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 78、【苏德战场】巴巴罗萨计划之中央突破

78、【苏德战场】巴巴罗萨计划之中央突破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苏德战场】巴巴罗萨计划之中央突破:八十万苏军被俘

对于苏联和德国这场战争,希特勒和斯大林都清楚早晚会发生,1939年8月23日两国签署互不侵犯条约的时候,彼此心知肚明这不是避免战争的停止键,而是一个暂停键。

1940年6月法国战败后,英国拒绝了希特勒提出的G2方案,德国随即发起“海狮”计划,对英国本土实施战略轰炸。这一连串的行动其实并不是希特勒希望的结果,在他的计划表里,英国最好是认识到德国强大的军事实力后,能够坐下来跟自己好好谈谈,接受德国已经成为可以与他平起平坐的合作者,让他失望的是英国拒绝了。

海狮计划的实施,带有恼羞成怒的报复心态和高估自己实力的自负。在希特勒看来,即便德国海军的实力相对弱小,但凭借空军压倒性的优势,完全可以拟补海军的不足,夺取不列颠是有确定把握的。但是然后呢?英国的价值不是那片只有二十几万平方公里的不列颠群岛,而是其遍布全球的海外殖民地,那里丰富的资源、廉价的劳动力和重要的地缘位置才是大英帝国的价值所在。

而德国即便夺取了英国本土,却无力控制那些殖民地,那夺取英国只能成为美国、日本和意大利等国家的嫁衣。1940年9月日本夺取法属印度支那、意大利出兵东非和北非就是印证。也因此在德国击败法国后,希特勒仍然在法国东南部设置非沦陷区,交由法国维希政府管理,并通过维希政府间接管理这法国在海外的殖民地。

在东线,苏联一直是德国征服盎格鲁撒克逊民族(英帝国和美国)的威胁。通过情报部门的分析,美国将于1942年参战,届时德国要同时面对英、美、苏三个强国,所以必须在1942年前击败苏联,然后再集中全力对付英美两国。

击败苏联,不仅可以保证自己在东线的安全,还能够获得乌克兰的粮食、顿巴斯的煤炭、高加索的石油和橡胶、铜、锌、钨等原料,德国可以不再为战争物资而发愁。因此,希特勒不顾将军们的反对,决定暂缓进攻英国本土,转身向东在1941年的夏天征服苏联。

12月18日希特勒正式签发关于“巴巴罗萨”方案的第21号指令,并将海狮计划转为掩护德国侵苏战争准备的佯攻措施和心理战手段。1941年1月31日,经过修改后的巴巴罗萨计划由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下达:“命令南方集团军群从卢布林地域向乌克兰方向实施快速突破将乌克兰地域内的苏军消灭于第聂伯河以西地区;中央集团军从华沙和苏瓦乌基出发,向明斯克方向实施钳形突击,占领斯摩棱斯克;北方集团军群从东普鲁士出发,歼灭波罗的海三国苏军部队,尔后与芬兰协同,占领列宁格勒和喀琅施塔得。”

该计划明确规定:将苏军赶至伏尔加河至阿尔汉格尔斯克一线,苏联空军从这里出发将无法进入德国领空。尔后,德国空军继续摧毁苏联在乌拉尔山工业区,消除苏联的抵抗能力。

1941年2月起,德军开始陆续向苏联边境地区开进,至1941年6月21日傍晚,德国陆、海、空军全部完成部署。其中陆空军的编成如下:

伦德施泰特指挥的南方集团军群辖第6、第11、第17集团军和第1装甲集群,空军是第4航空队。冯·博克指挥的中央集团军群辖第4、第9集团军和第2、第3装甲集群,空军是第2航空队。冯·勒布指挥的北方集团军群辖第16、第18集团军和第4装甲集群,空军是第1航空队。施通普夫指挥的挪威集团军(4个师又1个旅),在北极圈地区展开,空军是第5航空队。

此外,罗马尼亚、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西班牙、芬兰等仆从国也派出本国军队跟随德军作战。上述参战部队陆军兵力为421万人(德军342万)、坦克4578辆、火炮和迫击炮4.2万门、作战飞机4800余架。

苏联方面,从1941年4月中旬起,斯大林就不断收到各方情报,其中包括佐尔格和露西情报网传递来的消息,表明德军即将入侵苏联。一向猜忌、多疑的斯大林却始终认为希特勒不会在没有征服英国前向苏联进攻,对于自己办公桌上那些“紧急”“绝密”的报告,他一概判断为是“英国人用来欺骗、挑唆苏联人的伎俩”。

1941年6月21日下午4时,基辅军区参谋长普尔卡耶夫收到一份报告:“一位隶属于德军南方集群第3装甲军摩托化步兵旅2营德军司务长偷偷越过边境向苏军投诚,他自称是德共成员,并报告德军将在22日凌晨对苏军边防部队发起进攻”。

当晚,苏军总参谋部总参谋长朱可夫收到了这份报告,他认为:斯大林将这些情报定义为德军的挑衅行为也不无道理,但是苏军应该采取更加主动的方式应对。

两周前,他曾经给斯大林呈送了一份计划,建议:既然德军早晚要打过来,不如趁他准备进攻的时候在全线调集主力突然杀过去。这个建议遭到斯大林的断然拒绝。随后,朱可夫又建议给部队下达战斗警报,命令主力部队进入前沿阵地展开防御,也被斯大林否定。

晚上10时,基辅军区参谋长普尔卡耶夫又发来了详细的报告,德军投诚者向他讲了他们部队这些天来的行动、部

队最终调动的位置和希特勒发布的命令内容。同时他还介绍了自己的入党时间、地点、介绍人和其组织被破坏的情况。看到这份报告后,朱可夫立即前往克里姆林宫。

1941年6月22日零时30分,斯大林和铁木辛哥等人决定:“边境军区的边境部队于当夜隐蔽占领国境筑垒地区各火力点,于次日拂晓前将全部军用飞机分散到各野战机场并予以伪装,所有部队进入战备状态,城市和目标地区实行灯火管制。”

遗憾的是,这份命令发布的时间太迟了,而且前线大部分部队没有在德军进攻前收到这份命令。

此时,在苏联西部4000多公里的边境上(陆上边境3300多公里),苏军总计部署了290余万兵力。从北至南划分为列宁格勒军区、波罗的海沿岸特别军区、西部特别军区、基辅特别军区和敖德萨军区。

其中列宁格勒军区辖第14、第7和第23集团军,共21个师又1 个旅,其任务是掩护苏芬国境的雷巴奇半岛至芬兰湾一线,正面宽1200公里。军区的基本兵力集中在拉多加湖以南,拉多加湖以北由第14集团军掩护各重要方向。军区的预备队由1个机械化军编成。

波罗的海沿岸特别军区辖第8、第11和第27集团军,共25 个师又1个旅,主要担任掩护苏联与东普鲁士边境的任务,正面宽300公里。第8、第11集团军的大部兵力驻于该线。从爱沙尼亚的塔林到立陶宛的利耶帕亚的波罗的海沿岸只有2个步兵师驻守。军区预备队由第27集团军的6个师编成。

西部特别军区辖第3、第10、第4和第13集团军,共44个师,其任务是掩护从立陶宛南端至乌克兰北端的国境线,正面宽470公里。军区的主要力量防守格罗德诺方向和比亚韦斯托克方向,分别由第3、第10集团军担任。布列斯特方向由第4集团军防御。军区的预备队由6个独立军编成,其中2个为机械化军。

基辅特别军区辖第5、第6、第26和第12集团军,共58个师,掩护从普里皮亚特河到利普卡内的国境线,正面宽820公里,军区的主要力量在利沃夫方向。预备队由4个机械化军、5 个步兵军和1个骑兵师编成。

敖德萨军区辖第9集团军、独立步兵第9军,共22个师,掩护着从利普卡内到多瑙河河口一带与罗马尼亚接壤的边界以及滨海方向。正面宽达1100公里。第9集团军掩护苏联同罗马尼亚的边境,并和独立步兵第9军防守克里木,另有2个步兵军编成军区预备队。

到6月22日,西部边境各军区担任掩护任务的有107个师,第一梯队计56个师又2个旅,各师的防御正面平均宽达60公里,有的师宽达100公里以上,而防御纵深为50~100公里。第二梯队计51个师。预备队有63个师,配置在距边境100~400公里的纵深内。

1941年6月22日凌晨3时,德军出动2000多架飞机对苏联西部的66个机场及其他军事设施、交通枢纽和重要城市实施轰炸,并以数千门火炮猛烈轰炸苏联西部边境地区。4时30分,德军越过苏联边境,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最大、最惨烈的苏德战场拉开了战争的序幕。

在随后的战场上,苏德双方的作战主要包括4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德军中央集群夺取斯摩棱斯克后,因苏军反击而转入防御;第二部分是德军南方集群在乌克兰夺取基辅;第三部分是列宁格勒保卫战;第四部分是莫斯科保卫战。因为战役规模太大,在接下来笔者用四个篇章分别介绍上述战役。

苏军西部特别军区(苏德战争爆发当天改编为西方面军)由巴甫洛夫大将指挥,辖第3、第10、第4和第13集团军,另有6个军(含2个机械化军)为预备队,共62.5万人。

1941年1月,苏联总参谋部组织了一次大规模军事演习,此次演习的目的是检验西部特别军区的作战能力。巴甫洛夫指挥西部特别军区第10集团军和特意挑选出来的几支部队代表红方;由时任基辅特别军区司令员朱可夫指挥的部队代表蓝方。

在此次演示中,巴甫洛夫将主力集结在西部边境的比亚韦斯托克突出部,同时没有在后方留出足够的预备队。蓝方统帅清楚地看到了这一部署的严重性,因此提前调动部队,悄悄靠近红方主力,演习开始后,立即从南北两翼急进,将比亚韦斯托克的红方主力合围,由于红方没有足够的预备队解围,或是在纵深与红方再次决战,明斯克的大门洞开,红方惨败。

不久,朱可夫离开基辅特别军区,担任苏联副国防委员、总参谋长。在随后的几个月期间,巴甫洛夫没有从演习中吸取教训,仍然将第3、第10和第4集团军部署在边境地区的比亚韦斯托克突出部及其以南地域,缺乏足够的防御纵深,第13集团军为预备队,部署在明斯克地域。

同时,巴甫洛夫将军区所属空军飞机集中部署在几个主要机场上。战争爆发后,这些飞机大部分被凯塞林的第2航空队击毁,其中大部分被击毁在机场地面上。朱可夫也没有利用这段时间,以总参谋长的身份对该军区的部署加以调整。开战后,德军中央集群几乎以同样的方式,向苏军发起了进攻。

明斯克以西300公里处的比亚韦斯托克突出部,是一个凸向波兰境内的一个弧形地域,南北宽100公里,北面是第3集团军;西边是戈卢别夫的第10集团军;南边是科罗布科的第4集团军。这样的部署既不利于进攻,也不利于防守,很容易被德军从两翼合围。开战前苏军直接在国境线上的部队主要担负构筑工事的任务,其余部队尚在野营或驻地进行训练。

德军的中央集团军群由冯·博克元帅指挥,辖第4、第9集团军和第2、第3装甲集群,并配属凯塞林指挥的空军第2航空队(1941年7月初从巴尔干地区抽调的第2集团军也划入中央集群战斗序列)。

在北面,霍特的第3装甲集群从东普鲁士出发、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集群在南面从布列斯特出发,两路德军急速向明斯克方向推进,对苏军实施大迂回、大包围。第4、第9集团军一部分兵力加强给坦克集群,以防被围苏军逃脱,主力在比亚韦斯托克南北实施突进,对该突出部苏军实施近距离包围。

6月22日晨,德军中央集团军群以约40个师的兵力向苏军发起猛攻。北路德军第3装甲集群同北方集团军群的第4装甲集群(霍普纳)从东普鲁士攻入立陶宛,渡过涅曼河,对苏军西方面军右翼第3集团军构成包围之势。

南路德军第2装甲集群强渡布格河,向苏联边陲重镇布列斯特发起进攻,并迅速突破苏军西方面军左翼第4集团军的防御。同日,该装甲集群以快速部队迂回布列斯特南北两侧,向斯卢茨克和明斯克方向发展进攻,步兵突入布列斯特,遭到苏联驻军顽强抗击。

此时,西方面军司令员巴甫洛夫已经乱了阵脚,他的第一反应是和自己的部队待在一起,于是他直奔第13集团军指挥部。而军区其他部队以及莫斯科都与他失去联系,前线部队失去指挥。

6月23日,根据苏军统帅部发布的第3号命令,第10集团军第6机械化军、第6骑兵军和第3集团军的第11机械化军,对德军进行反突击。由于所调兵团散处各地,准备时间仓促,又缺乏必要的通信器材,未能对德军形成集中突击。苏军反突击部队损失严重,燃料、弹药消耗殆尽,被迫放弃格罗德诺,撤往新格鲁多克,西北方面军和西方面军之间出现一个大缺口。

同日,苏军第4集团军的第14机械化军也对德军进行了仓促反冲击,未获成功。该集团军被德军第2装甲集群分割为几部分,被迫向普里皮亚季河以北的明斯克和斯卢茨克方向且战且退。

至6月25日,德军坦克兵团在西方面军两翼已深入苏联领土达200公里,配置在比亚韦斯托克突出部的西方面军主力有被合围的危险。刚刚从莫斯科赶到西方面军司令部的沙波什尼科夫元帅,于6月25日向苏军统帅部报告了这一形势,请求从比亚韦斯托克突出部撤向旧筑垒地域一线,得到斯大林的同意。

此时,巴甫洛夫已经被找到,他向军区各集团军下达了撤退命令。但苏军退却只有一条宽不到60公里的走廊,走廊内只有为数甚少的几条乡间土道。苏军不得不在撤退中同两翼和追击的德军进行激战;但仍未能摆脱德军的追击。

6月26日,德军第3 和第2装甲集群进抵明斯克附近同苏军第13集团军展开激战。6 月28日,德军装甲部队攻占仅有少数部队驻守的明斯克,封闭了对苏军西方面军的大合围圈。同日,随后跟进的德军第4、第9集团军在比亚韦斯托克突出部以东地域会合,完成了对苏军的近距离合围,将比亚韦斯托克小合围圈同东部的新格鲁多克大包围圈完全分割开来。

6月29日,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宫从德国无线广播中听到明斯克地区苏军被围的消息。开战以后,莫斯科与前线的通讯一直处于瘫痪状态,斯大林并不能及时了解到前线的情况,德国无线广播是斯大林获取前线消息的重要来源。

当他听到近50万苏军被围时,立即给铁木辛哥打电话,而铁木辛哥则告诉斯大林,根据他和朱可夫的分析,该情况应该属实。但因为又一次与巴甫洛夫失去了联系,第3、第4和第10集团军被围的消息还没有确认。6月30日,巴甫洛夫和西方面军的几个高级将领被解除方面军司令员的职务,不久,巴甫洛夫以“叛国罪”被处决。

被合围的苏军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向东和东南方向突围,有些部队冲出合围圈,有些部队转入游击战,但大部被歼。至7月9日,比亚韦斯托克和明斯克地区的苏军被全歼。德军几乎占领了白俄罗斯的全部领土,在苏联境内推进了450~600公里,斯摩棱斯克面临被德军突入的危险。在开战后前20天里,西方面军阵亡341012人、伤76717人、被俘328898人、损失坦克3332辆、火炮1809门。

明斯克失守后,为加强莫斯科方向的防御,统帅部预备队第19、第20、第21、第22集团军在西德维纳河与第聂伯河上游一线展开,并于7月2日将其并入西方面军,由铁木辛哥担任西方面军司令员,西南方面军的第16集团军也被派往斯摩棱斯克地域。第24、第28集团军在涅利多沃、叶利尼亚、杰斯纳河一线构筑第二线防御。

斯摩棱斯克是俄罗斯的西部重镇、斯摩棱斯

克州首府,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其西面与白俄罗斯为邻,东北距莫斯科不足400公里,史称“莫斯科国门户”。该市位于斯摩棱斯克-莫斯科高地西北麓,横跨第聂伯河两岸,明斯克至莫斯科铁路与公路干线由此通过,是苏联中央防线的要地。

1941年7月3日,比亚韦斯托克-明斯克战役尚未结束,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第2、第3装甲集群从北、南两个方向率先向斯摩棱斯克方向实施追击。

7月10日,第2装甲集群的先头部队抵达第聂伯河一线。14日,攻占斯摩棱斯克东面的第聂伯河大桥。15日,该集群第47装甲军第29摩托化师距离斯摩棱斯克仅有18公里,同时古德里安的部队几乎齐头并进从南面插向斯摩棱斯克,第24装甲军第3装甲师进至莫来提乞,该军第10摩托化师将莫吉内夫苏军包围,紧随其后的是第46装甲军的党卫军帝国师和大德意志步兵团,第47装甲军的第17装甲师到达来地-都布罗夫罗地区,第18装甲师达到克拉斯尼,步兵师也已经渡过第聂伯河。

在这里,德军遭遇苏军20多个师的反击。古德里安深知“进攻愈猛烈,伤亡愈小”,他命令部队继续北进,致使苏军反击部队的扑空。在此期间,跟随第47军一起行动的古德里安多次遇险,部队损失也非常大,第17装甲师师长在此期间阵亡。

北线进攻的德军第3装甲集群,在斯摩棱斯克西北遭遇科涅夫的第19集团军。根据苏军统帅部部署,第19集团军于7月初从预备队划入西方面军。由于缺少航空兵支援、几乎没有坦克,火炮数量不足,处境非常不利。各部一边抵抗德军坦克的冲击,一边缓缓后撤。德军第57装甲军在波洛茨克附近突破苏军防御,尔后向涅韦尔方向发展进攻,将苏军第22集团军逐向大卢基地域。

苏军西方面军的防御部署被德军割裂为3段,中段的斯摩棱斯克地域是双方争夺的重点,其南北两翼也展开激战。

在斯摩棱斯克地域,为阻止德军长驱直入,苏军第16、第19 和第20集团军各一部,分别在斯摩棱斯克以西地域和奥尔沙附近向德军发起反突击。7月14日,苏军第20集团军所属火箭炮兵连首次使用 BM-13(“喀秋莎”)火箭炮,对奥尔沙铁路枢纽实施齐射,予德军以很大震慑。然而,在德军飞机猛烈袭击下,苏军反突击部队被迫退却。

7月16日第3装甲集群第39装甲军占领斯摩棱斯克东北约50公里处的亚尔采沃。同日,德军第47装甲军和进至第聂伯河一线的第2 集团军第9军,分别攻占斯摩棱斯克和奥尔沙,迫使苏军第20和第19集团军从斯摩棱斯克地域向西北撤退。7月20日,德军第46 装甲军占领斯摩棱斯克东南70余公里处的叶利尼亚,从而形成伸向莫斯科方向的突出部。

至此,德军自夺取明斯克后,又向东推进近200公里,苏军第19、第20和第16集团军在斯摩棱斯克西北和以东地域面临被合围的危险。为解除斯摩梭斯克集团被合围的危险,斯大林于7月20日命令苏联元帅铁木辛哥,于几天内向德军发起进攻。为此,苏军统帅部将后备方面军和大本营预备队的17个师转隶西方面军,编成5个集团军级战役集群。

7月23~25日,苏军西方面军以4个集团军级战役集群,分别从别雷、亚尔采沃和罗斯拉夫利地域向斯摩棱斯克地域实施向心突击(另1个骑兵集群用于南翼),企图与包围圈内的苏军集团里应外合,歼灭斯摩棱斯克南北的德军突击集团。

这次反突击牵制了德军大量兵力,迟滞了德军进攻,有力地支援了苏军第20和第16集团军主力从亚尔采沃以南缺口向东突围。然而,苏军的反突击兵力不够强大,进攻准备比较仓促,各战役集群投入战斗的时间前后不一,反突击部队同被围部队之间的协同动作不够密切,因而未能完全达成预定目标。

7月26日,德军从东面封闭了斯摩棱斯克合围圈。

为支援西方面军作战,并掩护莫斯科方向,苏军于7月23日以西方面第4集团军指挥部为基础,组建中央方面军,下辖第4、第13和第21集团军,任命库兹涅佐夫为司令员。

8月5日,德军肃清了被合围的苏军部队。至此,德军在斯摩棱斯克地域俘虏苏军31万人,缴获或摧毁坦克3205辆、火炮和迫击炮3120门。

斯摩棱斯克战役结束后,德军已经持续作战1个多月,各部消耗极大,失去了持续进攻的能力。处于叶利尼亚突出部的第2装甲集群,不断遭到苏军的反复冲击,试图切断第2装甲集群和后面步兵兵团的联系。在此情况下,古德里安将步兵调到前沿,构筑工事,将几个高速奔袭作战的装甲师和摩托化师调到后方修整,以恢复战斗力。

7月29日,朱可夫建议:“因在德军向莫斯科方向推进前,会有新的部队加入首都莫斯科的防御中来,所以应分别从西方、西南方面军和统帅部抽调一个集团军,至少向中央方面军增加3个得到炮兵加强的集团军,向斯摩棱斯克实施反突击,以改善那里不利的态势。”

同时,朱可夫还建议放弃基辅,这一点惹恼了斯大林,他解除了朱可夫总参谋长的职务,改由

沙波什尼科夫接任,并命令朱可夫去执行由他自己提出的“向斯摩棱斯克反击的计划”。

8月1日,担任刚刚组建的预备队方面军司令员的朱可夫抵达叶利尼亚地区,该方面军下辖第34、第31、第24、第43、第32和第33集团军。在德军防御前沿,朱可夫发现德军已经构筑了一个坚固的筑垒阵地,在前沿、纵深把坦克、强击火炮等配置在掩体里。如果要在叶利尼亚突破敌人防线,需要更充分的准备。据此,朱可夫决定将反击的时间定在8月中旬,利用10~12天的时间完成准备。

这段时间,朱可夫注意到德军有向南增调部队的企图,遂向统帅部递交了一份报告:“敌人获悉在莫斯科方向我军集结了大量兵力,所以暂时放弃了对莫斯科的进攻,而把所有快速突击力量和坦克部队用来对中央方面军、西南方面军和南方方面军。敌人的企图是粉碎西南方面军。所以我建议,在莫斯科南部布良斯克地区集结一支强大部队,用以对敌之侧翼实施突击。”

当天,朱可夫收到回电:“你的建议是正确的,为了预防复杂情况的发生,已组成以叶廖缅科为司令员的布良斯克方面军。”电报落款是斯大林、沙波什尼科夫。

8月17日,朱可夫命令预备队方面军向叶利尼亚发起反击,双方在所有地段展开激战。德军试图用猛烈的炮火阻止德军的进攻,朱可夫则命令空军、坦克和火炮还击,迫使德军正在后方休整的部队重新返回前线。

在突出部根部,第10装甲师和第17摩托化师伤亡惨重,防线告急。第46军所属党卫军帝国师停止休整,接替第17摩托化师的防线,苏军的攻势被遏制。

8月23日,希特勒下定决心向南北分兵(后文将详细介绍这次有决定意义的调整),中央集群暂取守势。此时,在叶利尼亚苏军的持续进攻,已经导致德军3个师又1个旅失去战斗力。尽管此时古德里安建议从叶利尼亚撤出,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但希特勒不想失去自己得到的每一寸土地。

8月30日,预备队方面军第24、第43集团军向叶利尼亚突出部实施向心突击,德军被迫于9月6日后撤。9月8日,苏军收复叶利尼亚。

随后,苏军以4个集团军向斯摩棱斯克反攻,没能收到效果。至此,德军在中央地段的进攻暂告停顿,苏军也就地转入防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