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 30、【太平洋战场】虎虎虎:横扫太平洋

30、【太平洋战场】虎虎虎:横扫太平洋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在亚洲战场,日本在1939年初结束武汉会战后,已经无力对中国发动全面攻势。从1939年起,日寇先后发动南昌会战、随枣会战、三次长沙会战、桂南会战、中条山会战和常德会战等局部攻势,企图通过军事打压逼迫国民政府屈服,但国民政府始终坚持抗战,致使日寇难以从中国战场抽身。1939年5月,日寇尝试北进战略,在中蒙边界发动对苏联的诺门罕战役,遭到朱可夫指挥的苏联第1集团军毁灭性打击,北进战略遭受重挫。1941年7月7日,日寇在东北的兵力达到85万人,飞机600余架,关东军计划借助“关东军特别演习”方案,再次发动对苏联的入侵。8月9日,日寇又因担心入侵苏联会重蹈入侵中国的覆辙,陷入另一场持久战,遂决定:“无论德苏战争如何演变,打消1941年内解决北方问题的企图。”

1941年3月,日本大使野村吉三郎与美国国务卿会晤,美日双方开始秘密谈判。日本企图借助当时有利于轴心国的国际局势,诱使美国能够在太平洋上做出让步。

1941年9月5日,日本御前会议通过《帝国国策实施要领》,正式提出:“帝国为确保自存自卫,在不惜对美一战的决心之下,大致以10月下旬为期,完成战争准备。如果至10月上旬外交谈判仍不能实现我方要求时,即决心对美开战。”

1941年10月18日,东条英机就任日本首相。11月5日,御前会议批准《帝国国策实施纲领》,将对美开战时间定为12月初。11月15日,日寇大本营制定《关于结束对美、英、荷、蒋战争的草案》,确定“帝国应实行闪击战,撕毁美英荷在东亚及西南太平洋地区的根据地,确立战略上的优势,同时确保重要资源地区和主要交通线,造成长期自给自足的态势,设法用尽一切手段,引诱美海军主力,适时加以歼灭。”

在这份草案中,日本将夺取丰富的资源和确保交通线安全作为战争的重要着眼点。为此,日本第一阶段的进攻范围定为缅甸、马来西亚、苏门答腊、爪哇、苏拉威西(印尼中部)、婆罗洲(加里曼丹岛)、菲律宾、关岛、威客岛(太平洋中部)、拉包尔(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部)和香港。

在海军战备上,日本在1941年海军规模已经达到美国海军的75%,拥有战列舰10艘、航母10艘、重巡洋舰18艘、轻巡洋舰20艘、驱逐舰112艘、潜艇64艘,舰艇总数391艘,总吨位146万吨。其中航母吨位数达到美国的94%,海军兵力32.2万人,各种飞机3200架。

在确定首要作战对象上,日寇大本营采纳了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的意见,即“Z”作战计划:“用第1、第2航空舰队(6艘航母)的全部航空兵力,乘月夜或者黎明光亮,向美国太平洋舰队发起突然袭击,力求全歼停泊在珍珠港内的美国太平洋舰队……假如攻击珍珠港成功并取得消灭美国舰队,日本就能在美国重整旗鼓实施反攻之前,夺取太平洋和印度洋上的所有作战的据点。”

此外,日寇军方估计:“初期作战有取胜的把握,之后动用11个师团的兵力、利用5个月的时间完成南方大部分重要地区的占领。此后,一方面要做好长期与美国作战的准备,另一方面应摧毁美国的续战意志,将战争终结于美国续战意志的丧失上。”

11月21日,日本海军部下达《大海令第5号》。据此,海军参战部队开始兵力展开:“联合舰队主力部署于日本濑户内海西部,其任务是支援整体作战;南云忠一的第1航空舰队(航空母舰6艘、战列舰2艘),在11月26日从单冠湾出发,悄悄驶往夏威夷群岛附近海域,先遣部队接近瓦胡岛,准备袭击珍珠港;南洋部队主力在特鲁克,一部在塞班岛,其任务是警戒南洋方面,并进攻关岛和威克岛;南方部队也分别在台湾、马公、海南岛等地展开,准备掩护和支援日本陆军进攻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地;北方部队在大凑港展开,担任警戒北方海域、保护海上交通线的任务。”

与此同时,日寇大本营陆军部发布《大陆令第555号》。确定南方军的战斗序列:南方军由寺内寿一任总司令,下辖第14、第15、第16、第25军,第3、第5飞行集团,以及第21师团、独立混成第21旅团、独立混成第4团、第3铁道部队等,作战部队的主力总计12个师团和2个飞行集团。

11月29日,日本天皇召集的会议,三分之二的与会大臣坚持主张“对美忍受,维持现状”;其余少数人主张“对美开战”。12月1日,御前会议做出最后决定:“对美谈判没有达成协议,帝国对美英荷开战。”

美国方面,早在二战爆发前,美国制定了一套“彩虹”作战计划,这套计划包含5个方案,分别拟定了日本在太平洋上不同程度的行动。1940年11月12日,美国海军作战部长斯塔克向罗斯福总统提交了一份备忘录,提出4种不同的应对策略,罗斯福总统在与海军商议后,决定采纳最后一条策略,即在大西洋以英·国结盟采取攻势策略,在亚洲采取守势。

1941年4月27日,英美荷军事代表在新加坡举行会晤,商讨日寇进攻东南亚时的对策,英·国和荷兰提出美国向新加坡派遣军

舰,遭到美方的拒绝。

5月4日,美国陆海军联席会议通过《美国陆海军联合作战基本计划》,即“彩虹5号”作战计划。计划规定太平洋地区海军的任务是“掩护盟国的海上交通线,保卫中途岛和关岛等太平洋上的要地,支援远东的盟军部队,准备控制加罗林群岛和马绍尔群岛。在远东由陆军保卫菲律宾,但不增派部队......。”不久,美国太平洋舰队3艘战列舰、1艘航空母舰、5艘驱逐舰、3艘油船和3艘运输舰调往大西洋舰队,太平洋舰队力量有所削弱。

7月26日,美国征召已经退役的麦克阿瑟担任远东美军总司令,指挥驻守在菲律宾包括1.2万美军、1.2万菲律宾军队和11万民兵部队。

8月9日,罗斯福和丘吉尔在加拿大纽芬兰举行会晤,英方再次提出“美国应明确警告最近占领法属印·度支·那南半部的日本,不许进一步侵略;如果日本进攻英·国或荷兰的东南亚属地,美国应保证参战。”罗斯福拒绝了英·国的建议,只答应与日本继续谈判,希望英·国利用日美谈判加强在远东的防务。

9月16日,美国颁布征兵法,规定21岁至35岁男子一律登记,准备入伍。

11月2日,丘吉尔致电罗斯福,又一次提醒:“你们和我们的态度越坚决,他们发动战争的可能性就越小。”同时,丘吉尔命令英·国海军组建“Z”舰队驶往新加坡,Z舰队包含1艘航母、1艘战列舰、1艘巡洋舰和3艘驱逐舰,但“无敌号”航母在百慕大不幸触礁,没有继续随舰队前往新加坡。

11月25日,美国召开最高军事会议,罗斯福在会上表示:“日本随时随地都有可能以突然袭击的办法开始新的征服行动。保卫我们的国家安全问题,掌握在陆、海军的手中……日本也许要把突然袭击的原则作为其战略的着眼点,因为日本人在不宣而战这点上本来就是臭名昭著的。所以,恐怕在下星期一,也就是12月1日前后,我们有可能遭到日本的进攻,

问题是我们怎么想办法牵着他们走到打第一枪的境地,而对我们又不致招来太大的危险。”在这段颇有英式狡黠的发言中,罗斯福显然已经预感到战争已经临近,而且还透露出日本率先发动进攻原本就在美国的计划之中。

11月28日,美国太平洋舰队3艘航母在海上执行任务;第8特遣队(1艘航母、3艘巡洋舰、9艘驱逐舰)离开珍珠港前往威客岛。12月5日,“列克星敦”号航母离开珍珠港前往中途岛。此时,港内停泊8艘战列舰、7艘巡洋舰、20艘驱逐舰和5艘潜艇。

1941年11月18日,3艘潜艇离开佐伯湾和横须贺港,前往夏威夷瓦胡岛海域(珍珠港所在地)。26日,一支包括6艘航母、2艘战列舰在内的特遣舰队,由海军中将南云忠一指挥,从日本单冠湾启航。

12月7日4时,日本舰队在瓦胡岛以北230海里处展开;5时30分2架侦察机对珍珠港进行最后一次搜索;6时整,第一波次183架攻击机群从航空母舰起飞;7时57分,日机开始对太平洋舰队发起攻击。

在第一波次攻击中,港内美军完全没有准备,日寇攻击开始后,33个防空高炮连只有4个连开火,机场上的飞机只有4架及时起飞。

8时55分,172架飞机发起第二波次进攻。在总计两个小时的攻击中,日寇共投掷鱼雷40枚、炸弹556枚。日寇以损失29架飞机的代价,炸沉炸伤美军战列舰8艘、巡洋舰3艘、驱逐舰3艘,击毁飞机188架及4500多名美军作战人员。

日本东·京时间12月8日6时”(美国夏威夷时间和日本东·京时间有19个小时时差),日本大本营宣布:“帝国陆海军在西太平洋与美英军进入了战争状态。

在香港,1941年12月8日凌晨。日寇第23军第38师团从中国深圳出发,向香港九龙半岛英军发起进攻。12日,英军防线被突破;14日,英军退守香港岛。18日,日寇分三路开始进攻香港岛;25日,英军向日寇投降。

在太平洋中部,12月8日,日寇第4舰队及所辖海军陆战队登陆威客岛。岛上美军虽然只有450人和12架战斗机,但守军没有放下武器,而是向日寇发起进攻。日寇2艘驱逐舰、2艘巡洋舰被击伤,遂仓皇撤离。23日,日寇再次登陆,并攻占该岛。

在关岛,12月10日,日寇海军第4舰队及南海支队登陆关岛,500名驻岛美军投降。

1941年12月8日,日本向东南亚发起了进攻。12月4日,山下奉文指挥的日寇第25军,下辖近卫师团、第5、第18、第56师团11万人和第3飞行集团,搭乘海军南遣舰队(舰队司令小泽治三郎)从中国海南岛三亚港启航,前往马来西亚。6日15时,英·国侦察机发现日舰队。8日凌晨1时日舰队到达泰·国南部。4时,日寇开始登陆,未遇泰·国军队抵抗,第5师团随即开往泰马边境。

此前3小时,日寇一支5300人的部队在马来西亚北部哥打巴鲁强行登陆,随即遭到英军顽强抵抗。经4小时激战,日寇控制了机场。天亮后,日寇第3飞行团开始对马来半岛机场和新加坡海军基地

实施轰炸,英军退入新加坡。9日,日寇再度空袭新加坡,击毁英军飞机50架,日寇完全掌握制空权。当日下午,英海军远东舰队前来增援,遭日寇航母舰载机和潜艇阻拦,次日12时,日第22航空队34架俯冲轰炸机、51架鱼雷轰炸机向英远东舰队发起攻击,远东舰队两艘战列舰被击沉,舰队司令菲律普斯以下800余人阵亡。

12日,日寇突破英军马来西亚北部日得拉防线;13日占领吉打州首府亚劳;17日,近卫师团和第5师团向吉隆坡方向推进,1月11日,日寇突破马来西亚中部防线,吉隆坡失守。1月31日,英军放弃马来西亚,全部退往新加坡,并炸毁新马之间的长堤。至此,马来西亚被日寇占领,日寇伤亡4600人,英军共有2.5万人伤亡、被俘。

2月8日,日寇第18、第5师团渡过柔佛海·峡,登陆新加坡。当日攻占丁加机场;15日,日寇抵近新加坡市郊,英军司令帕西瓦尔中将率13万英联邦守军投降。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作战期间,日寇总计伤亡9800余人。

在菲律宾方向,由本间雅晴指挥的日寇第14军,下辖第16、第48师团和第65旅团5.7万人,乘坐日本海军第3舰队舰船从中国台湾和帛琉群岛(帕劳群岛)出发,驶往菲律宾。12月8日,日寇航空部队开始对吕宋岛美空军基地发动空袭,击毁美军飞机100架(美远东部队作战飞机共计有200架)。当天8时,日寇先遣部队1个营攻占吕宋岛北部巴坦岛。10至15日,日寇继续空袭菲律宾各处机场,美远东部队空军完全丧失作战能力。10日,日寇主力一部登陆,并向马尼拉推进。至25日,日寇各部分别从9处登陆,完全打乱了美远东部队的防御。26日,麦克阿瑟命令撤出马尼拉。1月2日,马尼拉失陷。

1月10日,日寇进攻巴丹半岛。因日寇第48师团和空军第5飞行集团他调荷属东印度群岛,日寇进攻力量减弱,战事陷入胶着。4月,日寇调整兵力开始继续进攻,至4月9日,美远东部队7.5万人(包含9300名美军)向日寇投降,司令麦克阿瑟“奉命”乘坐美军潜艇逃离至澳大利亚。5月5日,日寇登陆哥黎希律岛,美军温莱特中将率1.5万远东部队向日寇投降,至此,菲律宾全部沦陷,日寇在菲律宾作战中伤亡1.2万人。

在荷属东印·度群岛,由罗斯福推荐的英·国陆军上将韦维尔指挥9.2万人的部队负责防御,其中绝大部分是当地人,约1.7万人是荷兰部队以及刚从菲律宾和马来西亚败退下来的英军。

1941年12月16日,日寇第14军第18、38师团开始进攻爪哇外围岛屿,至2月15日,日寇从东西北三个向逼近爪哇。2月19日,日寇空袭澳大利亚达尔文港,击沉澳军舰艇11艘。2月25日,韦维尔撤离爪哇,部队交给荷兰人指挥。3月1日,日寇于爪哇东、西两面同时登陆。3月5日,攻陷雅加达;3月7日,攻陷万隆;3月8日攻陷泗水港。9日,荷属东印度总督逃往澳大利亚,守军遂向日寇投降。此役,日寇伤亡1.2万人,俘获盟军8万余人。

在缅甸方面,中英两国军队早在1941年初就已经着手研究联合防御日寇入侵的方案,初期确定的方案是:“英缅军队投入2~3个师,中国投入3~5个军;其中主力2~3个军部署于缅甸东部靠近泰·国的毛丹棉、克耶邦、景栋间地区,吸引日寇于主阵地,尔后伺机围歼。”但此方案因英军不愿意中国军队过早进入缅甸而流产。

1942年1月,日寇第15军第55师团从泰·国出发,进入泰缅边境地区,第33师团随后跟进。1月31日,日寇攻占毛丹棉地区,作为后续进攻的出发基地。3月4日,日寇突破仰光外围防线。3月6日,中国远征军三个军进入缅甸。3月8日,仰光沦陷。4月29日,日寇攻占腊戍,滇缅公路被切断。5月,缅甸全部被日寇占领,英军及中国远征军一部撤往印·度,中国远征军其余部队撤回中国境内。

为保障攻缅部队的海上运输供给安全,日寇第1航空舰队于4月5日,对锡兰(斯里兰卡)的英·国海军基地实施轰炸,在5日和9日的轰炸中,英军损失5艘巡洋舰、1艘航空母舰和1艘驱逐舰。同时,日寇在孟加拉湾击沉英舰30多艘。英·国东方舰队被迫放弃印度洋,撤往东非。

在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的前5个月时间里,日寇占领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缅甸、菲律宾、荷属东印·度和香港等地,完成战前预定计划。并以1.5万人阵亡的代价,击败30万英美荷在远东的部队,控制了这一地区1.5亿人口和丰富的战略资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