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 294、【人物篇】尼米兹8

294、【人物篇】尼米兹8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人物篇】尼米兹8:瓜岛战役损了2艘航母,尼米兹为何不慌?

1942年10月18日,一架水上飞机降落在努美阿港。飞机还没有停稳,刚刚被尼米兹任命为南太平洋战区司令的哈尔西就探出了头。他登上一艘救生艇,然后朝着“亚尔古尼”号巡洋舰驶去。

此时瓜达尔卡纳尔岛激战正酣,哈尔西上舰后就投入工作,可令他失望的是战区司令部对前线情况知之甚少,他不得不将守军指挥官范德格里夫特召回,一同协商下一步作战方案。

会议依旧在“亚尔古尼”号召开,除了范德格里夫特,与会者还包括陆军的亚历山大·帕奇和哈蒙,海军将领包括海军陆战队司令托马斯·霍尔库姆中将和两栖舰队司令里奇蒙德·特纳。哈尔西先征求范德格里夫特的意见,问他是否打算确保瓜岛,后者表示“如果条件允许,我打算血战到底”。哈尔西追问他“你指的条件是什么?”帕奇回答道:“强大的火力支援和不间断地运输补给。”

特纳表示自己已经竭尽全力,由于缺乏战舰护航,运输舰损失已经到了无法承受的程度。哈尔西打断了特纳的话,然后明确告诉范德格里夫特:“你回去后,我保证尽我所能支持你。”

哈尔西绝不是敷衍范德格里夫特,他背后有尼米兹的支持。哈尔西走马上任后,尼米兹下令将“印第安纳”号战列舰、24艘潜艇、50架战斗机、24架轰炸机以及陆军第25步兵师调给南太平洋战区。已经修复的“企业”号航母也南下划归哈尔西指挥,与“大黄蜂”号一同开赴瓜岛海域。

当范德格里夫特返回瓜岛时,日军已经在岛上发起了新的攻势。此时日军和美军的兵力旗鼓相当,均有2万多人,不过美军在陆上的火力占有优势。在海上日本联合舰队主力已经抵达瓜岛附近海域,其中由南云忠一指挥的航母舰队包括“瑞鹤”号和“翔鹤”号2艘主力航母,以及“瑞凤”号和“隼鹰”号2艘轻型航母。

哈尔西知道己方处于劣势,所以叮嘱航母编队指挥官金凯德务必做到先发制人发起突袭。10月26日,美军航母编队抵达圣克鲁斯岛,尼米兹从截获的日军电报中得知,双方在海上再次爆发航母激战。

6时50分,美军突袭了日军轻型航母“瑞凤”号,致该舰甲板损坏,无法起降飞机。金凯特是航母作战的新手,从航母起飞的舰载机并没有集中使用,他命令舰载机分三个批次起飞发动攻击。11架轰炸机对“翔鹤”号发动了攻击,3枚炸弹击中目标。8时52分,日军发现美军航母,随即发起反扑。“大黄蜂”号当时处于晴朗海面,容易遭受攻击。该舰被36架日军轰炸机围攻,5枚炸弹落在甲板上,2枚鱼雷击中舰身,失去了航行能力。

10时8分,日军发现“企业”号,并立即发动进攻。在美军严密的防御火力下,“企业”号躲过一劫,没有遭受严重损失,但仍有3枚炸弹击中了”企业“号的飞行甲板。考虑到己方已经没有飞机提供掩护,金凯德下令退出战场。下午3时15分,日军再次向“大黄蜂”号发动袭击,又有一枚鱼雷命中。“大黄蜂”号此时舰体已经右倾14度,舰长不得不下令弃舰。这艘从1942年4月才纳入太平洋舰队、参加过“轰炸东京”和中途岛海战的航空母舰被美军驱逐舰发射的鱼雷击沉。

“圣克鲁斯海战”是继珊瑚海海战、中途岛海战、东所罗门群岛海战之后,美日在海上第四次航母交锋。从战损看美军完败,但从整个瓜岛战役看,日军没有扭转战场局势,瓜岛上的美军以1:10的战损比,抵抗住了日军一次次进攻。瓜岛战局依旧胶着,并且消耗着彼此的实力。

改变瓜岛局势的是罗斯福,在听取了有关太平洋局势的汇报后,他严厉斥责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四位美籍将领,认为他们过于热衷即将开始的北非行动,忽视了南太平洋地区困难的局面。在他的干预下,一部分原本运往大西洋的物资调给了太平洋地区,他还在一份备忘录上特别指示:“确保可能运入该地区的一切武器全部运进去,以固守瓜达尔卡纳尔岛。”

1942年11月初,一批弹药、火炮、飞机以及补充兵员运到了已经被围困数月之久的瓜达尔卡纳尔岛。同时一个海军陆战团和一个陆军步兵团也输送到岛上,使瓜岛守军兵力增加到2.9万人。日军也通过“东京快车”加紧向岛上输送兵力,但这种小规模输送无法改变兵力劣势,于是日军冒着巨大风险,使用大型运输舰向岛上输送兵力和装备。至11月中旬,岛上日军增加至3万人。

尼米兹要求哈尔西再次发起“瞭望台”行动,经过简单修补的“企业”号也在修理舰的伴随下,从努美阿出航重新返回瓜岛海域。11月12日,特纳获悉日军舰队正在靠近瓜岛,遂命令卡拉汉少将率领5艘巡洋舰和8艘驱逐舰应敌。

海战进行了30分钟,日军实力占优,但幸运的是他们只携带了用于轰炸亨德森机场的杀伤弹,没有对付军舰的穿甲弹。此战双方均损失惨重,美军损失了4艘驱逐舰,另有1艘巡洋舰和1艘驱逐舰丧失动力,舰队指挥官卡拉汉及大部分参谋人员阵亡。日军损失了2艘驱逐舰,旗舰“比睿”号中弹50多发,撤出战场后被美军飞机击沉。

1

1月14日,成功指挥“萨沃岛海战”的日本海军中将三川军一指挥自己的巡洋舰舰队从肖特兰岛南下,对瓜岛亨德森机场实施炮击。此时“企业”号已经抵达战场,从亨德森机场和“企业”号航母上起飞的飞机对日军发起轮番轰炸,击沉巡洋舰1艘、击伤3艘。与此同时,另一支日军战斗舰队袭击美军护航舰队,击沉美军驱逐舰2艘。“华盛顿”号战列舰在被击伤的情况下,利用雷达指挥系统,集中轰击日舰“雾岛”号战列舰,7分钟内致其丧失机动能力。

日军的损失还不仅仅是战斗舰船,在11月14日的海战中,美军的舰载机和陆基飞机对日军11艘运输舰(各运载了1000人部队)发动攻击,6艘运输舰被击沉,1艘运输舰被击伤返航。剩余的4艘运输舰虽然抵达瓜岛,但在岛上炮火的拦截下,只有一半兵力携带少量物资上岛。

瓜岛如同一个黑洞,在空中、海上、海下和陆地,空前残酷地绞杀吞噬着双方的兵力和装备。不过随着11月14日海战结束,日本海军放弃了对瓜岛的支援,尼米兹意识到瓜岛最艰难的阶段已经过去。12月,范德格里夫特率陆战第1师撤出瓜岛,帕奇率领的陆军第25步兵师和海军陆战第2师进入该岛,负责清剿岛上物资断绝的日军。

1943年新年伊始,尼米兹已经不必揪心瓜岛的战事。他对太平洋战区高级指挥岗位再次调整,在圣克鲁斯群岛海战指挥不力的金凯德不降反升,出任北太平洋战区司令。当初实施“瞭望台行动”的四位主要指挥官中,弗莱彻和戈姆利因指挥不力已经调离,中规中矩的特纳得以留任,范德格里夫特则一战成名,不久之后晋升海军陆战队第1军军长,战争结束前晋升上将军衔。

最让尼米兹欣喜的是国内即将建造完成22艘航空母舰,这些航母在不久的将来会组建一支史无前例的强大舰队,那时太平洋舰队将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太平洋上。

好消息一个接着一个,在1943年1月举行的卡萨布兰卡会议上,欧内斯特·金据理力争,强调盟军不应专注于西西里岛,而要重视太平洋地区的战略目标。罗斯福对金的意见大加赞赏,丘吉尔也不得不作出姿态,同意英国海军将在太平洋协助行动。

在此有利形势下,海军部长诺克斯前往太平洋战区视察。尼米兹邀请西南太平洋战区司令麦克阿瑟来努美阿,与海军一同商讨下一步的作战计划。麦克阿瑟第二次拒绝了尼米兹的邀请,不久前他曾提出一个作战计划,即以陆军为主,在海军的配合下沿着新几内亚北上进军菲律宾群岛,最终以菲律宾为基地,攻入日本本土。

计划中海军将承担大部分任务,却沦为陆军的从属,自然遭到金、尼米兹以及众多海军将领的反对。尼米兹提出了自己的方案,在广阔的中太平洋上,海军不必舍近求远,消耗巨量人员和物资,进行一场旷日持久的作战。而是凭借强大的海军,向日军纵深防御地区发动进攻。私底下他甚至抱怨,才能出众的麦克阿瑟之所以提出这项计划,根本不是出于战争需要,完全是为了突出自己。

除了后续作战方向的分歧,尼米兹和麦克阿瑟还面临着一个眼前问题。瓜岛战役后期,南太平洋战区的陆海军部队已经开始进入西南太平洋战区作战区域。根据1943年7月制定的“瞭望台”计划,战役将进入第二阶段,指挥权应交给麦克阿瑟。现实的问题是哈尔西及他手下的海军到底归谁指挥?

海军作战部长欧内斯特·金和陆军总长马歇尔经过协商,决定哈尔西原则上受麦克阿瑟的领导,但战术上由其自己做出决策。同时金和马歇尔也在参谋长联席会议上作出决定,中和尼米兹和麦克阿瑟的意见,以尼米兹的方案作为进攻主线,同时麦克阿瑟提出的方案作为辅助方向,盟军将继续在南面进攻。

尼米兹不希望与麦克阿瑟的关系僵化。他再次邀请麦克阿瑟来努美阿,还表示如果对方抽不开身,他跟哈尔西也可以陪同海军部长诺克斯到布里斯班的麦克阿瑟司令部拜访。即便如此,麦克阿瑟依然以“高级指挥官长途跋涉,我机关无人照顾”为由,不仅拒绝赴努美阿,也回绝了海军前来拜访的请求。

1943年1月14日,尼米兹与诺克斯乘坐四引擎水上飞机从珍珠港出发,动身前往中途岛。在那里视察结束后继续沿着日军占领的马绍尔群岛和吉尔伯特群岛南下,于1月20日抵达努美阿。21日,诺克斯、尼米兹一行乘坐“柯蒂斯”号抵达瓜岛。

与1942年9月不同,这里的设施和条件已经大为改观,被战火洗礼了几个月的亨德森机场已经扩建成全天候机场。官兵们身体健康,精神饱满,这些足以说明美军夺取整个瓜岛只是时间问题。

1月23日,尼米兹在哈尔西的司令部召开高级军事会议。明确瓜岛战役最后阶段的目标:4月1日前彻底肃清岛上日军残部;完全控制瓜岛制空权和制海权;以瓜岛为基地,攻占新乔治亚岛上的日军机场,为西南太平洋战区下一步行动打下基础。

诺克斯也参加了这次会议,并对南太平洋战区司令部乐观向上的气氛非常满意。细心的诺克斯在返回华盛顿前,特意将一架配备有将军座舱的专用飞机留给了尼米兹。就在他们1月14日飞往中途岛时,他

们乘坐的四引擎飞机发生故障,不得不在水面上迫降。诺克斯臀部受伤,尼米兹的头部撞开了一道3厘米长的伤口。

1月28日,尼米兹返回珍珠港。他在瓜岛染上了疟疾,不得不住进医院。2月初,他在病床上收到战报,瓜岛的围剿行动已经结束,日军1.2万余部已经撤离瓜岛。从1942年8月7日美军登上瓜达尔卡纳尔岛,至1943年2月7日日军全部撤离。历时六个月的瓜岛战役结束。

日军累计阵亡1.9万人,其中战斗死亡1.2万人。日军损失军舰24艘,运输舰16艘。另值得一提的是,日军在瓜岛损失了1200名飞行员,他们都是战前经过精心培养的精华。

美国和澳大利亚累计损失战舰24艘(含“大黄蜂”号航母和“黄蜂”号航母)、运输舰3艘,阵亡官兵7000人,受伤7700余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