识破敌人的意图,把主力集中在敌人主要打击方向上去。他对众人说:“敌人用同样的伎俩已经三次得手。第一次是明斯克,第二次是在斯摩棱斯克,这一次是在维亚济马。这是老一套打法,即口袋形成后,用机动部队从南北两个方向分进,然后合围。”

朱可夫没有在西方面军司令部过多停留。凌晨2时30分,他给斯大林打电话,向他报告:目前主要危险在防御薄弱的莫扎伊斯克一线,敌人的坦克随时可以突然冲向莫斯科。必须尽快往这一线调集部队。

斯大林问:“西方面军的第16、第19和第20集团军,博尔金战役集群现在在哪里?还有预备队方面军的第24和第32集团军现在哪里?”朱可夫回答道:“他们在维亚济马以西和西北被包围了。”

“那现在怎么办呢?”

“我打算去见布琼尼。”

“可你知道他的司令部现在在哪?”

“我不知道,我要到沃洛科拉姆斯克附近去找。”

再次动身时,雨仍然在下。朱可夫在距离莫斯科105公里的奥布宁斯克找到了预备队方面军司令部。这里的人对敌情并不了解,布琼尼也不在,司令部的人也都不知道布琼尼去了哪里。

朱可夫无奈只能继续前行。10分钟后见到了第43集团军军事委员梅赫利斯。后者告诉朱可夫,布琼尼前一天跟第43集团军在一起,但现在也失去了联系,司令部的人担心他已经出事了。朱可夫向他询问部队的情况,梅赫利斯也谈不出具体东西。

朱可夫改道前往尤赫诺夫,途中刚好经过自己的家乡斯特列尔科夫卡村。

父亲早已过世,那里还住着自己的母亲、姐姐和她的4个孩子。

汽车抵达小雅罗斯拉韦茨时,朱可夫在一栋大楼前看见了两辆车。其中一辆车里有个司机正在睡觉。朱可夫叫醒了司机,对方说这就是布琼尼的汽车,人在大楼里。

布琼尼是朱可夫的老长官,他参加红军时就是加入布琼尼的第1骑兵师。此时布琼尼正伏在地图上,整个人都变了样,他都快认不出来了。

布琼尼见到朱可夫后解释自己已经和司令部失去了联系,他去第43集团军视察时,司令部转移到了一个他不知道的地方。朱可夫把新地点告诉布琼尼,并告诉他西方面的情况很严重。

“我这里的情况也不好。”布琼尼坦言,“第24和第32集团军被切断,已经不存在防线了。昨天在尤赫诺夫和维亚济马之间,我也差点落入敌人手中。大量坦克和摩托化纵队正想包围尤赫诺夫。”

“尤赫诺夫现在谁的手里?”

“现在我也不知道,那里只有2个步兵团守在乌格尔河沿岸,没有炮兵。我想尤赫诺夫已经落入敌手了。”

“那么谁在负责防御尤赫诺夫通往莫斯科的公路?”

“我从那经过时,只在梅登见到过三名警察,路上什么人都没有。”

告别布琼尼,朱可夫的汽车继续向尤赫诺夫方向行进。走了10公里后,在一片森林旁遇见了一些穿工作服和一名戴着坦克帽的战士。对方走过来告诉他们不能再往前开了,前面就是德军。朱可夫亮明身份,后者报告自己是预备队坦克旅,旅部就设在不远处的树林里。

朱可夫走进林子,看见一名指挥员正坐在一个树墩上,走近一看才发现是哈勒欣河战役期间的战友特罗茨基上校。朱可夫很欣赏这位干练的指挥员,后者告诉他尤赫诺夫已经被德军攻占,但通往莫斯科的道路已经被蜂拥而至的德军阻塞住,一支苏军部队在乌格尔河一线坚守。

朱可夫命令特罗茨基将一部分兵力向前展开,掩护梅登方向。

巡视过前线后,朱可夫返回西方面军司令部。此时统帅部的莫洛托夫、伏罗希洛夫和副总参谋长华西列夫斯基也在这里,大家正在讨论接下来该怎么办。会议决定将西方面军和预备队方面军合并,改组为西方面军,并建议斯大林任命朱可夫为司令员,统一负责莫斯科正面地区的防御。

我们将时间往回拨动几天,回顾一下从9月30日开始,在莫斯科以西300多公里之外刮的那场“台风”究竟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

9月29日晚,希特勒向400多万东线战场的官兵发表了一篇讲话。他称士兵们为“我的伙伴们”,宣布莫斯科之战将是东线战争的最后阶段。在这个阶段德国士兵们将在莫斯科城下对苏联实施“最后一击”,“这一猛击要在冬季来临前粉碎敌人”。

9月30日6时35分,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集群16个师(含5个装甲师和4个摩托化师)从战线南翼出发,向苏军布良斯克方面军第13集团军发起进攻,轻易地撕碎了苏军防线。10月1日,他们击退了叶尔马科夫坦克集群(约100辆坦克),然后长驱直入。与此同时,魏克斯指挥的德军第2集团军以5个步兵师向苏军第50集团军展开进攻,向布良斯克逼近。

10月3日,德军第2装甲集群攻占奧廖尔。10月5日,德军第17装甲师闯进布良斯克,布良斯克方面军司令员叶廖缅科险些被打死。苏军第3、第13集团军在布良斯克以南被合围,第50集团军则向东撤退,集团军司令员彼得罗夫少将则因重伤不治阵亡。10月10日,第2装甲集群攻占莫斯科以南的姆岑斯克,这里距离莫斯科还有250公里。

在战场的中段和北段,德军策划了一次典型的钳形攻势。其中在北翼的是德军第3装甲集群和第9集团军,在主要突击地段集中了12个师(3个装甲师)。10月2日5时30分,他们从斯摩棱斯克以北的杜霍夫希纳出发很快就捅破了苏军第30集团军的防线。10月3日,西方面军陆续投入方面军预备队第107摩托化师(125辆坦克)、3个炮兵团(100门152榴弹炮)和博尔金集群(191辆坦克),与德军展开了3天的激烈战斗。至10月7日,苏军败退,德军从北面冲向维亚济马。

在战场中段,德军第4装甲集群3个摩托化军于10月2日晨,从斯摩棱斯克以南的罗斯拉夫利出发,首先突破苏军西方面军第43集团军防御。10月4日,第4装甲集群夺取了基洛夫。10月5日夺取了尤赫诺夫,从南面逼近了维亚济马。当天苏联空军在尤赫诺夫发现的德军大批装甲部队,就是赫普纳的第4装甲集群所属第40摩托化军。

在维亚济马,苏军预备队方面军司令部匆忙撤退,方面军司令员布琼尼在返回维亚济马的途中遭遇德军装甲部队,差点遭遇不测,他也因此失去了和方面军司令部的联系。

10月5日晚,斯大林向科涅夫和布琼尼下达撤退命令。此时局势已经相当严峻,而科涅夫随后下达了一系列复杂调整又加剧了西方面军的混乱。10月6日,德军冲进维亚济马。当时正滞留在城内的罗科索夫斯基(他刚刚接到科涅夫的命令,让他把建制还很完

整的第16集团军交给第20集团军,然后率领司令部赶到维亚济马准备接管新部队)遭遇德军先头部队,他赶紧钻进了一辆汽车拐进一条小路,这才捡回了一条性命。

10月7日,德军第3和第4装甲集群在维亚济马会合,这里距离莫斯科200公里。苏军西方面军第19、第20集团军(也包括刚划归第20集团军的原第16集团军部队),预备队方面军第24和第32集团军共4个集团军被德军合围。包围圈里共有苏军64个师、11个坦克旅、50个炮兵团,共计40多万人。

此外,西方面军第22、第29和第31集团军在德军的驱赶下,向东撤退。

鉴于统帅部已经失去了和前线的联系,斯大林只能祭出“空中打击”的法宝。自10月6日起,苏联空军出动预备队的4个航空团、西北方面军的2个航空师、莫斯科军区所属的航空部队和部分远程航空兵试图为包围圈里的苏军解困。但德军第2航空队的实力更强,仅在6日和7日就出动飞机1400架次,不仅牢牢掌控着制空权,还把苏联空军驱赶到距离战场更远的机场。

空中解救失败的同时,被包围的几十万苏军也陷入一片混乱。罗科索夫斯基是最幸运的,处在包围圈中的他把司令部和通信团组织起来,分成三路,中路由他亲自率领,在几辆BT-7轻型坦克和10多辆装甲汽车的掩护下开始突围。途中他们收容了大量被打散的部队,其中包括1个内务部骑兵连和建制完整的第18民兵师。这些人于10月9日冲出包围圈。

其他部队和指挥员就没有罗科索夫斯基那么幸运了。至10月9日,被围部队被22个德国师压缩在维亚济马以西的一片极狭窄的区域内。德军第2航空队在10月10日仅出动飞机537架次,就宣称击毁苏军450辆军车和150门大炮。

10月10日晚,包围圈里的博尔金和第19集团军司令员卢金给莫斯科发去了一封电报,称“包围圈收紧了,与第20集团军司令员叶尔沙科夫和第24集团军司令员拉库京失去了联系。弹药用尽,油料耗尽。”莫斯科除回了一封措辞严厉的电报,什么都干不了。

当维亚济马合围圈消失时,第19集团军司令员卢金中将、第20集团军司令员叶尔沙科夫中将和第32集团军司令员什维涅夫斯基少将均被俘。一个多月前跟随朱可夫夺取叶利尼亚的第24集团军司令员拉库京阵亡。与朱可夫同龄的博尔金中将则在最后一刻成功脱身,返回部队。不仅如此,他紧接着在图拉率领第50集团军成功阻止住了古德里安的突击。

维亚济马合围圈和布良斯克合围圈牵制了德军大部分兵力。这让苏军赢得了一丝喘息的时机。

1941年10月10日17时,苏联最高统帅部正式发布命令:

西方面军和预备队方面军合并为西方面军;

任命朱可夫同志为西方面军司令员;

任命科涅夫同志为西方面军副司令员;

……

朱可夫同志于1941年10月11日18时开始指挥西方面军;

撤销预备队方面军机关,用以补充西方面军和莫斯科战线的预备队。

斯大林在发布命令后,在电话里大声对朱可夫说:“赶快把一切都抓起来!干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