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 159、【欧洲战场】市场花园行动

159、【欧洲战场】市场花园行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欧洲战场】市场花园行动:最后一次由蒙哥马利主导的进攻

1944年整个八月,西线盟军迎来了一个又一个好消息。在法莱斯盟军重创B集团军群,取得了空前的胜利;在法国南部,盟军成功地实施了“龙骑兵”行动,将德军G集团军群赶回了德国边境;8月24日,法军第2装甲师进入巴黎,标志着德军结束了对法国长达四年的军事占领。

在前线和盟军总司令部都洋溢着胜利的气氛,败退的德军一口气撤退了300多公里,盟军则一路追击。其中,英军第21集团军群北上攻入低地三国,并于9月初相继攻占布鲁塞尔和安特卫普。尤其让盟军惊喜的是安特卫普港的设施完好无损;美军第12集团军群则继续向东逼近德国边境;被滞留在法国西南部的德军后撤无路,很快向盟军投降。

通过自己的侦察队和德军战俘的口中,美军第3集团军司令巴顿意识到当面的德军根本无法阻止盟军的前进。第3集团军的攻势摧枯拉朽,先头部队的推进速度甚至超过了德军的溃败速度。他坚信只要美军继续前进,就能将法莱斯口袋中漏掉的德军一网打尽。所以他酝酿了单枪匹马攻入德国本土的计划,即抢在溃败德军的前面,从正面突破齐格菲防线,直抵莱茵河畔。

蒙哥马利自法莱斯口袋战役期间就开始考虑下一步的行动计划。他认为齐格菲防线一定有德军重兵把守,所以正面进攻必定会被打得头破血流。他不同意直接进攻德法边境的齐格菲防线,主张先夺取北面的荷兰,然后绕过这条防线进入德国本土的鲁尔工业区。这样一来,盟军可以达成三个战役目标,其一是可以摧毁在荷兰部署的德军导弹基地,使其无法继续向伦敦发动袭击;其二是夺取德国最重要的工业区,可以削弱德国的生产能力;其三是避免在齐格菲防线陷入苦战,使德军精心构筑的防线没有用武之地。

两相比较,巴顿的计划看起来有些莽撞,而蒙哥马利的计划则充满了谋略。但后者的计划建立在一个重要的假设上,就是德军在齐格菲防线有重兵把守,盟军绝不会轻易突破德军的防线。

但事实并非如此,据战后有关资料中披露,当美军第3集团军逼近时,齐格菲防线地区几乎无人防守。这条沿着德法边境修筑的防线此时杂草丛生,弹药库里空空如也。要塞的火炮已经搬到了“大西洋壁垒”,炮兵掩体的大门都上了锁,甚至连钥匙都找不到了。

在防线后面不远的科布伦茨(西线德军司令部所在地),接替克鲁格担任西线德军总司令的伦德施泰特也非常清楚,如果美军打过来,自己根本守不住防线。当他听到铁链的响声时,这位年近七旬,已经打了一辈子仗的老帅会开玩笑地说,是不是巴顿的坦克打到这里来了。

然而,盟军内部的分歧让他们错过了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就在巴顿打算大干一场的时候,他被告知停止前进,而且中断了第3集团军的油料供应。理由是盟军要集中物资优先供应蒙哥马利的第21集团军群,美军第3集团军和整个第12集团军群都要原地转入防御。

中断油料供应对于巴顿来说是致命的,他的集团军每天要消耗1500多吨燃油,由于供应始终非常紧张,第3集团军也基本上没有储备,但眼看要到手的胜利就这样丢掉实在可惜。情急之下,他命令先头部队将所有剩余的油料都加给1/4坦克和车辆,甚至要抽出其余3/4坦克和车辆油箱里的油料,然后不惜一切代价继续前进。

8月30日,第3集团军已经进入到法国东部的南锡地区。8月31日,美军渡过马斯河,在对岸建立了桥头堡。此时,巴顿的油料彻底耗光了,他的部队停留的位置后来被称为“南锡缺口”。巴顿跑到布莱德利的司令部,当面指责自己的上司:“该死的,只要给我加满汽油,两天内我就能打到德国本土!”

这次阻拦巴顿的并非布莱德利,而是艾森豪威尔。面对盟军取得的胜利,艾森豪威尔面前却摆着两个棘手的难题,其一是德军在从法国撤退时,严重破坏了法国境内的铁路和公路,在诺曼底堆积如山的物资无法及时地运送给前线部队,这就导致后勤无法支撑盟军在西线发动全面进攻。所以,盟军在进攻方向上必须有取舍,将有限的补给能力用在某一个方向上。

其二是美英之间越来越严重的分歧,让这位善于组织、协调的将军头痛不已。事情还是要从诺曼底登陆前开始讲起。西线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是美国人,但他手下的副司令特德、海军司令拉姆齐、空军司令马洛里都是英国人,陆军则由蒙哥马利和布莱德利分别指挥英军和美军部队,这种人事安排就已经显露出一丝端倪。

尤其是最重要的陆军,为了能够更好地指挥地面部队,盟军在诺曼底登陆之初设立了临时指挥机构,由蒙哥马利统一指挥上陆的盟军地面部队。艾森豪威尔将指挥迁到法国后,对地面部队进行改组,将美军第1集团军从第21集团军群中剥离出来,与美军第3集团军共同组建了第12集团军群,他借此收回了一部分陆军的指挥权。不过两个集团军群仍然由蒙哥马利协调作战,即便如此也让蒙哥马利和他身后的英军联席参谋会议十分不满。

9月1日,艾森豪威尔进一步对盟军的指挥系统做了调整

:蒙哥马利不再担负协调第21和第12集团军群作战行动的责任,而专司第21集团军群司令之职;布莱德雷则直接听命于艾森豪威尔,且其第12集团军群的力量增加到了3个集团军,即美国第1、第3和新组建的美第9集团军,这个集团军群已成为西线盟军的第一大战役集群。此外,盟军还成立了一个重要的集团军司令部:即布里尔顿指挥的第1伞兵集团军,下辖美军3个空降师和第9空运大队,以及英国2个空降师和2个空运大队。这个新组建的集团军由盟军总司令直接指挥。

再次被削弱指挥权让蒙哥马利愤懑不已,此时英国方面又做出了一项火上浇油的决定。就在艾森豪威尔改组盟军指挥系统的这一天,蒙哥马利晋升为元帅军衔。在这样的时机晋升蒙哥马利无疑是间接地表达了对艾森豪威尔的不满,因为此时艾森豪威尔还只是四星上将(艾森豪威尔在1944年12月晋升为五星级上将),按照两国军衔对比,蒙哥马利的军衔已经高于艾森豪威尔。

在蒙哥马利看来,此时晋升元帅是他与艾森豪威尔分庭抗礼的资本,因为这代表着在背后支持他的是整个英国。既然第12集团军群不归自己指挥,他就让他们待在原地不动,自己亲率第21集团军群绕过齐格菲防线,为自己和他身后的英国建功立业。

所以蒙哥马利极力推销自己的行动计划,并要求给第21集团军群优先补充物资的待遇,他将率领由英军和加军组成的第21集团军群攻入德国本土。

面对咄咄逼人的蒙哥马利,艾森豪威尔不得不考虑采取怀柔政策。他通过指挥系统的调整,已经把蒙哥马利挤到了墙角,这一轮博弈他已经获胜了。如果一味地压制,恐怕会把高层的矛盾蔓延到全军,这对于盟军的作战将产生严重影响,也同时是自己作为西线盟军总司令的严重失职。

不仅如此,蒙哥马利的计划倒也很符合艾森豪威尔的判断,德军怎么可能会让一个无人防守的齐格菲防线让美军轻易占领呢?如果能够从荷兰绕过防线,也的确不失为一个绝妙的计划。

在综合了各方利弊后,艾森豪威尔决定采纳蒙哥马利的计划,盟军自登陆后第一次战役级别的失败由此拉开序幕。

8月份的时候,布莱德利阻止了巴顿贸然突进布雷斯特,付出的代价是美军最终花费一个半月夺取那座港口;而艾森豪威尔这次阻止巴顿一举突入齐格菲防线,他付出的代价是盟军将在防线停留5个月之久。

经荷兰进入德国本土的鲁尔工业区存在一个战术难点,就是需要攻占沿线马斯河、瓦尔河和下莱茵河上的几座桥梁,为装甲部队推进扫清障碍。为此,蒙哥马利将行动分为两个部分。“市场”行动的要旨是投入3个空降师和1个空降旅,在上述德军防线后方实施空降,抢先占领盟军需要的各处桥梁;“花园”行动的要旨是使用装甲部队沿着第69号公路突击,穿过空降部队占领的桥梁,进而攻入德国本土。

上述两个行动综合起来,就是被我们熟知的“市场花园”行动计划的主要内容。

“市场”行动具体由美军第82空降师、第101空降师,英军第1空降师和波军独立第1空降旅完成。其中,第101空降师负责攻占埃因霍温、索恩和费赫尔,这里距离盟军地面部队的进攻出发地最近,只有20公里;第82空降师负责攻占赫拉弗和奈梅亨,这里距离进攻出发地约50公里;英军第1空降师和波军独立第1空降旅负责攻占阿纳姆和奥斯特贝克,这里距离地面部队的进攻出发地约100公里。

为了投送3.4万人的空降部队、1736辆汽车和263门火炮,盟军集中了1438辆C-47运输机(空中列车)、经过改装的321架轰炸机、2160架CG-4A滑翔机、916架“霍莎”滑翔机和64架“哈米尔卡”滑翔机。其中还不包括提供护航和空袭任务的战斗机、轰炸机和攻击机。

“花园”行动由英军第2集团军第30军实施,负责打通与空降部队的联系。其中,近卫装甲师为突击箭头,第43和第50步兵师随后跟进。

根据盟军获得的情报,当面德军第15集团军正在加军第1集团军的驱赶下后撤,埃因霍温、费赫尔至阿纳姆这条进攻轴线并没有多少德军,所以地面突击的第30军应该不会遇到激烈抵抗。

所以蒙哥马利在行动前乐观地估计,近卫装甲师在发起进攻的当天会突破德军的防线,与第101空降师会合;行动的第二天将抵达第82空降师的防区;最迟在第四天可以和英军第1空降师会师。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刚刚复任西线德军总司令的伦德施泰特和B集团军群司令莫德尔都察觉到第21集团军群将发起一次大规模攻势。其情报部门甚至猜中了蒙哥马利的部队将沿着第69号公路直指鲁尔工业区的企图,还预见了盟军将大规模出动空降部队,只是不清楚空降的区域在哪里。

为了防范盟军发起的突然进攻,B集团军群司令莫德尔命令第719步兵师、第84和第89步兵师残部赶到赶往艾伯特运河,由施图登特指挥的第1伞兵集团军残部2万多人驻防荷兰。除了增援部队之外,德军第15集团军共有6.5万人驻守在荷兰,他们配备了750辆

汽车和200多门火炮。

在阿纳姆地区,从诺曼底和法莱斯地区撤下来的一些装甲部队正在这里休整,包括了党卫军第9、第10装甲师以及一些零星的党卫军、士官训练营、装甲掷弹兵后备营等作战单元。

相当数量的增援部队调往荷兰,盟军并非一无所知。就在市场花园行动即将实施的时候,英国情报小组“超级机密”通过德军往来的电报就掌握了这个情况。艾森豪威尔通过盟军统帅部获悉了此消息,并把它通报给蒙哥马利。遗憾的是蒙哥马利并没有因此调整或者撤销计划,英军第1空降师和波军第1空降旅仍然按计划在阿纳姆实施空降。

盟军第1空降集团军副司令布朗宁在战前询问蒙哥马利,第1空降师需要在阿纳姆坚守多久?蒙哥马利乐观地表示最多需要4天。布朗宁表示:“我认为我们可能是要前往一座过于遥远的桥了。”

虽然对即将展开的作战表达了忧虑,但他还是不折不扣地执行了蒙哥马利的命令。当他的部下厄尔特转交了“阿纳姆地区发现德军坦克”的情报,布朗宁选择了无视。包括他和蒙哥马利都认为,党卫军的装甲师已经在诺曼底地区丧失了战斗力。

1944年9月17日,盟军运输机和滑翔机飞临荷兰上空。不久之后,大片大片的白色和橄榄绿色的降落伞出现在荷兰人和德军的视野里。德军第1伞兵集团军司令施图登特感叹地说:“如果我们也有这么多先进的设备该有多好啊!”荷兰人则兴奋地大喊道:“上帝在从天上扔人!”

在距离最近的第101师空降区域,盟军只遇到了轻微抵抗,他们迅速攻占了计划中的几座桥梁。在进攻索恩时,德军提前炸毁了桥梁,并向第101师发起反击,被击退。然后他们开始向埃因霍温进攻。

第82空降师的进展也还算顺利,他们虽然遭遇德军高射炮的袭击,但并没有造成多少损失。着陆后第82空降师迅速攻占了赫拉弗的桥梁,还夺取了马斯-瓦尔运河上另一座重要的桥梁。然后他们按照计划夺取了赫鲁斯贝克的一处高地,以阻击德军可能发起的反击。

第508空降团遇到了麻烦,他们计划夺取奈梅亨地区的一座公路桥。由于命令传递出现了失误,加上该团降落地点距离目标太远,直到晚上才开始发起进攻。此时,德军党卫军第9装甲师第9侦察装甲营已经奉命赶来增援,阻止了第508空降团的进攻。

在阿纳姆,英军第1空降师于13时30分实施空降,然后留下一半的兵力坚守着陆场,以保障次日空降部队的安全,另一半兵力开始进攻阿纳姆大桥。该师侦察中队作为先头部队乘坐吉普车向大桥守备部队发起了奇袭,并顺利夺下大桥的一端,第1伞兵旅第2营不久抵达。随后,第2营开始向大桥的另一端进攻,但被德军机枪火力击退。

围绕着阿纳姆大桥,英军第1空降师在多处地区遭遇到了德军。其第1空降旅的2个营被德军1个伞兵营缠住,不得不绕路向阿纳姆大桥集结,他们在当天没有和进攻阿纳姆大桥的第2营会合;第3伞兵旅在空降后兵力有些分散,他们花费了一些时间才尽可能地将部队集结起来。当天晚上,他们选择在赶往大桥的途中宿营。至此,英军第1空降师的主要兵力分散在了4个区域。糟糕的是,由于彼此间相距的距离超出了无线电的通讯距离,他们无法及时保持联系。

还有一个糟糕的问题,就是该师携带的高频率无线电无法和空军取得联系。而根据战前的约定,除非得到召唤,盟军飞机禁止向空降区域主动发起攻击,以免误伤友军。这样一来,第1空降师也失去了空中掩护。

德军方面,当英军发起进攻时,B集团军群司令莫德尔的司令部就在阿纳姆不远的奥斯特贝克。他立即从司令部撤出,着手组织防御。无独有偶,德军从一架坠毁的滑翔机中发现了一具美军军官的尸体,并且在他的身上搜出市场花园行动计划的复印件。至此,莫德尔全盘掌握了盟军此次进攻的详细部署情况和作战意图。当天晚上,莫德尔制定出了防御计划。

在空降部队实施“市场”行动时,参加“花园”行动的英军第30军也于14时35分开始行动。300门火炮对进攻当面1.6公里宽、8公里纵深的区域实施了炮火准备。同时,空军出动7个攻击机中队沿着公路向所有已知的德军阵地发射火箭弹。15时,近卫装甲师所属爱尔兰装甲团开始沿着公路出发。

地面进攻一开始就遇到了麻烦,他们遭到埋伏在公路两侧德军的伏击。近卫装甲师不得不召唤空军再次发起空袭,地面的炮火也向两侧树林中的德军实施了一轮炮火打击。随后,步兵在坦克的支援下冲向树林,将德军2个装甲掷弹兵营和2个伞兵营组成的伏击部队击退,还抓获了不少德军俘虏。英军在第一天的行动中只推进了11公里,近卫装甲师没有按期抵达埃因霍温。

9月18日(战役第二天),战场上出现了大雾,这给后续兵力的投送(英军第4伞兵旅计划于18日在阿纳姆空降,美军的3个机降营将增援第82空降师)和空投物资补给带来了极大的麻烦。

第101空降师在进攻埃因霍温的同时,还试图夺取贝斯特的一座桥梁,但是被德军击退。

与此同时,近卫装甲师于早晨6时继续推进。至中午时分,他们和第101空降师会合。而第69号公路两侧泥泞的土地又给盟军造成了大麻烦,坦克和车辆只能沿着公路开进,一旦驶离公路就会陷入泥土中。跟在近卫装甲师身后的补给车队被堵在公路上,还不时地遭到德国空军的袭击。

在这一天,德军的反击越来越强,近卫装甲师在马斯-斯海尔德运河地区的进攻受阻。

第82空降师当天全线陷入激战。德军连续进攻赫鲁斯贝克高地,留守在着陆地区的第505伞兵团也遭到德军反扑,一部分阵地被攻陷。至午后1时,第508伞兵团发起反突击,夺回了丢失的阵地,掩护第二批机降部队安全着陆。在这一天的机降行动中,美军第319、第320机降野战炮营、第456伞降炮兵营和医疗队着陆,第82空降师还获得了135架重型轰炸机投送的补给。但他们没有在这一天等来地面部队。

在阿纳姆地区,英军第1伞兵旅的2个营继续向阿纳姆大桥推进,沿途遭到德军持续不断的小规模阻击。在阿纳姆大桥,德军党卫军第9装甲师第9装甲侦察营向桥另一端的英军第1伞兵旅第2营发起进攻。战斗十分激烈,德军以22辆装甲侦察车、半履带装甲运兵车和卡车冲上大桥。最前面的4个装甲侦察车冲过了英军的阵地,但后面的德军就陷入了英军用反坦克火箭筒和机枪组成的火力网。

经过2个小时的激战,包括该营的指挥官共70多名德军被击毙,还被击毁了12辆车辆,英军成功地守住了大桥的一端。此时,第1伞兵旅的第1和第3营也到达大桥,与第2营会合。

在这一天,英军第4伞兵旅在阿纳姆地区实施空降,共有3个营又2个连着陆。

9月19日(战役第三天),近卫装甲师在赫拉弗地区与第82空降师第504伞兵团会合,两个师继续向阿纳姆和奈梅亨进发。

在阿纳姆大桥的英军第1伞兵旅和第4伞兵旅的1个营开始向大桥的另一端发起进攻。在德军的充分准备下,英军的进攻遭受了严重损失,参加进攻的4个营只剩下500多人,他们留下第2营,其余部队向西撤退,企图与主力会合。

留守的第2营遭到了德军猛烈的反扑,都被英军击退。情急之下德军改变战术,他们用坦克、突击炮、榴弹炮和迫击炮向桥对面英军实施炮击,将守军依托的建筑物逐个摧毁,然后再用步兵向守军发起进攻。守军虽然势单力孤,却顽强地守住了大部分阵地。

此前一天着陆的第4旅在这一天也试图和第1伞兵师主力会合,但他们同样遭到德军层层阻击,最终他们选择在下莱茵河北岸构筑环形防御阵地。

9月20日(战役第四天),第82空降师夺取了奈梅亨大桥北侧阵地,他们距离阿纳姆仅剩下13公里远。近卫装甲师冲过奈梅亨大桥试图一举打通和英军第1空降师的联系,可他们刚驶过大桥就被德军步兵用“铁拳”反坦克火箭筒阻挡住了前进的脚步。在遭遇迎头一击后,英军再次停了下来,他们认为在奈梅亨和阿纳姆之间一定有德军重兵把守,所以需要集结足够的兵力才可以发动新的攻势。而实际上,他们遇到的德军阻击部队几乎就是奈梅亨和阿纳姆之间德军的全部,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重兵。

在近卫装甲师的两翼,英军第30军其他部队和美军2个空降师也和德军展开激战。至当天20时,也同样没有取得进展。

在阿纳姆,英军已经守了整整四天,但他们得到的消息是近卫装甲师已经在奈梅亨停止了进攻。第1空降师的补给和弹药已经所剩无几。驻守在阿纳姆大桥的第2营由于没有了反坦克火箭弹,德军的坦克已经开到他们据守的建筑物近前,直接进行近距离射击。在最后的战斗中,一部分人用匕首和德军进行肉搏,大部分人最终选择了投降。

第1伞兵旅和第4伞兵旅也陷入了德军的重围,第10伞兵营只剩下60人,第156伞兵营最后的150名官兵在树林中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向德军发起反冲锋。经过8个小时的战斗,幸存的75名英军撤回了出发地。

9月21日(战役第五天),在近卫装甲师的四周已经聚拢了大量的德军增援部队,德军甚至已经威胁到了英军的身后。为此近卫装甲师不得不分兵回防埃因霍温。在英军倚重的第69号公路上,各种车辆和坦克仍然把公路塞得满满当当,德军的坦克歼击车可以在侧翼向他们发动袭击,逐个摧毁公路上的盟军车辆。

当天下午,近卫装甲师不仅没能集结出足够的兵力,当面德军实力却越来越强,他们被迫选择转入防御。距离他们仅有10几公里的英军第1空降师也在德军的进攻下,一步步撤往下莱茵河沿岸。

17时15分,波军第1空降旅的3个营2000多名官兵实施了伞降。有2个营在着陆期间就遭到德军的沉重打击,另有1个营和补给物资则距离英军第1空降师太远。该旅在着陆一开始就损失了1/4的兵力。

9月22日,德军集中了110门火炮,向退守奥斯特贝克的英军第1空降师轮番炮击,继续蚕食英军据守的阵地。在这一天以及之后的3天,双方互有攻防,一片混战。英军无法解救第1空降师,德

军也没有能力击退英军增援部队,第1空降师则艰难地守着越来越小的阵地。

9月25日,蒙哥马利给英军第1空降师下达了撤退命令。当晚,该师在波军第1空降旅的掩护下撤过了下莱茵河。在历时10天的战斗中,英军第1空降师阵亡1485人,被俘6414人,纯减员占全师兵力的75%。

值得一提的是,蒙哥马利自市场花园行动后,没有再指挥过大规模的进攻战役。艾森豪威尔在不久之后就取消了第21集团军群优先获得补给的特权。他还在次年春天二人矛盾公开后,差点将蒙哥马利赶出西线盟军指挥系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