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 272、【人物篇】斯大林4

272、【人物篇】斯大林4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人物篇】斯大林4:他为何选择跟德国走近?

相比于西方国家,斯大林对爆发战争的可能性有更清醒的认识。1925年1月,他在一次会议上说:“由于战争的前提日益成熟而使战争的爆发不可避免……当我们周围的国家发生纠纷时,我们军队的实力、战斗准备问题一定会成为我们面前的迫切问题。这并不是说我们现在要去积极地反对谁,我们的旗帜依然是和平的,但是战争一旦爆发,我们就不应该坐着不动,我们必须行动,行动的目的是把有决定性的砝码、把能够举足轻重的砝码放在天平上。”

斯大林的这段话表明了几个态度,即:存在爆发战争的基础,而且很充分;苏联没有准备好,所以加强战备是“迫切问题”;尽可能地争取和平,至少在战争爆发前,苏联应具备决定战争胜负的实力。

斯大林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当然他的方式也很俄国化,极限式的发展经济,清洗式的人事调整和扩张式的战略防御。

苏联成立之初曾试图营造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内战时苏联和波兰、芬兰签订条约,暂时稳定了苏联西北部边界。1921年,苏联又和阿富汗、波斯、土耳其签署和平条约。为了得到英法等西方国家的承认,苏联于1922年受邀参加“热那亚会议”。会上英国提出承认苏联的前提是偿还沙俄时期遗留下来的180亿金卢布债务,并接受各国提出的经济要求。

参加热那亚会议的苏方代表由外交人民委员契科林率领。临行前列宁为此次会议设定了底线,准备把一部分耕地、森林和矿产资源租让给外国经营开发,但绝不能签署任何不平等交易。在得知英法提出的要求后,契科林转守为攻,提出“协约国应赔偿武装干涉和封锁给苏俄造成的 390多亿金卢布损失”,双方因此不欢而散。

对于苏联来说,热那亚会议并非一无所获。会议期间,被协约国厌弃的德国同样孤立无援,两个“同病相怜”的弃儿就此走近。双方于1922年4月16日签订《拉巴洛条约》,决定恢复友好关系,相互撤销对方的债务。

1923年12月,由美国银行家、时任美国预算局局长的查尔斯·道威斯牵头,法国、比利时、英国、意大利和美国代表赴德国实地考察。次年4月,协约国战争赔款委员会出台“道威斯计划”。该计划考虑到德国赔偿战争赔款能力,决定向德国提供用于恢复经济的贷款。随着计划的落实,德国经济开始复苏。

1925年10月,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七国在瑞士洛迦诺召开会议。这次会议给予了德国平等的地位,德国同两个西部邻国——法国、比利时签订边境条约,双方承诺维持现状。对于德国东部边境问题,英法宣布不对德国和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的边境提供安全保障,也等于默许了德国向东扩张。

对于欧洲局势的评估,让斯大林越来越相信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也正是出于此种考虑,他才极力推动农业集体化和工业现代化的进程,在战争到来前,尽可能地为苏联积蓄力量。

到了三十年代,苏联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而且此时斯大林不得不承认,和来自西方的威胁相比,东方的威胁更迫切。为了与日本缓和关系,他指示外交人民委员李维诺夫设法同日本谈判,为远东地区营造和平环境,但日本人拒绝了。

1931年9月,日本出兵侵占中国东北。对于苏联来说,远东地区的安全受到了极大的威胁。1932年,苏联和国民政府恢复了外交关系。斯大林给苏日关系划定了一条红线,如果对方入侵蒙古,则视为战争已不可避免。所以他一面向远东部署部队,一面在国联调查伪满局势的过程中“恪守中立”,他决定不做任何有可能“被用作发动战争的借口”。

小心翼翼的斯大林换来的是日本人的狂妄。从1934年至1936年,日本的军费在国家预算的比重从43.4%上升至70%。1936年11月,日本和德国签订协议,结成同盟。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在这种情况下,苏联不得不调整政策,决定奉行集体安全策略,在行动和道义上支持已成为侵略牺牲品的国家。自中国抗战开始后,苏联为国民政府提供了2.5亿美元贷款,用于购买苏联设备。在这笔贷款项目下,仅在1938年和1939年,苏联就向国民政府提供了777架飞机、82辆坦克、1550辆载重汽车、1225门火炮、9525挺机枪、5万支步枪和各式弹药。

自1904年日俄战争以来,日本对俄国以及后来的苏联都抱有心理优势,而且“北进”战略一直在日本国内占据上风。自侵占中国东北后,日本就一直在试探苏联远东地区的军事实力。1936年,他们在边境地区策动了多次冲突。得出的结论是苏联似乎专心于欧洲局势,于是决定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试探。

1937年11月6日,日本同德国、意大利签订《三国决定书》,轴心国同盟开始成形,日本方面认为时机已经成熟。1938年7月,大本营向驻朝鲜的第19师团下达命令,在中、苏、朝边境的张鼓峰地区向苏联军队发动进攻。经过几天激战,日本没有捞到任何好

处,随后双方签署停战协定。

“张鼓峰事件”并没有给日本决策层提供具有决定性的意见,之后内阁在是否对远东地区动武的问题上召开了几十次会议,仍然无法形成决策。一直主张扩大事态的陆军将领决定不再拖延,发动一次规模更大的军事行动。

哈拉哈河(又称哈勒欣河)是中蒙界河,该河在中蒙苏边境一带的诺门罕地区河宽30~40米,水深约2米,河两岸则是一片遍地杂草和灌木的蛮荒之地。1939年5月,日本关东军在经过缜密侦察和部署后,向前出到哈拉哈河东岸的蒙军发动进攻,并将其赶回西岸。

日本触碰到了斯大林的红线,随即遭到后者的回击。6月2日,白俄罗斯军区副司令员朱可夫被召回莫斯科,接受国防人民委员伏罗希洛夫交付的任务,赴远东指挥作战。三个步兵师和一个坦克旅增派到作战地域,空军则派出伊-16战斗机和21名获“苏联英雄”称号的王牌飞行员。

7月2日夜,完成集结的日军偷偷渡过哈拉哈河,一万多日军插入苏军防线纵深,准备对苏军实施前后夹击。日军对这次“胜利进军”抱有极大的把握,所以随同进攻部队行动的还包括德国、意大利的武官和新闻记者。次日拂晓,苏军发现日军企图,朱可夫随即下令展开反击。第11坦克旅从北面、第24摩托化团从西北面、第17坦克旅从南面向渗透到西岸的日军发动进攻。同时空军和炮兵也收到了进攻的命令。

日军完全没有料到对方的反击来得这么快,部队很快陷入慌乱。一名参战的日本士兵在日记中写道:“90辆坦克突然向我们冲来,我们当时惊慌失措。战马嘶鸣,拖着火炮四处奔跑,汽车也四处乱窜。空中我们的两架飞机被击落,官兵上下都胆战心惊。”

日军企图从原路撤回哈拉哈河东岸,但工兵因为害怕苏军坦克冲过河对岸,已经把渡口炸毁。战至5日凌晨,日军的抵抗被粉碎,数千具尸体横在哈拉哈河巴彦察干山的东面斜坡上。一些官兵全副武装跳入河中,大部分溺毙。

首战胜利后,朱可夫开始为下一步总攻做准备,他请求增调2个步兵师、1个坦克旅、2个炮兵团并加强航空兵的力量,都得到了斯大林的准许。8月20日,苏军转入进攻。虽然朱可夫的准备十分充分,但担任主攻的师没能在正面攻取日军坚固的筑垒阵地,反而在日军炮火的拦截下损失惨重。朱可夫接通该师指挥部电话,命令再组织一次进攻。在得到师长含糊其词的答复后,他立即解除师长的职务,改由师参谋长接替,但后者也没能如期发动进攻。朱可夫又一次接通该师电话,解除了那位师参谋长职务,然后从自己的指挥部派出一名参谋接替该师的指挥权,并顺利拿下了日军防御阵地。

苏联在二战期间最耀眼的将星就此崛起。

自希特勒上台后,其一再表示敌视苏联,并宣布对乌克兰和苏联其他地区有领土诉求。在与纳粹德国相处的最初几年,斯大林没有公开谈论过德国,《拉巴洛条约》依旧有效,他希望德国人可以继续恪守这项条约,同时也密切关注德国的动向。

1933年2月,纳粹精心策划国会纵火案,随即嫁祸给德共并在全国下令逮捕德共领导人和成员。在苏联进行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1933~1937),德国把国民经济转入战争轨道,军费在国家预算的比重从21%提高至67%。1934年,德国秘密扩军,将陆军规模从10万人增至30万人。1935年,德国公开宣布重建国防军,空军作为独立军种也正式宣布成立。

1936年3月,希特勒在宣布废除《凡尔赛条约》的同时,也宣布废除《洛迦诺公约》,部队开进莱茵兰非军事区。

同一时期,斯大林也提前布局。1934年9月,苏联加入国联。1935年1月,莫洛托夫在第七次苏维埃会议上提到了希特勒的《我的奋斗》一书,谴责希特勒的种族言论。同时他也发出警示,德国的扩军有高度发达的重工业做后盾,发展速度远远超过苏联。

在外交方面,苏联自1934年夏天先后与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签订条约,暂时保证了苏联西南部的边境安全。但苏联整个西部边境的危险在西北和中部方向,一旦战争爆发,德国人可以从波罗的海沿岸进入苏联,中部邻国波兰则跟苏联有着长达数百年的恩怨,德国人同样可以从这里侵入苏联。

1936年,西班牙爆发内战,意大利和德国立即向佛朗哥叛军提供军事支持。斯大林意识到,让欧洲某地而且远离苏联本土的地区保持紧张局势,有利于苏联的外部环境,遂决定向西班牙提供支援。从1936年至1937年,苏联为西班牙共和军提供了800多架飞机、362辆坦克、120辆装甲车、1550门火炮、1500挺机枪、50万支步枪和各类弹药。同时苏联累计派出772名飞行员、351名坦克手、100名炮手、77名水兵和各类军事专家339人。

1937年,苏联将军费从原定的40亿卢布增加到175亿,以保证更多的军用产品、新武器供应给部队。

二战爆发前,苏联和西方国家的关系始终不温不火。美国一直不承认苏维埃政权,苏联宣扬的“万恶的资本主义

即将崩溃”的言论让美国民众极为恼火。相比于意识形态的分歧,两国的贸易却有很大发展,美国人可以自由地到苏联旅行,苏联则利用美国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帮助自己发展工业。

双方的关系在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开始升温。美国商界敦促改善和苏联的关系,以加强同苏联的贸易。1933年罗斯福上台,他立即宣布承认苏维埃政权。对于渴望同西方改善关系的苏联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苏联的报纸兴高采烈地宣布同美国达成了新条约。

但是美苏关系因为一笔旧账很快又陷入了低谷。1917年苏俄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总理克伦斯基曾用本国资源作抵押,发行一批政府债券。美国摩根家族和洛克菲勒家族因为觊觎苏联丰富的资源,购买了价值2000万卢布的债券。与此同时,美国人两头下注,也给布尔什维克提供了数百万英镑的资金,用于其海外宣传。

克伦斯基的债券打了水漂,而借给布尔什维克的钱则换来了丰厚回报,阿尔泰铜业的所有权;西伯利亚南部50万英亩的上佳林地;跨西伯利亚铁路的经营权;俄国铂金的勘采垄断权都交到了摩根家族的手中。尽管苏联后来国有化收回了这些资产,但美国人已经从中赚得了不少钱。

美国首任驻苏大使威廉·布利特到任莫斯科后重提旧事,这让苏联方面十分不快。但斯大林更看重双方的长远关系,遂要求外交人民委员李维诺夫与美方展开谈判。最终双方均做出让步,达成协议,苏联承认克伦斯基债款中的1.85亿美元外债。作为回报,美国同意为苏联提供2亿美元的长期贷款。

1935年7月,美苏签署新的贸易协定,双方关系开始复苏。

在西方国家中,最敌视苏联的是英国。在斯大林看来,英国人扶持了希特勒上台,而且屡次怂恿德国人东扩。即便如此,当英国人抛来善意的姿态后,斯大林还是希望能够改善两国关系。1935年,英国国联事务大臣安东尼·艾登访问莫斯科。与此同时,英国内阁大臣约翰·西蒙到访柏林。两位同时出访的英国官员级别不同,并没有让斯大林表现出不快。恰恰相反,苏联给予了艾登超规格的接待,斯大林亲自出面欢迎英国低级别部长。两个月后,与英国亦步亦趋的法国和捷克斯洛伐克也派出特使,苏法和苏捷之间的联盟很快得以确立。

1938年3月,德国吞并奥地利,几个月后又在苏台德地区制造危机。斯大林在“英法向捷克斯洛伐克施压”的情况下变得越来越不安。作为对策,他提议英、法、苏组成同盟,联合反对德国的威胁,并准备同捷克斯洛伐克制定一项军事计划,一旦德国发动侵略,三国将立刻行动。

斯大林的建议本可以阻止战争,至少可以推迟战争爆发的时间,这一点和英国首相张伯伦的观点是一致的。但英国的态度、特别是张伯伦的态度摇摆不定。当法国提出履行对捷克斯洛伐克的安全义务时,英国明确表示不支持法国,后者不得不宣布收回曾经对捷克斯洛伐克许下的承诺。1938年9月28日,英法德意在慕尼黑签订条约,出卖了捷克斯洛伐克。

1939年3月,德国军队进入捷克首都布拉格。斯大林又建议召开英国、法国、波兰、罗马尼亚、土耳其和苏联六国会议,但英国认为“时机尚未成熟”。得知此事后,希特勒立即出兵立陶宛,夺取了该国港口梅梅尔,此举显然是针对苏联。

英国国内很多人对张伯伦的绥靖政策表达了不满,前首相劳合·乔治就指出:“同苏联团结可以挽救和平。”4月,盖洛普民意调查显示:92%的英国人赞同和苏联结盟,但类似的建议每每遭到张伯伦的冷遇。5月3日,张伯伦表示计划同德国签署互不侵犯条约,两天后他又收回了这句话。

英法苏在战前最后的机会出现在1939年5月,在捷克被侵占的两个多月后,英法代表前往莫斯科,但他们在途中就表达了自己的“诚意”,他们的代表团成员足足花了三个星期才全部到达莫斯科,先期到达的“处理谈判”的代表没有签约的权力。在耗时75天的漫长谈判中,英国人让苏联代表等了59天。而在此期间苏联获悉,英国官员正在德国,准备和德国签署一项贸易协议。

在斯大林看来,英国根本就不打算和德国撕破脸,他们乐见于德国继续向东“扩展空间”。为了警告张伯伦,斯大林解除了亲英的外交人民委员李维诺夫的职务。张伯伦不可能没从中品出苏联人发出的信号,但他选择漠视。

和英国相比,希特勒的姿态更积极,因为他知道英法和苏联如果签订条约,德国在战争中将遭受东西夹击,自己毫无胜算。在和英法的谈判久拖不决后,斯大林于1939年8月接见了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双方于8月23日签署了一份为期十年的互不侵犯条约。

这份条约德国是最大的赢家,他们解除了东部的威胁,可以放手入侵波兰。苏联在这份条约中获益极为有限,斯大林希望它能将不可避免的战争拖延到1942年发生,显然他失算了。

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斯大林在这段时间显得焦躁不安,德国机械化军队表现出的力量和效能是恐怖的,斯大林清楚苏军无论从装备和训练方面都无法顶住

这样的进攻。他曾在一次军事会议上指出:“拥有更多坦克和更多高度摩托化部队的一方将赢得战争的胜利。”他要求国防工业珍惜时间,“每个月都很珍贵”。

现如今更多人认为苏联在德国入侵波兰是落井下石,跟德国一同瓜分了波兰领土。此前也多次提到,苏联在波兰战役中将国境线推进到布格河一线,这里原本就是英法在1920年为波兰和苏联设定的边境。

苏联出兵后,丘吉尔在广播中说:“苏联人已经在波兰东部挡住了纳粹分子,但愿他们是作为我们的盟友而这样做的。”张伯伦则表示:“红军占领波兰的一部分来防备德国,这是必要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