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 242、【人物篇】巴顿1

242、【人物篇】巴顿1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人物篇】巴顿1:上流社会的育儿经,可不只是用钱砸

小乔治·史密斯·巴顿身上有众多标签,他出身名门望族,是含着金钥匙长大的。家族留给他的遗产让其成为美军将领中最富有的人,他是“贵族势力的卫道士”,不屑于跟平民交往。但他一生鄙视奢侈腐朽的贵族生活,宁愿露宿街头,也不愿意在浮夸的卧室里消受一晚。

骑兵出身的巴顿是美国甚至世界上最早倡导坦克装甲战术的军人。一战末期,他指挥一个装甲旅征战欧洲。二战爆发后,受到马歇尔的提携,他担任新组建的第2装甲师师长,开始了62年人生最辉煌的旅程。在同僚的眼中,他是“我们最伟大的将军”(罗斯福语);在敌人眼中,他是“最杰出的对手”。在战场上,他总是站在指挥车上身先士卒,抑或像士兵一样挥起镐头深挖战壕,任凭枪林弹雨在耳边呼啸而过。

在清理战场时,他会默默走下汽车,将路旁阵亡的将士遗体揽在怀中,眼含热泪为他们戴上勋章。但他也会在医院里对着吓得瑟瑟发抖的“逃兵”挥起拳头,并为此不光彩地告别战场。

他憎恨布尔什维克,当战争结束后不久,就因发表反苏言论和姑息纳粹分子被调离岗位,担任有名无实的虚职。1945年12月9日,巴顿死于一场离奇的车祸,这起事件也成为他本人和那场战争留给世人的一个无解的谜团。

巴顿家族在美洲大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中期,一名自称苏格兰贵族的后代踏上了这片土地,并给自己改了名字,叫罗伯·巴顿。罗伯身材矮小,性格傲慢且暴躁。同时他为人幽默,熟悉上流社会的做派,所以很快就融入了社交场。

1771年,罗伯在弗吉尼亚签下了一份土地契约,这是巴顿家族在美洲大陆上留下的第一个可以考证的记录。更幸运的是,罗伯迎娶了大名鼎鼎的休·莫塞将军的女儿。莫塞将军同样来自苏格兰,年轻时就读于苏格兰亚伯丁大学主修物理。1747年他移居英属美洲,并在军队中结识美国开国总统乔治·华盛顿。独立战争期间,他担任大陆军准将,曾参加过特伦顿袭击战,但不久之后他在普林斯顿战役中因伤重不治身亡。

莫塞生前家教极严,他亲自制定了族规,要求家族里的每个人在懂事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背诵训诫:谨记祖训、勇往直前、光明磊落、荣耀祖先。

与莫塞家族联姻是巴顿家族兴盛的起点,从此之后这个家族一直特别重视婚姻问题,“门当户对”成为一代代巴顿家男人值得炫耀的资本。

18世纪末,罗伯凭借家族出身和个人能力已经取得了很高的社会地位。人们会议论他当年离开苏格兰的原因,有人说他是犯了重罪,不得不隐姓埋名逃到美洲;有人说他违反了家法,被家族逐出家门。罗伯对此从不作出回应,他知道自己只身一人漂洋过海,通过艰苦创业赢得令人羡慕的身家已经足以让众人信服。

巴顿家族的第二代中,于1797年出生的约翰·莫塞·巴顿在长大后成为一名律师,还当过弗吉尼亚州长。约翰在成年后迎娶了史劳特家族的女儿玛格丽特,这个家族同样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婚后夫妇俩一共生下了七男五女,最小的儿子叫乔治·史密斯·巴顿,也就是二战名将乔治·巴顿的祖父。

巴顿家族第三代的七个兄弟个个生龙活虎,他们都受到外曾祖父莫塞将军的影响,喜欢骑在马背上征战沙场。兄弟七人中有三个毕业于弗吉尼亚军事学院,恰逢美国爆发南北战争,七个人都在战争期间担任南方军军官。

小约翰·巴顿在战争期间担任第21弗吉尼亚步兵团团长,直到因伤被迫退役;依沙克·巴顿先后指挥过第21和第22印第安纳步兵团,参加过密西西比河谷战役;华勒指挥过第7弗吉尼亚步兵团,不幸于1863年阵亡;詹姆斯和休的军阶不高,但也曾多次参加重大战役。

年龄最小的乔治·巴顿出生于1831年,毕业于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南北战争爆发前,他组织了一支义勇军,并在战争爆发后加入南方军联盟,担任第22弗吉尼亚步兵团H连连长,后来又晋升为该团团长。1864年9月,乔治率部参加第三次温切斯特战役,身负重伤、不治身亡。

七兄弟的事迹是巴顿家族最光彩的一笔,但同时也让家族的延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顿。乔治阵亡后,他的妻子苏珊带着4个孩子远走加利福尼亚,投靠自己的哥哥安德鲁——一位洛杉矶著名的律师。

苏珊在学校教书,收入微薄,她跟几个孩子也过了几年节衣缩食的日子。1871年,苏珊改嫁乔治的表兄乔治·休·史密斯(同样服役于南方军的军官,担任过第62弗吉尼亚步兵团团长),这才让家里的生活好转起来。

小乔治·巴顿的父亲出生于1856年,原名乔治·威廉·巴顿。为了纪念继父,苏珊把他的名字改成乔治·史密斯·巴顿。凭借良好的家风,巴顿家族的第4代也很快兴旺起来。乔治在长大后重返弗吉尼亚,进入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学习。毕业后他没有选择参军,而是回到洛杉矶,成为一名地方检察官。加州富豪威尔逊很看重这位年轻人,他的两个适婚的女儿对乔治也一见倾心。不过乔治最终戏剧般地迎娶了威尔逊的小女儿——

露茜·威尔逊,也就是二战名将小乔治·巴顿的母亲。

威尔逊不仅拥有不错的出身(他的父亲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担任少校),自己还是一个理财的能手。15岁时他只身闯西部,凭借买卖地皮成为巨富。他拥有2.4万亩牧场,与别人合伙买下1.4万亩土地,还拥有8.4万亩的草原。在葡萄园湖旁一处占地776亩的葡萄园里酿造的葡萄酒远近闻名。之后他涉足政界,从一名郡书记员一步步当上了洛杉矶的第一任市长。在他临终前的1878年,威尔逊家族的财产已经达到300万美元。

威尔逊对小女儿露茜和乔治·巴顿的这桩婚姻很满意,并把自己一个偌大的庄园送给了新婚夫妇,这座庄园就靠近葡萄园湖,所以取名葡萄园庄园。

1885年11月11日,一名婴儿出生在南加州的加布利尔,外祖父送给他们的那座庄园。父亲仍然给他取名乔治·史密斯·巴顿,因为和父亲的名字相同,人们习惯称呼他为小乔治或是小巴顿。和很多名人一样,小乔治出生时也留下了点滴与众不同的印记,比如女管家玛丽就被婴儿第一声啼哭吓得打了个踉跄,因为那声音实在太大了。医生则惊叹于婴儿一出生就睁开了眼睛。

其实小乔治出生后的身体非常虚弱,医生每隔一周就要为他检查身体,那个被吓着了的管家则预言孩子活不了几个月。一岁以后,小乔治在父母的关爱下开始变得结实起来。顽皮好动的他在自己两岁的时候迎来了一个小妹妹——安妮,家人给他起了一个更亲昵的名字:妮塔。

小乔治和妮塔的童年就是在自家的庄园里度过的。受到父亲的影响,兄妹俩都酷爱打仗的游戏。每天早上一起床,两个人就会为谁指挥谁争论不休。这个时候父亲会用标准的口令喊道:“立正!保持安静。”然后两个孩子就一声不响地站好。父亲会接着说:“大头兵乔治和少校妮塔早上好。今天军事科目的第一项是吃早餐!”于是两个孩子就乖乖地去找女管家吃早饭去了。

小乔治这个时候不知道军衔的大小,他一直以为大头兵要比少校厉害,所以每次妹妹喊他大头兵时,他都欣然接受。直到几年后,父亲不经意间说“你这个大头兵怎么还得不到晋升啊”,他才搞清楚自己被“愚弄”了。为此他第一次大发雷霆,并自封“乔治·史密斯·巴顿中将”。父亲为了安慰他,还特意做了一把木剑,他会时常佩戴在身上。

7岁时,巴顿知道了自己身上的一个秘密。一天深夜,他本来想跟父母道晚安,走到父亲书房门口时偷听到了父母的一段对话。乔治和露茜这时正在谈论儿子的病情,医生证实小乔治患上了怪病,表现出来的症状是对书本和学习有沮丧感,只能维持局部注意力,学习功能不健全。多年之后,医学界将他的病症称为“阅读失常症”或是“难阅症”,跟我们现在所说的“多动症”有很多相似之处。

他在阅读时不能控制自己的发音,比如在读“A”时,他会发出“V”的读音。得了这种病的人在学习过程中会相当吃力,那些同龄人会把他称作“笨蛋、白痴”。

无奈之下父亲决定不让他上学,而是利用闲暇时间亲自在家里给小乔治教授基础课程。为了锻炼小乔治的阅读能力,父亲每晚无论多忙都会抽时间给两个孩子朗读。作为一名地方检察官,他拥有一流的口才,抑扬顿挫的男低音读起故事来也更加情节生动。每当这个时候,两个活泼的孩子就安静地趴在父亲腿上,完全看不出白天他们有多顽皮。

小乔治在这几年也阅读了很多书,并逐渐在书中找到了自己最初的人生观。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中,主人公通过斗争改变命运的精神给了他信心,他相信“无法控制的舌头和手指”是可以通过艰苦的努力战胜的。

在阅读莎士比亚的作品中,他开始明白人通过奋斗与挣扎,可以获得荣耀和幸福。父亲的言传身教为他打下了学习生活的坚实基础。直到他成年之后,小乔治仍然能流利地背诵出圣经、吉普林和莎士比亚著作中的段落,他在演讲时常常引用其中的诗文警句。其一生爱好读书,并以海量“藏书”闻名军界。

在众多书籍中,他尤其喜欢战争和军人形象,对历史上的军事统帅迷恋不已。汉尼拔在意大利战场上的用兵自若;凯撒大帝征服高卢时的出神入化;圣女贞德的神勇气概,以及拿破仑的气定神闲。在近乎痴迷的崇拜时,他得出了一个结论,他在《成功的秘诀》书中写道:“战争的历史实际上是指挥者的历史,所依靠人数少而又少……征服世界的不是马其顿王国,而是亚历山大;摧毁迦太基的不是罗马,而是西庇;打败法国的不是欧洲联军,而是马尔巴罗公爵(丘吉尔的祖先);推翻查理一世的不是革命党,而是克伦威尔。”

1897年9月,小乔治已经12岁了,父母决定把他送到学校接受正规教育。就像父母担心的那样,小乔治在克拉克兄弟开办的私立中学里招来了同学们的嘲笑和羞辱,无数个夜晚小乔治会在熄灯后蒙着被子偷偷流泪。父亲在平日里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小乔治没有意志消沉,他不想给家族抹黑,所以他在克拉克学校的6年时间里,学习成绩一直在进步之中。

1902年盛夏,巴顿一家来到加州圣卡塔利娜岛度假

。这是有钱人休闲疗养的宝地,也是巴顿兄妹最喜爱的地方。小乔治这个时候仍然就读于克拉克学校,紧绷的学习生活一下子得到放松,让他顾不得旅途劳顿,就跑到海岸边追逐浪花。然后索性跳进海水里,游出去很远。

当巴顿停下来时,发现人群和小船已经被甩得很远,可还没来得及得意,身边突然冒出来一个潜水者。二人互相看了看,然后都不甘示弱地又一次钻入水底,向更远处游去。当天色开始转暗时,两个人不约而同地往回游,上岸前,对方对他说:“你游得很好啊!”小乔治这才听出来,对方原来是个女孩子。

晚饭前,回到住处的小乔治把刚才的经历告诉了妈妈。露茜笑了笑没有评价,只是让他跟自己一起下楼喝茶,并且见见艾尔一家,对方是巴顿家族和威尔逊家族的世交。还没等她们走进客厅,一阵轻快的钢琴声就传入耳朵。走近一看,发现是一个金发碧眼的少女,正专注着弹奏着贝多芬的《月光曲》。

一曲终了,艾尔太太向小乔治介绍了自己的女儿——比阿特丽丝·艾尔。还没等小乔治开口,对方就对他说:“你好,巴顿先生。你的游泳技术不错!”比阿特丽丝腼腆一笑,欠身致意,眼前的小乔治已经目瞪口呆。

艾尔只比小乔治小两个月,但她的经历比小乔治要精彩得多。她在法国和瑞士求学,能讲一口流利的法语并弹得一手好钢琴。这样一个面容姣好、阅历不凡的女孩一下子就迷住了小乔治,17岁的他情窦初开。与此同时,比阿特丽丝也喜欢上了小乔治,在她的眼里,性格粗犷坚韧的小乔治颇有男子汉的魅力,一点都不像他以前遇到的那些娇弱做作的富家子弟。

离开圣卡塔利娜岛后,两个年轻人开始了通信,他们彼此分享快乐和苦恼,感情也逐渐加深,并最终成就了一段令人艳羡的美满姻缘。

在克拉克学校的最后一年,巴顿开始考虑未来的人生,他希望成为一名军官,像自己的祖先们那样在军界出类拔萃。他的目标不是先祖们就读的弗吉尼亚军事学院,而是更负盛名的美国陆军军官学校,也就是人们熟知的西点军校。

西点军校位于美国东海岸的纽约州,作为“美国将军的摇篮”,从西点军校毕业的学员当年就可以授予少尉军衔。不过要进入这所军校并不容易,根据当时的规定,学校每年招收150名学员,总统有权向学校推荐30名候选学生,两会议员和特区代表有权推荐1名。这些申请人向陆军部次长递交申请,然后参加军官委员会组织的考试,招生考试的内容则包括体力和智力两方面。

为了能让小乔治争取到入学资格,父亲找到了加州民主党参议员托马斯·巴德。巴德是小乔治外公威尔逊生意上的合伙人,小巴德和小乔治还是克拉克学校的同窗。小乔治的父亲在加州是名人,结交了很多身份显赫的朋友,这些都是小乔治获得巴德推荐的有利因素。不过有一点是不利的,老乔治是共和党人,还曾经以共和党身份参加过州参议员的竞选,所以在政界他和巴德是对手。

1902年9月,老乔治给西点军校的督导和巴德各写了一封信。同时他还让自己的好友,也是巴德的朋友亨利·李法官帮忙劝说,后者在信中历数巴顿家族和威尔逊家族的辉煌历史,这个家族在独立战争和内战期间都以涌现战将著称云云。

巴德有些为难,因为那一年希望从他这里获得推荐的不止巴顿一个人。老乔治继续动用自己的人脉向巴德施加影响,但巴德只答应小乔治能得到公平竞争的机会。

对于小乔治能否在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老乔治是没有信心的,于是他决定在等待期间先把小乔治送入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学习。一来可以让他适应离家的生活,二来也能跳过西点的入学考试(西点军校规定,从公立学校毕业或者从其他军校转学的学员可以不用参加入学考试)。即使没有得到巴德的推荐,小乔治也可以继续在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学习,然后进入军界。

1903年9月,巴顿一家踏上了东去的列车。父母、姑姑安妮和妹妹妮塔都陪同刚刚成年、已经长到一米八的巴顿去弗吉尼亚军事学院报到。入学后,父母和妹妹就离校返家了,一直疼爱他的姑姑安妮留了下来,住进离校不远的莱克星敦。

最初的军校生活是痛苦的,小乔治的“阅读失常症”时常发作,这让他经常因为误解校方的通报而闹出笑话。陷入苦恼的小乔治又一次得到了父亲的鼓励,后者反复叮嘱爱子“坚持阅读各种手写文字,克服眼前的困难;跟学长虚心请教;跟同年级学生交朋友。作为一名好军人首先要将武器和军服整理得完美无瑕”等等。

家族的坚韧性格和父亲的谆谆教诲帮助小乔治走出了困境,到了圣诞节时,他获得了军校颁发的“军容内务标兵奖”。克服掉先天缺陷后,他成了同学眼中完美的模范军人——挺拔的军姿,严格遵守各项军纪,热忱的态度和学习知识过程中的绝对严肃。校方向小乔治承诺,如果他在第二年仍留在学校学习,他将晋升为一等学生下士。

与此同时,父亲老乔治丝毫没有放弃将儿子送入西点军校的努力。当1904年2月举行提名考试时,主考官是小乔治的姐夫。巴德还跟前来拜访的老乔治保证,测试结果只是作为参考。最

终,12名申请人选出了3个候选人,小巴顿的名字赫然在列。

老乔治又立即动用自己的人脉,纷纷去信向巴德游说,最终巴德下定决心推荐小巴顿。就这样,美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将领如愿以偿地走上了军旅之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