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 230、【人物篇】希特勒15

230、【人物篇】希特勒15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人物篇】希特勒15:他决定自杀时,还是想起了那把手枪

希特勒一直怀疑在统帅部核心圈子里有叛徒,这加重了他对周围人的疑心。英国情报机构“超级机密”本身是一个侦听破译系统,没料想他还起到了离间的作用。由于缺少信任,希特勒的决定越来越武断,在军事行动上,没有人能说服他,而他的身体已经无法支撑他做出稍有理性的决定。

1944年9月16日,三军总长凯特尔、作战局长约德尔、陆军总长古德里安和空军总司令戈林被叫来开会。这一天,希特勒再次心脏病轻度发作,开会时他脸色苍白、神情倦怠,眼睛里泪水汪汪,嘴巴有些松弛。

约德尔首先汇报了过去一段时间的战场简况:苏军的夏季攻势已经结束,东线战场情况稳定,芬兰、罗马尼亚背叛了同盟;西线盟军已经逼近齐格菲防线,过去三个月德军总计损失达120万人。盟军在个别地段已经渗透到齐格菲防线纵深,阿登山脉目前正经历一次真正的考验……"

希特勒起初心不在焉,当听到“阿登”的时候,希特勒开口了。他说:“我已作了一个重大决策。我要反攻。在这里,在阿登山外!”然后他用左拳猛地砸向桌子上的地图。“跨过马斯河,打到安特卫普去!”

9月16日的会议确定了德军在西线发动最后一次反攻,希特勒想复制1940年的辉煌,两个装甲集团军从阿登山区出击,用7天时间奔袭200多公里,攻占大西洋海港安特卫普。这次行动想要达成的战役目标是夺取盟军最重要的补给中枢,将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地区的盟军30个师包围并歼灭。最终促成西方坐下来与德国谈判,从而一举解决西线战事。

会议结束后,希特勒离开狼穴,前往位于拉斯滕堡的陆军医院接受X光检查。他这次是接受了耳鼻喉专家吉辛医生的建议,后者是刺杀事件次日为元首检查耳部出血症状临时找的医生,因为医术高超,一下子就得到了希特勒的信任。

经过希特勒允许,吉辛还给他进行了全身检查,并介入希特勒整体的医疗保健体系中。在这之前,希特勒的私人医生有三位,一位是勃兰特,他出身党卫军;一位是哈塞尔巴赫,刺杀当天就是他给希勒特包扎的伤口;另一位就是莫雷尔,希特勒最信任的医生,但很多人都认为他是江湖骗子。

吉辛在后来的回忆中说:“希特勒患有多种疾病,最让他痛苦的是胃部痉挛。莫雷尔让他每天服用一种黑色药丸,但说明书上注明药中含有慢性毒剂,少量服用对身体无碍,但不能大量、长期服用,那会对神经系统有损害。问题是希特勒每天都要吃5~6片。”

在灯光照射下,希特勒的脸上出现了一种奇特的淡红色泽。两次心电图都出现了T形波,这是动脉硬化或高血压的症状。他易怒、怕光,心脏病在过去一段时间三度发作。希特勒在阳光下的脸色发黄,这是黄疸病的症状。人们猜测他性的方面有障碍是谣传,吉辛发现他在这方面的功能非常健康。

让希特勒每天痛苦不堪的是胃痉挛,他因此会几天不吃不喝,身体蜷曲在床上痛苦地呻吟。吉辛认为这是他长期服用黑色药丸导致的,但他不敢直接对希特勒说,而是将情况告诉给勃兰特。药丸是莫雷尔开的,勃兰特让吉辛不要声张,后者则将情况告诉了马丁·鲍曼。不久之后,吉辛等人就得到通知,除了莫雷尔,其他三位医生都不可以去看希特勒。

1944年10月1日,吉辛接到希特勒副官打来的电话,说元首的头疼得厉害。他立即赶到狼穴,见到躺在床上的希特勒,后者略略抬头以示问候,然后就立即跌回到枕头上。他说头胀得厉害,左鼻孔无法呼吸,然后他突然改变话题,问吉辛:“消毒丸的事你是怎么知道的?”

吉辛做了解释,希勒特耸耸肩,然后说他不认为莫雷尔是故意的,而且吃了药丸的确能缓解他胃痉挛的痛苦。吉辛则坦言那是幻觉导致的。

希特勒希望吉辛再给自己做“可卡因溶液”治疗。一剂扎下去后,希特勒立即腹泻,然后他头脑慢慢清醒过来,不久便下床了。他用很微弱的声调说了几句话,脸一下子变得惨白,吉辛忙问:“我的元首,您没事儿吧?”但话音刚落,希特勒已经晕过去了。

此时房间里只有希特勒和吉辛两人,副官林格刚好不在。吉辛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因为眼前这个人的生死就掌握在自己手上,他迅速用棉签伸进装有可卡因的瓶子里,然后用它探入希特勒的鼻孔,装作清洗鼻腔。这时林格回来了,他问什么时候能结束?吉辛只好说马上就要结束了,这时希特勒的脸抽搐了一下,双腿向上收。胃部的痉挛又让希勒特恢复了意识。

这次绝密的暗杀在吉辛多年后的回忆中才透露,当他走出希特勒的卧室时,尽管知道不会暴露,但仍然请了一天假,说是回柏林看一看,因为他听说自己的办公室遭到了轰炸。当他返回时,希特勒已经辞退了勃兰特和哈塞尔巴赫,马丁·鲍曼给了吉辛1万马克的支票作为这段时间的酬劳。吉辛来到希特勒的房间辞行,后者对他说:“你会明白的,消毒丸一事一定会澄清,我知道你的行动完全出于理想主义,动机是为了业务。”希特勒再次感谢吉辛出色的治疗,并提升了他的职务。

莫雷尔仍然留在了希特勒的身边,“药丸事件”没有影响他和希特勒的关系。尽管坊间已经流出莫雷尔要毒杀元首的传闻,但包括希特勒本人和贴身的人都不相信,因为他的确治好过很多人的病。

希特勒身体稍有好转,他就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西线反攻上。约德尔已经制定出了反攻计划的纲要,按照操作流程,大纲下发给了西线德军司令部和B集团军群司令部,他们负责补充战役细节。伦德施泰特和莫德尔都反对这个计划,莫德尔更是直截了当地说:“这玩意儿连条腿都没有(德国的一句俚语)!”

伦德施泰特和莫德尔都建议打一场小的反击战役,部队西进到马斯河,然后在东岸兜住盟军15~20个师,然后再视情况决定是否继续进攻安特卫普。约德尔代表希特勒反对,因为这样的反击达不到改变战局的作用。元首的设想是解决了西线,就把部队调往东线,全力对付日益逼近的俄国人。

约德尔哪里能镇住西线的两位元帅,他们大声表达抗议。无奈之下,希特勒不得不于11月20日亲赴前线,向伦德施泰特和莫德尔解释此役的目的。他当时刚刚完成一个手术,在左声带上切除了一块息肉。术后希特勒的身体异常虚弱,走几步就要大口大口地喘粗气,莫雷尔不得不给他注射药物才能使其支持得住。

这一次离开狼穴有特殊意义,希特勒也预感到自己有可能再也回不来了。扩建工程还没有彻底完工,他叮嘱建筑工人继续干下去,他的内心还是非常希望能够回来的。两个月后,德国人彻底放弃了这里。

因为声带手术,希特勒说话的声音非常小,身边的随从在讲话时也不由自主压低了声调。希特勒喃喃地说:“我的听力很好,你们没有必要宽容他。”

抵达前线后,希特勒的情绪一下子提升了起来,全身心地投入到阿登战役的筹备工作中。12月16日,战役如期展开,28个师向盟军6个战斗力低下的步兵师发起进攻。在初期取得有限进展后,盟军将德军拖入消耗战中。1945年1月初,希特勒在阿登山区以南又发起代号“北风”行动,企图用10个师的进攻逼迫盟军分兵,从而打破阿登地区的僵局。但盟军在西线的兵力有370多万人,德军投入的兵力杯水车薪。

1945年1月12日,苏军在东线恢复进攻,220苏军从波兰中部的维斯瓦河登陆场出击,仅用了20天的时间就向西推进500多公里,抵达德国和波兰的界河——奥得河。柏林城就离奥得河不到70公里。由于苏军的进展太快,地处德波边境和波兰西部的大量集中营都没有时间毁灭证据,希特勒的种族灭绝罪行就此彻底公开。

1月中旬,希特勒回到柏林,参加阿登战役的部队一部分(党卫军第6装甲集团军)东调匈牙利,剩余的退回齐格菲防线。盟军在战场上看到的德军尸体更多的是50多岁的老人和不满16岁的孩子,他们有的是战死的,有的是负伤后无人救治冻死的。

自从战争开始后,希特勒待在柏林的时间并不多。连日的空袭已经让这座德国最大的城市面目全非,就连总理府也不能幸免。希特勒到达总理府后,绕了很大一圈才能到达自己的办公室,因为平时走的通道已经被炸坏。大部分窗户是用硬纸板盖着的,走廊的画不见了,地毯和挂毯也不见了。

在回到柏林之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希勒特对前线的战事漠不关心,统帅部召开的军事会议往往是议而不决,徒劳在办公室里浪费时间。总理府已经断水、断电,工作人员的用水只依靠停在大楼前的一辆运水车解决。马丁·鲍曼曾对自己的妻子说:“那些蠢猪们没有一个人想起冲洗一下卫生间。”

从2月初开始,已经没有多少事情可做的希特勒开始回顾自己的过往,为他整理记录的是他信任的马丁·鲍曼,希特勒将其作为“留给全世界的遗言”。从其中可以看出他很后悔在没有解决英国的情况下进攻俄国,然后咒骂丘吉尔和罗斯福是犹太人的走狗。2月12日的一次会议上,他和陆军总长古德里安发生了争吵,足足两个小时后,他最后败下阵来,同意古德里安提出的让温克担任希姆莱指挥的维斯瓦集团军群参谋长。他最后嘲讽地说:“我们的参谋长总算打赢了一仗。”

希姆莱当时也在场,当二人争吵时一言不发。之后他截留了里宾特洛甫保留的和西方联络的通道,与英国和美国秘密接触。东窗事发后,希特勒大骂希姆莱已经背叛了自己。在第三帝国临近末日时,希特勒不允许任何人与西方媾和,只有和苏联接触的事情上略有宽容。他于2月中旬筹划在匈牙利发起一次进攻战役(巴拉顿湖战役),希望能把俄国人打到谈判桌上来,结果没能如愿。

希特勒在考虑自己的接班人问题,他对秘书施罗德说:“各方面都向我撒谎,戈林已经失去了人民的同情,希姆莱会遭到党的拒绝。动动脑筋,告诉我谁是我的接班人。我不断地问自己这个问题,可找不到答案。”

爱娃搬进了总理府,当她出现在希勒特面前时,后者假装发怒,故意责骂了她一顿。后来他又跟随从说:“布劳恩小姐如此忠贞,我觉得很自豪。”

2月底,希特勒召见各地方长官。他是被搀扶着进入会议室的,说

话声音很小,左臂抖动得厉害。他坦率地告诉众人,自己的健康在变坏。他咒骂了盟军的轰炸造成德国50万平民死亡,还辱骂把英国人视为解放者的德国人。

莱茵河和奥得河是德国西部和东部的两条国境河,1945年3月初,西线盟军和苏军都已经在河对岸做好了进攻的准备。希特勒已经搬进了总理府的地下大型堡垒中。据古德里安回忆,地堡入口处在总理府花园的一角,由两名党卫军士兵把守。

走下台阶,要穿过一条狭窄的通道,那里有1英尺的积水。踏着木板小心翼翼地通过那里,走到一扇门前。再下一段台阶,来到地堡上层。这一层共有12个房间,门都朝着走廊开,这条走廊也当做饭厅使用。沿着一段弧形台阶向下,到达地堡的下层,这里一共有18个房间,由一个小厅隔成两部分。在最远的房间尽头处,又有一个小走廊,是一个紧急出口,从这里可以直接通道总理府花园。这些房间有的用作卧室,有的用作会议室,还有的用作会客厅。地堡虽然设有通风系统,可效果并不好,而且通风系统发出了尖刺声能穿透所有的房间。

古德里安在这一天被希特勒“请了病假”,他之后离开地堡。一个多月后,他向盟军投降。

4月12日这一天,地堡里收到了一条爆炸性的消息,美国总统罗斯福去世了。戈培尔大喊:“这就是转折点!”他的兴奋劲儿好像是战争已经结束了。里宾特洛甫则没那份热情,他对工作人员嘀咕说:“元首也已上了七重天了。”

4月13日,希特勒走出地堡,在外面短暂地视察了一下。回来后他提出了一个拯救柏林的战略:由向柏林退却的德军组成坚强的防卫核心,把俄国军队引来。这便能减轻其他部队的压力,使他们能从外围攻打布尔什维克。“决战之役将在柏林赢得”。他对一群半信半疑的听众说。为了鼓舞将士,他决定留在城内。有几个人劝他去贝希特斯加登,但他对此不予考虑。作为德国武装部队的总司令和德国人民的领袖,他有义务留在首都。

希特勒草拟了一份长达8页的通告,这是他最后给部队起草的文件,交给了戈培尔。连宣传部部长都觉得它的激烈言辞太荒谬可笑,后者用绿色铅笔着手修改,但改不下去,只好将它扔进废纸篓。过一会儿,他又将它拾起来,改了几句。4月15日,戈培尔连最后的清稿都未过目便在前线散发。

这份通告起到了一些作用,相当多的民众在这个时候仍然谜一般的相信希特勒。但第二天地堡里就受到了两道打击,被包围在鲁尔地区的西线德军主力全部投降,莫德尔自杀;距离地堡更近的东面,朱可夫已经开始向柏林发动总攻。

希特勒一面继续大谈胜利,另一面开始准备后事。帝国剩余的黄金被偷偷送到了图林根州的一处盐矿里;他在2月份完成的“留给全世界的遗言”被马丁·鲍曼转移走。这份遗言于1959年公之于众,上面被指定的接班人是马丁·鲍曼。

4月20日,希特勒迎来了自己56岁的生日。这一天晚上,他宣布将德国分为两个战区,北部战区由邓尼茨领导,南部战区由凯塞林领导。身边的人也有安排,两个年长的秘书跟随凯塞林去了贝希特斯加登,当中还包括莫雷尔。希特勒在最后呵斥了这位给他服毒药丸的医生,还要让他当众脱下医生的制服,吓得莫雷尔一下子瘫软到地上。

爱娃和几个年轻的随从也在南下之列,但爱娃相当坚定地选择跟希特勒待在一起,包括特劳德尔在内的几个人也选择留下。希特勒感叹,如果将军们也像你们这样勇敢就好了。他在众人面前吻了爱娃,这是多年来的第一次。

4月27日,苏军攻占了柏林的两处机场,被四面包围的柏林城彻底和外界断绝了联系。希特勒开始为自己的最终命运担忧了,他不想“让斯大林将自己关在笼子里展览,我决不能让俄国人施奸计用坦克将我生俘”,同时他又不能离开柏林。连他自己都拒绝在祖国的心脏指挥战斗的话,他怎能叫人去为祖国献身?

城防司令魏德林来到地堡面见希特勒,他提出了一项突围计划。有人反对(戈培尔),有人赞同,希特勒一言不发。后来有人问他,他回答:“这不过是冲出虎穴又入龙潭而已。我作为元首,难道就睡在田间或某农庄里,坐待末日不成?”

离开会议室,他去看望受伤的格莱姆,这位53岁的空军元帅在前一天亲自架机赶回柏林的。当年,希特勒刚刚成为纳粹党首的时候,就是他驾驶飞机把希特勒从慕尼黑送到柏林,那是希特勒平生第一次乘坐飞机。他们谈到了忠诚,谈到了希姆莱,后者已经叛逃了。希特勒又谈到了爱娃,他决定回报爱娃的忠诚。希特勒把藏着的一架教练机交给了格莱姆,让他飞到邓尼茨那里。

4月28日深夜,希特勒邀请了8个人参加了自己和爱娃的婚礼。除了马丁·鲍曼、戈培尔夫妇外,其他的都是希特勒的近侍。爱娃穿着一条黑色的塔夫塔绸长袍,希特勒则穿一身军服。简短的仪式出现了两处纰漏,戒指是临时从金库里找来的,太大了根本不合适。爱娃在结婚证书上签字时,还习惯写上“爱娃·布劳恩(Eva Braun)”,写完“B”后,她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是夫人了,就划掉了“B”,写上了“希特勒

”。

4月29日凌晨,地堡里举办了一场婚宴,所有人都向他们表达了祝贺,地堡里响起《红玫瑰》的曲子,喝的是匈牙利产的葡萄酒。特劳德尔在希特勒、戈培尔和马丁·鲍曼亲自注视下打出了三份文件,其中一份是希特勒的政治遗嘱。他将消灭犹太人的功劳归于自己,以此重申了政治生涯中萦绕于心头的恐惧。他说战争是他们发动的,也为此付出了代价。他并不为自己的所为而懊悔,相反他为自己从未软弱下来而自豪。遗嘱在末尾写道:“我已吩咐国家领导人及他们的手下,最大限度地维护种族法,毫不留情地反对国际犹太人这个各民族的共同毒素。”

4月29日,大家都无所事事,不是聚在一起聊天就是抽烟打发时间。下午6时,希特勒把盛有氰氨的药瓶分给众人。他对两名秘书说:“作为永别的礼物,这太不像样了。”他再次夸奖了她们的勇气。戈培尔担心药是否过期,希特勒于是拿爱犬布隆迪做实验,不一会布隆迪就死了。

“不管是生是死,我都不能落入敌人之手!”希特勒说,“我死后,把我的尸体焚毁,这样便永远不会被发现!”他之所以做这样的安排,是因为刚刚得到消息,墨索里尼在前一天被意大利游击队打死,然后被人倒挂在广场上示众。

4月30日下午3时30分,希特勒和所有人告别后,和爱娃回到了卧室。爱娃首先服毒自杀,希特勒则拿起了一把手枪。这把65毫米口径的瓦尔德式手枪是当年他的外甥女吉莉自杀的那支枪,希特勒发动啤酒馆暴动的那天晚上开的那一枪,也出自它。他在架子上摆放了一张母亲的照片,然后对准右边太阳穴扣动了扳机。

他本想改变自己甚至是整个国家的命运,但那把20年前就握在自己手上的枪、那把结束了自己最心爱女人生命的手枪、那把开启他事业起点的手枪,在20年之后毁掉了一切虚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