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 12、二战前的意大利

12、二战前的意大利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二战前的意大利:在古罗马时期就已经耗干了血性

欧洲南部的亚平宁半岛,在6万年前就已经有早期人类的活动,他们被称为“尼安德特人”。公元前3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意大利人数量开始大量增加。公元前1800年,意大利进入青铜(锡与铜的合金)时代。公元前1000年,意大利进入铁器时代。在这段时间,各种外来民族渗透到意大利,亚平宁半岛的靴子形地形为外族的侵入提供了便利。在罗马崛起之前,公元前6世纪前后,伊特鲁里亚人差一点统一了意大利。

罗马称霸时代无疑是意大利历史上真正称得上辉煌灿烂的时期。

关于罗马城的建立流传着一个著名的传说。据说,罗慕路斯和勒摩斯兄弟是战神马尔斯的孩子。两兄弟出生后被一些好心人放在一个木筏上投到了台伯河上,以便逃过他们邪恶的叔父阿穆略的迫害。木筏上的两个婴儿漂流到帕拉丁山下,由一只母狼哺乳养活。长大后罗慕路斯和弟弟因为在哪里建城发生争斗,哥哥杀死了弟弟,并动身前往帕拉丁山,在那里建立了罗马城。这段充满神奇色彩的传说被意大利人看作罗马建城的正史,并在罗马代代相传。根据意大利史学家的记载,真正建立罗马城的人叫伊尼阿斯。

简单来说,罗马时期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早期的王政时期(自罗马建国至公元前510年)、共和时期(自公元前509年 至公元前31年)和帝国时期(自公元前31年至公元476年)。

公元前510年左右,罗马建立了共和政体。共和国的最高官职由两名执政官担任。两人权力相等,一切政令需经过两人一致同意才可以执行,任期一年,不可连任。他们行使最高枚力,制定律法,与罗马王政时代的国王一样拥有绝对的统治权力。执政官由元老院选出,执政期满后供职于元老院。在战时或其他非常时期,元老院可以任命一名独裁者,该独裁者享有无限的绝对权力以应付非常局势,但任期只有半年。

罗马共和国对整个意大利的征服及对外扩张,经历了400多年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罗马人并不只是通过血腥的手段,而是更多地采用联合的方式,那些被征服的地区,很多都被赋予了罗马公民权。新加入的地区成为罗马征服下一个地区的资源。

罗马共和国在对外扩张中,遇到的最大的对手是北非的迦太基人。公元前264年至前146年,双方进行了三次战争。第一次战争,罗马人控制了意大利南部,并将迦太基人赶出西西里岛。第二次战争,汉尼拔从北面绕过阿尔卑斯山,出其不意地出现在罗马人身后。罗马城险些失陷,但最终罗马人还是击退了迦太基人的进攻。第三次战争,罗马人彻底毁灭了迦太基城(北非突尼斯)),破城后,罗马人屠杀了所有城内的居民,并放火焚烧了迦太基城,大火整整燃烧了十天十夜。

此外,在公元前215年至前148年,罗马对马其顿发动了四次战争,并控制了整个希腊。又通过安条克战争控制了小亚细亚(今土耳其境内)。

在北方,罗马共和国于公元前225年和前222年两次击败高卢人。

公元前160年占领了波河南部。

公元前118年击败了热那亚的利古里亚人。

公元前27年,波河北部的领土也纳入了罗马版图。此时的罗马共和国的版图已经包含了欧洲、非洲和亚洲的广阔领土。

罗马共和国在征服意大利的过程中,经历了很多曲折。战场上牺牲每一个战士,背后都是一个家庭失去了支柱。此时贵族则趁虚而入,兼并这些家庭的土地,罗马共和国的无产者越来越多。与此同时,罗马在和北方的日耳曼人的战争中屡屡遭受重创,公元前105年阿劳西奥之战,罗马军队战死8万人。新当选的执政官马略在那些无产者中挑选一批士兵,重新组建了军队,这些职业军人最终击退了日耳曼人的入侵。但是,战前马略对士兵承诺的战后分配的土地却无法兑现,这导致士兵始终没有土地,只能依附于军队的将领,军队开始演变为个人财产,罗马共和国也逐渐走向了独裁。

公元前82年,苏拉率军占领罗马,开启了军事独裁的先例。公元前60年,克苏拉、凯撒和庞培共同执掌罗马,三人随后又发生争斗,赢得胜利的凯撒于公元前44年又被贵族派暗杀。公元前43年,19岁屋大维与安东尼、雷必达再次结盟,羽翼丰满后的屋大维将其他两个人杀死。公元前27年,屋大维被元老院授予“奥古斯都”尊号,罗马进入帝国时期。

公元14年,执政罗马帝国45年的屋大维去世。此后的罗马帝国经历了朱比亚克劳迪王朝(公元14~69年)、弗拉维图拉真王朝(公元69~117年)、安东尼王朝(公元117~193)、塞维鲁王朝(公元193~235年)。235年以后,罗马内部陷入动荡,皇帝走马灯似的更换。

在帝国的外部,北边的日耳曼人、东边的匈奴人、南边非洲的毛利人和摩尔人对帝国构成了严重威胁。

公元253年即位的瓦莱里安首次提出了:帝国版图如此广大,绝非一人所能统治,故应一分为二“的观点,这位缺少军事才能的皇帝后来成为罗马帝国第

一个被俘的皇帝。

公元284年即位的戴里克先在位时,又提出了“四帝共治制”,帝国改由两位“奥古斯都”分别统治帝国的东部和西部,同时每个奥古斯都任命一名“凯撒”协助奥古斯都,并统治所在地区的一半(也就是帝国的四分之一)领土。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彻底分裂。西罗马帝国很快走向了末路,东罗马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继续维持了一段很长的时间,但是他已经无法代表罗马。

公元410年,西哥特人(日耳曼人分支)攻陷罗马城。

455年,日耳曼人的另一个分支汪达尔人再次攻陷罗马城,并杀掠全城两个星期。

493年,东哥特人废黜了最后一个罗马皇帝,西罗马帝国灭亡。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意大利也分裂成两个部分,东南部被东罗马帝国控制,北部则轮流被日耳曼人中的东哥特王国、伦巴第王国、法兰克王国轮流控制。从5世纪到14世纪,意大利进入近800年的中世纪时期,这段时期也被称为黑暗时期。

在这段时期,天主教会和教皇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直到19世纪意大利再次统一。

8世纪以后,亚平宁半岛上得益于与东罗马帝国的友好,海上贸易越来越活跃,北部的热那亚、西部的米兰、南部的那不勒斯、东部的威尼斯和中部的佛罗伦萨都非常繁荣。这段时期,意大利作为国家的概念越来越模糊,渐渐地成了一个地理名词,取而代之的是后来兴起的众多城邦。

14世纪以后,海上贸易不仅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也使这里的思想文化交流特别活跃。工商业的发展,孕育出早期的资产阶级。但是当时教会影响十分的巨大,他们要求人民禁锢思想、抑制自己的欲望,而这些和新兴的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完全不同。对欧洲有着巨大影响的文艺复兴运动从这里开始,并影响了整个欧洲。

16世纪,哈布斯堡王朝成为欧洲的霸主,不仅统治着欧洲大部分地区,还到达南美洲,统治着现在的秘鲁和智利地区。作为西班牙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查理五世与法国经过30多年的战争,巩固了对意大利的统治。在西班牙统治意大利的170多年里,海外贸易衰落,亚平宁半岛对于欧洲逐渐变得无足轻重,慢慢地消失在欧洲人的视野里。在意大利的内部,财富越来越集中,绝大部分平民的生活变得艰难。

18世纪末期,欧洲开始兴起资产阶级革命。到了19世纪,这股浪潮终于让分裂了1000多年意大利走上了统一和复兴的道路。

随着拿破仑征服欧洲的失败,欧洲的版图重新开始划定。当时阻碍意大利统一的内部障碍是长期分裂而导致的各地王国势力。外部障碍主要是奥地利帝国,他们坚持认为意大利并不是一个国家概念,而是一个地理名词。他们有这样的说辞,是因为奥地利当时实际占领着意大利的东北部地区。

从1820年开始,革命者多次试图完成意大利的统一,但是都在奥地利的镇压下失败。位于意大利西北部的撒丁王国逐渐成为意大利统一的中坚力量。虽然在1848年和奥地利的战争中两次被击败,但是他们并没有放弃统一的希望。1858年,撒丁王国在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的帮助下,终于取得了对奥地利的胜利。

1866年,普奥战争爆发,意大利与普鲁士结盟,向奥地利宣战。尽管军队表现不佳,但是凭借着普鲁士对奥地利的胜利,意大利还是得到了属于自己的威尼斯地区。

1871年,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罗马教皇也失去了政治依靠,被迫从罗马城迁往梵蒂冈,意大利王国在1000多年以后,又一次回到了罗马城。

统一后的意大利,将与德国的友好,和对奥地利的仇恨延续下来。而与法国的“相互利用”的友谊,随着两国对北非的争夺变成了矛盾。

1881年,法国打破游戏规则,派兵占领了北非的突尼斯,次年意大利就和法国的头号敌人德国结盟。但是让人困惑的是,此前德国和奥匈帝国已经签署了《德奥同盟条约》,这样意大利和宿敌奥匈帝国也成了盟友。所以一战时期的德奥意同盟国集团,从一开始就并不牢固,因此一战时期意大利阵前倒戈也就不足为奇了。从根本上将,近现代的意大利在欧洲并不算是一个真正的强国,自然就不是核心,也不是矛盾的焦点。而往往是强国之间竞争时使用的棋子。彼此间相互利用,利益改变、立场随之改变。

经济上,意大利的发展仍然非常缓慢,相比于北方的欧洲国家,属于落后地区。北部的情况尚好,工商业都集中在这里。越往南则越落后,在南部沿海地区,大庄园主们仅仅留给农民能够活命的粮食。

在政治上,统一后的意大利分为两派,一派是王权分流出来的右翼,他们在统一后的初期执政;另一派是左翼,是统一过程中马志尼和加里波第为意大利留下的政治遗产。1876年以后,左翼在意大利执政了30年。但是不论是哪一派当权,都不能给人民带来真正的福利。

一战中,意大利与奥匈帝国之间再一次交战。并为此付出了100多万人的鲜血。战后的巴黎和会,英法对意大利背信弃义,没有履行1915年英、意签署的《伦敦

秘密条约》中的承诺。这样的结果让意大利民众异常愤怒,各地逐渐陷入混乱。

1919年,新闻记者出身的墨索里尼在米兰成立了“战斗队”。和当时无数的法西斯组织一样,他们崇尚街头暴力,政府对此也无能为力。

1921年刚刚进入议会的墨索里尼成立国家法西斯党(即:纳粹党)。1922年6月,该党已经招募了50万党员。1922年9月,意大利爆发大罢工,局势恶化。10月,墨索里尼授意其党徒“黑衫军”进军罗马,意大利国王担心国内发生兵变,所以不得不邀请墨索里尼主持局面,10月29日,墨索里尼组建意大利新政府。

墨索里尼执政后,意大利的经济出人意料地快速发展,这让其政权得以巩固。1929年的经济危机对意大利的打击并不严重,墨索里尼通过限制私人消费、扩大公共开支、政府向企业注资等方式来应对危机。

30年代,墨索里尼显露出对外扩张的野心,1935年,他发动了对非洲埃塞俄比亚的入侵;1937年,德国、日本、意大利签署《反·共·产·国际公约》;1938年,意大利效仿德国,开始迫害犹太人;1939年4月,意大利占领巴尔干地区的阿尔巴尼亚。

1939年9月,二战爆发时,意大利没有急于参战,1940年6月,当法国战败以后,墨索里尼在自家的阳台上大声地问他的追随者:“你们想打仗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