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 62、【太平洋战场】瓜岛战役

62、【太平洋战场】瓜岛战役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太平洋战场】瓜岛战役:消耗!日军承担不起的消耗!

瓜达尔卡纳尔岛位于赤道以南、东京160度,拉包尔以东偏南1000公里。该岛东西长150公里、南北宽40公里,面积大约6000平方公里,是所罗门群岛中比较大的一个岛。岛上常年酷热难耐,还经常下倾盆大雨,波波马纳林山海拔2331米,横贯全岛。

在日军大本营制定的作战计划中,1942年5月夺取莫尔兹比港、6月夺取中途岛、7月南下切断美澳交通线(代号“FS”)是一个连续的作战行动。由于美军早有准备,日军夺取莫尔兹比港的企图没有实现,6月的中途岛则遭遇惨败。此时,太平洋战场上还没有出现一边倒的局面,美军在珊瑚海海战和中途岛海战各损失了一艘航母(“列克星顿”号、“约克诚”号),自身还没有来得及补充,在浩瀚的太平洋上,与日军的兵力对比并不占优势。反观日军方面,在中途岛丧失了主要突击力量后,已经无力实施“FS”作战,遂改切断为威慑,即在美澳交通线附近,建立一个航空基地,以空中打击破坏美澳交通线。

日军原本计划将基地设置在图拉吉岛,但在考察地形时,意外发现在图拉吉岛以南几十海里就有一个比图拉吉岛大得多的瓜达尔卡纳尔岛,遂于1942年6月16日派人登上该岛,7月中旬,日军在这里修建了一条1200米长、50米宽的简易跑道。由此,一个太平洋上无人居住的小岛,一下子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也拉开了美军和日军在太平洋上一系列岛屿争夺战的序幕。

美军在结束中途岛战役后,在海军部长欧内斯特金的提议下,决定实施“瞭望台”计划,该计划准备在西南太平洋战区发动一次局部反攻,以缓解日军对这一地区的严重威胁。但在计划准备期间,获悉日军正在瓜岛修建机场,如果日军企图得逞,会威胁美澳交通线上的重要基地圣埃斯皮里图岛和埃法特岛,甚至会威胁新喀里多尼亚北部的机场库马西,这对美军今后的作战将非常不利。7月10日,美军太平洋战区司令、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命令所属南太平洋战区司令戈姆利,在日军完成机场建设之前,务必夺取瓜岛和图拉吉岛。

南太平洋战区美军的基本兵力为弗莱切指挥的第61特混舰队和特纳指挥的第62南太平洋两栖舰队,此外还有一支岸基航空编队。为实施该战役,决定由弗莱彻指挥的第61特混舰队担任整个登陆编队的战术指挥,特纳负责指挥两栖作战部队,麦凯恩海军少将指挥岸基航空兵编队。他们共拥有包括3艘航空母舰在内的88艘舰船和298架岸基飞机。登陆突击部队是范德格里夫特指挥的海军第1陆战师,兵力约2万人。

1942年8月7日晨1时,美陆战第1师分乘23艘运输舰,在航母编队的护航下,抵达瓜岛西北海域,这支护航编队包括3艘航母、1艘战列舰、14艘巡洋舰和32艘驱逐舰。6时40分,舰炮实施炮火准备后,陆战第1师第5团的2个营顺利上陆,10时第1团的1个营也顺利上陆。在登陆过程中没有遭遇日军抵抗。

此时,日军在岛上有负责修建机场的2500多名工兵和250名海军守备部队,在图拉吉岛有600余名航空兵和陆战队。美军的突然登陆完全出乎日军的意料,负责守备的部队仓促应战,600余人被击毙,30人被俘,负责修建机场的非战斗人员逃向岛上密林。当天下午,陆战第1师即占领了图拉吉岛和瓜岛上日军修建的机械厂、发电厂、物资仓库。至9日晚,在瓜岛的登岛部队达到1万人、图拉吉岛的登岛部队达到6000人。

对于美军的登陆,日军大本营反应迅速,他们判断美军在南太平洋有反攻的迹象,遂决定联合舰队抓紧南下,寻找美军舰队决战。同时,日南方军第17军司令百武晴吉分别于当天下午及次日命令第25航空队分别出动51架和41架轰炸机开始对图拉吉岛和瓜岛实施轰炸,击沉美军2艘驱逐舰。

7日当晚,由3艘中巡洋舰、2艘轻巡洋舰和1艘驱逐舰组成的日军海军第8舰队,在三川军一的指挥下,从拉包尔出发悄悄驶向瓜岛。由于日军刚刚更换新密码,太平洋战区的情报部门已经无法破译日军电文,所以并不清楚日军的行踪。

8日早晨,一架澳大利亚的侦察机在距离瓜岛500海里海域发现了这支舰队,但飞行员没有及时和准确地上报,致使盟军对这支赶来增援的部队毫无察觉。更糟糕的是,由于日军连续的空袭,第61特混舰队的舰载机遭受损失,弗莱切于8日向戈姆利请求撤离,当天下午,弗莱切在没有得到戈姆利准许的情况下,命令第61特混舰队南撤,放弃了对登陆部队和运输舰队的掩护,在这一系列的失误下,日军第8舰队的三川军一得到了一次绝佳的偷袭机会,上演了著名的萨沃岛海战。

8日当晚22时,第62两栖舰队司令特纳召集开会,告知美陆战第1师师长范德格里夫,他的舰队由于失去航母舰载机的空中掩护,将于次日撤离。范德格里夫对此表达了强烈的抗议,因为他的部队还没有全部上岛,作战物资只有1/4卸到岛上,而特纳只答应当晚会尽可能多卸下一些物资。会议开了3个小时,在极其紧张的气氛下散会,此时日军开始了进

攻。

我们把时间推回几个小时,看看三川军一的第8舰队的情况。

8日下午,日军舰队抵近瓜岛附近海域,通过侦察得知,美军有多艘航母(此时弗莱切还没有撤离),三川军一遂决定在夜间发动袭击。当天傍晚,第二批侦察机返回,向三川军一报告美军的航母不知去向,这让三川非常紧张,他担心就在附近的美军航母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向他发动袭击,但他清楚自己已经没有选择,只能在美军进攻自己之前,尽量多地消灭美军的舰船。当晚,第三批侦察机返回,此时日军已经完全掌握了美军两栖舰队的准确位置。

第62两栖舰队此时以瓜岛和图拉吉岛之间的萨沃岛中心点东西延伸线和佛罗里达岛西侧子午线为界,将掩护巡逻区域划分为南、北、东三个巡逻区。南区由第一大队3艘巡洋舰、2艘驱逐舰负责警戒,北区由第二大队3艘巡洋舰、2艘驱逐舰负责警戒,东区由第三大队2艘巡洋舰、2艘驱逐舰负责警戒,另以2艘驱逐舰在萨沃岛以西巡逻,作为雷达警戒哨。

22时30分,日军第8舰队冲向瓜岛美军南巡逻区。9日凌晨1时33分,三川军一下达攻击命令,多枚鱼雷射向美军军舰,“堪培拉”号和“芝加哥”号重巡洋舰被击中。随后,日军第8舰队迅速北上,于1时45分继续对北巡逻区的美军舰船发动袭击。

当晚萨沃岛海域上空电闪雷鸣,刚刚发生的战斗没有被美军察觉,而南面的舰船还没有来得及发出警报,日军的偷袭再次成功。

经过5次舰炮齐射,“阿斯托利亚”号重巡洋舰被击毁。它附近的“昆西”号重巡洋舰在日军舰队抵近时,舰上水兵就听到了头顶上有嗡嗡声,这是日军水上飞机发出的声音,但水兵将情况上报后,却被其上司一顿臭骂,认为他患上了妄想症,所以接下来值守士兵虽然又两次发现异常,也没再敢上报。不久,日军的舰炮如雨点般射来落在“昆西”号上,其左舷又被一枚鱼雷击中,1个小时后该舰沉没。

“文森斯”号巡洋舰舰长利弗科上校有所警觉,当他感觉到船底有轻微晃动,并发现南面有炮火闪光后,命令全舰做好对空战斗准备。当日舰接近到8000米时,先打开探照灯,然后所有炮火开始齐射。利弗科起先以为是友军舰船误击,遂用报话机要求对方关掉探照灯、停止射击,不料却遭到对方更猛烈的炮击,他这才反应过来,下令开炮还击。

起到关键作用的“拉尔夫”号驱逐舰,2时15分,该舰也遭到日军偷袭,情急之下,舰长加纳罕打开识别灯,用无线电高呼自己的代号,紧急请求支援。这样,日军的偷袭已经完全暴露,三川军一并不知道弗莱切的航母早已经离开瓜岛海域,始终担心美军航母报复,遂命令舰队停止进攻,迅速撤离战场。而实际上,如果日舰乘胜继续向东进攻,美军的运输舰队将会遭到灭顶之灾。

此战,美军被击沉巡洋舰4艘,击伤巡洋舰1艘,驱逐舰2艘,伤亡1732人,这片海域也因此得名“铁底湾”。

8月9日黄昏,特纳率领舰队撤离瓜岛,在临走前,他给陆战第1师留下了4个基数的弹药和供37天使用的给养,其余一多半物资随同舰队一同撤离。

8月10日,陆战第1师师长范德格里夫下达命令:将海滩上所有补给运入岛内隐藏起来,以防备日军飞机和舰炮破坏;在日军修建的机场四周设置防御圈,完善机场跑道,等待己方战斗机增援;沿岸布置防御力量,以预防日军登陆;坦克和火炮集中在防区中央,以便于对任何方向的目标实施火力袭击;在机场西北设置高射炮阵地,在正北设置履带式75毫米火炮阵地,如有日军登陆,迅速开入海滩反击。

8月15日,1艘美军驱逐舰冒险驶入瓜岛,送来了飞机零部件、航空汽油和地勤人员。20日,海军陆战队航空兵第223中队的19架“野猫”战斗机和第232中队的12架轰炸机降落在机场。22日,陆军航空兵第67中队的15架战斗机进驻瓜岛。24日,13架俯冲轰炸机进驻瓜岛。至此,美军在瓜岛取得了制空权。

日军方面,在8月10日,日军第17军司令百武晴吉决定向瓜岛增兵,由于其错误判断登岛美军最多不过2000人(实际是16000人),所以他认为有一支6000人的部队就可以夺回瓜岛。8月16日,由1000余人组成的一木支队第一梯队分乘6艘驱逐舰从特鲁克起航前往瓜岛。

8月18日夜,日军在瓜岛机场以东30公里处悄悄上岛,按照百武晴吉的计划,一木支队先集结待命,与几天后上岛的川口支队(3500人)和一木支队第二梯队会合,再一同夺取机场。但盲目自信的一木在上岛后,留下一支125人小部队,自己亲率900余人就赶往机场,准备发动进攻。8月19日,美军侦察队发现了他们踪迹,陆战第1师师长范德格里夫随即命令第1团进驻东线防御阵地,岛上空军中队立即起飞搜索日军集结地区。

8月21日凌晨1时30分,日军突然发起进攻,已经做好准备的美军打了一场漂亮的伏击战,日军残部100余人仓皇逃往岛上特纳鲁河对岸的密林中,至27日,残存日军被肃清,仅2人逃脱。

8月23日,

山本五十六亲率联合舰队主力抵达瓜岛海域,这支舰队包括“瑞鹤”号、“翔鹤”航母和“龙骧”号轻型航母。山本将舰队分为五个战术集群,其中以一艘战列舰和1艘水上飞机母舰为先遣群,负责侦察;以“龙骧”号轻型航母和1艘巡洋舰、2艘驱逐舰为牵制群,负责吸引美军航母舰载机,即“诱饵”;主力群由南云忠一指挥,集中两艘重型航母和6艘巡洋舰、11艘驱逐舰担任攻击美军航母的任务;以4艘巡洋舰为对岸射击群,负责轰击瓜岛机场和美军岛上阵地;以增援群负责运输1500名陆军部队登岛作战。

此时,在瓜岛以东150海里,弗莱切指挥的美军舰队已经奉命返回瓜岛海域迎敌。这支舰队包括弗莱切亲自指挥的以“萨拉托加”号航母为主的第11特混舰队、金凯德指挥的以“企业号”为主的第16特混舰队和诺伊斯指挥的以“黄蜂”号航母为主的第18特混舰队。

8月23日凌晨,日军潜艇发现了美军航母编队,山本五十六随即命令舰队改为战斗序列,向美军靠近;上午10时,美军侦察机也发现了准备登岛的日军增援群,弗莱切命令舰载飞机和瓜岛机场岸基飞机起飞攻击。但三个批次的美军攻击机群达到指定海域后,都没有找到日舰编队。

原来,日军增援群指挥官经验丰富,他发现了美军侦察机,于是立即命令舰队驶出了美军飞机的作战半径,躲过了美军的攻击。糟糕的是,美军情报部门这时给弗莱切发来情报,称日军舰队仍然在远离瓜岛的日本联合舰队基地特鲁克。据此,弗莱切命令诺伊斯的第18特混舰队返回基地补给燃料,“黄蜂”号航母因此错过了接下来的海战,弗莱切在未开战就少了1/3的战力。

8月24日11时,瓜岛机场上起飞的一架侦察机再次发现了日军舰队牵制战术群的“龙骧”号航母,弗莱切立即从“企业号”上派出23架侦察机和轰炸机前往该海域。13时,“龙骧”号航母上的6架轰炸机和15架战斗机起飞,前往瓜岛机场轰炸。虽然这次轰炸没有取得战果,自身损失飞机大半,但是他们起到了“诱饵”的作用。14时,“企业”号上的侦察机发现“龙骧”号,15分钟后,“企业”号航母上的30架轰炸机和8架鱼雷机起飞,攻击日舰“龙骧”号。

14时30分,侦察机再次报告,在日舰“龙骧”号东北60海里处,又发现日军2艘航母,弗莱切感到形势有些不妙,急忙通过无线电命令已经出发的轰炸机转向日军主力集群,但由于通信不畅,攻击集群没有收到这份命令,随后,弗莱切命令战斗机升上甲板,随时准备起飞,舰队以防空队形准备迎击日机的攻击,为分散日军的攻击力量。

弗莱切两支舰队拉开了十余海里的距离,考虑到企业号距敌较近,弗莱彻命令企业号负责统一指挥两艘航母的战斗机。几分钟后,企业号雷达发现88海里外有一批日机飞来,弗莱彻立即命令两艘航母上的13架轰炸机和12架鱼雷机全部起飞,前去攻击日军航母;甲板待命的战斗机也全部升空,此时空中警戒的战斗机已增加到53架。

15点50分,美军集群到达龙骧号上空,此时龙骧号正逆风航行准备起飞第二批飞机,美军30架轰炸机从4200米高空实施俯冲轰炸,8架鱼雷机分为两队从左右两面以60米高度、270米近距离投雷,“龙骧”号规避不及,被一枚鱼雷和十余枚炸弹击中,舰体向左倾斜20度,大量进水,该舰在当天20点沉没。

日军方面,同样锁定美军舰队的山本五十六命令舰载机起飞,第一波次的27架轰炸机和10架战斗飞向美军舰队。1个小时后,第二波次27架轰炸机和9架战斗起飞。16点25分,空中警戒的战斗机报告发现日机。企业号的战斗机引导员本来计划在日机展开前进行拦截,但由于空中飞机数量很多,航母与飞机,飞机与飞机之间通信频繁,导致通信阻塞,引导截击的命令无法及时发出。

16点59分,日军机群到达距企业号30海里处,分为几队展开,这就使美舰雷达显示屏上图像混杂,战斗机引导员分不清敌我,无法指挥拦截。美军战斗机充分发挥主动精神,在距企业号25海里处上前拦截,双方发生了激烈空战,日机被击落6架。

16点40分,日军轰炸机开始对企业号实施俯冲轰炸。当时第16特遣舰队已排成防空环形队形,企业号位于中央,周围有9艘军舰环护,以猛烈高射炮火进行拦阻射击,企业号还不时以大舵角急转弯规避攻击。由于日军飞行员的素质比中途岛战役时下降很多,加上美军炮火猛烈,日军鱼雷机在占领攻击阵位前就被全部击落,轰炸机也只有少数几架突破投弹,企业号被命中3枚250公斤炸弹,炸毁升降机两座,引发大火,炸死72人,船舷漏水,船体横倾,所幸伤势不重。

日机离去后,企业号进行了紧急抢修,仅用一小时就扑灭了大火,恢复平衡,航速达到24节,能够接收飞机着舰。日军主力群的第二攻击波一直飞到距“萨拉托加”号50海里处也没有发现美舰,因燃油消耗过半,只得返回。

在日机来袭前起飞的“企业”号的11架轰炸机和7架鱼雷机也没有找到日军主力群。轰炸机飞往瓜岛机场着陆,鱼雷机则返回了航母。而

同时起飞的“萨拉托加”号的2架轰炸机和5架鱼雷机却意外发现了日军的先遣群,随即发动攻击,击伤了“千岁”号水上飞机母舰。这批美机除了2架鱼雷机在圣克里斯托巴尔岛迫降,其余飞机都安全返回了母舰。

弗莱彻回收全部飞机后,天色已黑,为避免夜战,率领舰队向南撤退。日军先遣群遭到攻击后,高速向南追击,还派出水上飞机前去搜索,只发现1艘正在援救落水飞行员的美军驱逐舰,再没其他发现。当天午夜,山本下令撤出战斗,先遣群、主力群即以28节北撤。

日军增援群则在驱逐舰护送下,利用夜幕继续向南驶去接近瓜岛。25日黎明,美军驻瓜岛机场的岸基航空兵前往袭击。日军1艘运输船和1艘驱逐舰被击沉,1艘巡洋舰受重创,日军只得被迫放弃登陆企图。

这次行动后,在瓜岛机场美军航空兵的打击下,日军不得不放弃用速度缓慢的运输船运送部队,改用快速驱逐舰运兵。由于采取的是像老鼠那样趁夜暗分批向瓜岛运输部队的办法,故日军称其为“鼠式运输”(美军称之为“东京快车”)。

8月28日至9月2日夜晚,日军在夜暗的掩护下,分数批将川口支队和一木支队第二梯队(共5000人)送上瓜岛。其中,除首批驱逐舰运输队在瓜岛以北遭美军瓜岛飞机的攻击、暂停登陆行动之外,其余的夜间登陆均获成功。9月4日、5日和7日夜,日军又以同样的运输方式将青叶支队一部送上瓜岛。至9月7日,登陆日军已达8400人。

鉴于登陆成功,日军于9月12日夜兵分三路向瓜岛机场发起进攻。与此同时,日海军舰队奉命消灭附近海域的美军舰队,支援陆军在瓜岛的反攻,一俟夺取机场,日机立即进驻。然而,日军的行动已在美军预料之中,美海军陆战队兵力处于优势,在105毫米榴弹炮火力支援下,用迫击炮和机枪扰击来袭日军。日军当夜和次日均未突破美军防线,最终溃败,躲入从林,伤亡1500人。联合舰队在海上也一无所获,于14日撤回特鲁克岛。

然而,弗莱彻的航空母舰编队却在珊瑚海遭到日军潜艇的沉重打击。8月31日,1艘日军潜艇用鱼雷击伤美航空母舰“萨拉托加”号,使其在尔后3个月的关键时期未能参加战斗。舰队司令弗莱切也在这次袭击中受轻伤,此后他调回国内任职,这位太平洋战争初期表现最出色的将领,没有再参加后面的太平洋战事。

2周后,航空母舰“黄蜂”号和1艘驱逐舰又被日军潜艇击沉,1艘战列舰被击伤。这样,盟军在整个太平洋海域能够执行作战任务的航空母舰只剩下“大黄蜂”号,没有受伤的战列舰只有“华盛顿”号。

9月17日,日军大本营下令从关东军、南方军和日本国内抽调兵力加强第17军。9月18日,大本营陆、海军达成协定∶待陆军增援部队做好准备后,发挥陆海军的综合力量,一举夺回瓜岛机场,海军则尽力阻止美军对所罗门群岛的支援。

10月13日,一支由2艘战列舰、1艘巡洋舰和9艘驱逐舰组成的炮击编队抵达瓜岛海域,在10分钟的炮击中,共发射918发356毫米大口径炮弹。次日夜,三川军一指挥的第8舰队再次闯入铁底湾,对岛上机场实施了第二轮炮击。15日夜,日军第三次炮击机场。至此,岛上机场严重破坏,机场跑道被毁,燃料几乎全部焚毁。趁此时机,日军加紧输送部队,至10月17日,日军在瓜岛的兵力(包括原在岛上的5000人)已达15个步兵营、2.2万人、25辆坦克和各种火炮100余门。第17军司令百武晴吉也于10月9日率战斗司令部登陆瓜岛,准备亲自督战。

为了对付日军更大规模的反攻,美军不断向瓜岛运送兵力和物资装备。9月18日,将海军陆战第1师第7团4200人送上瓜岛,10月13日,陆军第164步兵团3000人也在瓜岛上陆。截至10月23日,美军在岛上的兵力达2.3万人,与日军大致相等。

在双方向岛上增兵期间,美日海军再次发生海战。10月11日夜,执行对岛炮击任务的日军第8舰队(3艘重型巡洋舰、2艘驱逐舰)与美军舰队(4艘巡洋舰、5艘驱逐舰)在萨沃岛西北8海里处遭遇。在这场海战中,美军击沉日巡洋舰、驱逐舰各1艘,击伤巡洋舰2艘;美军损失1艘驱逐舰和2艘巡洋舰,1艘驱逐舰受创。

10月16日,在百武晴吉的亲自部署下,日军扫清了瓜岛机场美军外围阵地,并计划于10月22日对机场发动总攻。与此同时,山本五十六也再次率领联合舰队抵达瓜岛南部海域。双方约定,在联合舰队的支援下,第17军夺取美军机场,山本的舰队则在岛上岸基飞机的支援下,捕捉歼灭附近海域的美军舰队和增援部队。在这次进攻中,日军舰队实力有所增强,除“瑞鹤”号、“翔鹤”号航母外,还增加了“瑞凤”号和“隼鹰”号航母,担任主力舰队指挥的仍然是南云忠一。

10月22日,由于准备不足,岛上日军推迟了进攻时间,但山本显然等不及了,他要求陆军立即占领瓜岛机场,消除上岛岸基飞机对海军的威胁,自己的舰队才可以放心地寻找美军舰队。他威胁百武晴吉,如果再不发动进攻,联合舰队将撤回特鲁克基地

。无奈之下,百武晴吉只能仓促发动进攻。然而,日军在24日和25日夜连续两次的进攻均以失败告终,百武晴吉只能下令停止进攻。

此时,一场海战已经一触即发。由于瓜岛战役指挥不力,中太平洋战区司令戈姆利已经被撤职,接替他的是哈尔西。为增援瓜岛,哈尔西将战区所有的舰船都用来增援瓜岛。由金凯德指挥的以“企业”号为主的第16特混舰队,和莫雷指挥的以“大黄蜂”航母为主的第17特混舰队此时正在瓜岛东南的圣克鲁斯群岛附近,哈尔西任命金凯德统一指挥两个舰队行动。

10月26日拂晓5时,美日舰队已经相距只有200海里,此时双方都知道敌舰就在附近,但还不清楚对方的具体位置,为此双方指挥官都派出了侦察飞机。6时45分,美军飞机率先发现日军舰队,13分钟后日军飞机也发现了美军第17特混舰队的“大黄蜂”号航母编队。随后,日舰首先在7时40分出动了64架攻击机群飞向美舰“大黄蜂”航母。让日军始料不及的是美军的两架侦察机传入舰队上空,飞机上还携带了炸弹,他们冲破日军防御网向“瑞凤”号航母投下炸弹,造成该舰严重破坏,令飞机无法降落。

由于金凯德认为“迅速攻击”比“密集攻击”更重要,所以他命令美军飞机分成小组飞向日军舰艇,而不是形成一个强大的打击力量。8时整至20分,美军攻击机群分三个批次起飞,分别由29架、18架、24架飞机组成。

双方攻击机群在途中相遇,随即发生空战,都有不同程度损失。

8时52分,日机发现“大黄蜂”号航母,此时由于美舰通信问题,大部分战斗机没有来得及升空迎敌。9时9分,36架日军轰炸机围攻“大黄蜂”号,命中3枚炸弹,随后又有2枚鱼雷击中该舰。

9时27分,美机陆续到达日军舰队上空,他们并没有集中力量攻击对方的航母,而是发动了几次小机群的进攻,其中有11架轰炸机对“翔鹤”号实施攻击,该舰至少中弹3枚,舰体遭受严重破坏。

在第一轮攻击结束后,日军又及时发现了“企业”号航母,10时8分,日军第二波次机群升空,这一次美舰的战斗机及时升空。在美军严密的防御火力下,日机大部分被击落,“企业”号没有遭受严重损失。

11时20分,日军第三波次机群发起攻击,击伤美军2艘巡洋舰。此时,金凯德判断对方还有1~2艘完好的航母,遂决定撤出战场。至此,圣克鲁斯海战结束。

此战美军航空母舰“大黄蜂”号和驱逐舰“波特”号沉没,“企业”号航空母舰、1艘战列舰、1艘巡洋舰、1艘驱逐舰受创,损失飞机74架(“大黄蜂”号航母由于无法回收,“企业”已经饱和,10余架飞机被迫降落在海面上)。日军主力航空母舰“瑞鹤”号和“瑞鹤”号、1艘巡洋舰及2艘驱逐舰受创,损失飞机100架。

10月底,美国总统在听取了关于瓜岛的有关情况后,亲自给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每个成员发出了严厉通知,要求他们全力向瓜岛增援。此时的瓜岛战役,已经成为太平洋战争发生质变的关键!

11月4日,海军第2陆战师第8团在瓜岛登陆;11日,岛上美军第1陆战师的补充兵员登陆完毕;12日,美国陆军第182步兵团主力也登上瓜岛。这样,美军在岛上除了原先的海军陆战队1个师的兵力外,又增加了将近1个师的陆军部队,总兵力达2.9万人。此外,还增加了许多大口径火炮和坦克等武器,大大加强了火力。岛上航空兵兵力为5个陆战队飞行中队、4个海军飞行中队和1个陆军飞行中队。

从10月底开始,日军也加紧向瓜岛运输兵员物资,“鼠式运输”加快了速度。至11月12日,岛上的日军部队居然超过美军兵力1000人,达3万人。但是,这种小规模的逐次增兵只是一种权宜之计,满足不了大规模作战的需要。因此,日军决定再次使用大型运输船队,在海军护航舰队和航空兵的掩护下,将第38师团主力及第17军直属部队(共计1.3万人)送上岛。

其战法同10月份一样,即夜间以1个战列舰编队和1个巡洋舰编队连续对瓜岛机场实施炮击,昼间以轰炸机群对其实施空袭。此外,航空母舰编队在所罗门群岛北面为护航运输队提供空中掩护。与此同时,盟军也准备将6000名陆军和海军陆战队送上瓜岛。并为此调集了航空母舰1艘、战列舰2艘、巡洋规8艘、驱逐舰18艘,为7艘运输船护航。

11月12日晚,美军两栖编队司令特纳获悉,日寇炮击编队(战列舰2艘、巡洋舰1艘、驱逐舰14艘)正向美军接近。为挫败日军对机场即将发起的夜袭,特纳从护航运输队的护航舰只中抽出5艘巡洋舰和8艘驱逐舰,在海军少将丹尼尔·卡拉汉的指挥下前去迎战,由此拉开了历时3天的瓜达尔卡纳尔岛海战的序幕。

经过30分钟激战,盟军巡洋舰1艘和驱逐舰4艘沉没,巡洋舰3艘和驱逐舰2艘受创,日军战列舰1艘和驱逐舰2艘沉没。13日凌晨,双方撤离战场。在这次海上夜战中,日军编队占有绝对优势,但美军编队仍完成了任务:迫使日军战列舰编队撤退和护航运输队返航。

1

4日,日寇运输船队在护卫编队掩护下再次出航,进至瓜岛西北海域,遭到美军舰载飞机和岸基飞机108架次的攻击。结果,日军11艘运输船有6艘(各载1000人)被击沉,1艘受重创返航,其余4艘虽然到达瓜岛,但在15日也被盟军炮兵和航空兵击毁,只有2000人和少量弹药与补给品得以上陆。

日军护卫编队被击沉巡洋舰1艘,被击伤巡洋舰3艘。与此同时,日军还派出战列舰1艘、巡洋舰4艘和驱逐舰9艘,再次前往炮击瓜岛机场。14日夜,该编队在萨沃岛附近海域与盟军前来截击的编队(战列舰2艘、驱逐舰4艘)遭遇。双方经过50分钟的交战,日军战列舰1艘和驱逐舰2艘遭重创后自行沉没。盟军战列舰1艘和驱逐舰2艘受创,驱逐舰2艘沉没。此后,美军彻底掌握了瓜岛的制海权和制空权,这场旷日持久的战役也终于看到了结束的曙光。

12月31日,日本大本营陆海军部在御前会议上决定:停止夺回瓜岛的作战。在1943年1月下旬至2月上旬期间,尽一切手段撤回瓜岛部队;尔后,确保新乔治亚岛、伊沙贝尔岛以北的所罗门群岛。

但是,在盟军优势兵力的打击下,日军此时已无回天之力,困守瓜岛的日军,至12月中旬,几乎断绝了海上补给,不仅得不到武器弹药,连日常生活也难以维持,除少量口粮外,只能靠草根树皮度日。此外,还要疲于应付兵力已达5万的岛上美军部队的打击,以赢得撤退时间。从1943年2月1日至7日,日军集中了20艘驱逐舰,在航空兵和潜艇的掩护下,将瓜岛处于半饥饿状态的近1.2万名残存部队分3批撒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