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人在初唐:我与武曌争皇位 > 第1303章 陛下,臣南昌王才是最忠心的

第1303章 陛下,臣南昌王才是最忠心的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第1303章 陛下,臣南昌王才是最忠心的

六月流火,蝉鸣阵阵。

逻些城西,唐军大营高耸的中央望塔之上,李绚远远眺望几里之外的雄浑城池。

一排排的投石车,从西门外,一直排到南门外,密密麻麻的足足有两百辆之多。

一条又一条的壕沟,排列在投石车之前。

壕沟并不深,只有一丈长,半丈宽,三尺深,里面扎着尖锐的倒刺木桩。

连续三排壕沟,彻底断绝了任何骑兵突袭的机会,更别说还有排布在投石车间的弩车。

李绚的目光落在城墙西南一里外的高坡之上,韦弘机手里的红旗高高举起,然后猛然挥下。

瞬间,无数的火球划破晴空,狠狠的坠落在逻些城中。

顿时,火星四溅,烟火四起。

零星的几辆水车冲出来试图灭火,但根本无济于事,只能看着火焰燃烧而起,一直到整栋房屋都彻底烧毁。

好在今日没有大风,只是烧完了这栋房子就火歇了。

头顶的火球依旧在划破长空。

火球之下,整个西城和南城大半,早已经被数月的火球雨焚为灰烬。

百姓能跑的都已经跑到了东城和北城,甚至都逃出了逻些。

如今的南城和北城之上,只剩下躲在城墙下的百姓,在苟延残喘。

可即便如此,也不时的有火球砸在城墙上,然后从城墙蹦起,最后坠落在城墙之下,顿时哀嚎四起。

……

城外,站在望楼上的李绚,目光落在城墙之上。

纷乱的城墙上,一名名士卒低着头藏在女墙之下,目光探望外面的投石车和壕沟,眼中充满了憎恨和无奈。

唐军连攻城都不做,他们心中有满腔的愤恨,但却也什么都做不了。

甚至就连他们站在城墙上高骂,立刻就会滚石直接砸下来。

他们如今躲在女墙之下,就是因为之前被滚石砸死了太多的人。

李绚冰冷的眼神收回,侧身低问:“郡公,他们为什么就是不肯杀出来袭营呢?”

站在李绚侧畔的萧嗣业,低声说道:“或许是因为他们担心,即便是杀入营寨当中,也会遇到营寨当中密密麻麻的无数陷阱,最后偷鸡不成反而蚀把米。”

李绚笑笑,说道:“那里有那么多的陷阱,他们若是真的肯冒险,或许会额外有所收获也说不定。”

萧嗣业有些无奈的点点头,目光望向当雄方向,他知道,在那里,起码有一万五千骑兵随时准备杀过来。

吐蕃人派出袭营的人少了,无济于事。

吐蕃人派出袭营的人多了,立刻就是肉包子打狗,绝对的有来无回。

萧嗣业跟随李绚作战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即便是当年和裴行俭在一起作战,也没有和李绚一样,几乎将人心算计到了极点。

吐蕃人不管怎样选择,全部都在李绚的算计之中,他们围城两月以来,吐蕃人一天天的虚弱,而且一天天的危如累卵。

萧嗣业下意识的看向了远处的逻些河。

就在前些时日,逻些河被正式封闭,逻些城中的井水涌出顿时缺了少半。

如此,城外还不停的扔火球。

哪怕是能够燃烧的全部都被烧干净了,也依旧在不停的扔火球。

城外山上的树木,还有枯草已经全部都被清理干净了,他们还是继续从远处制作火球,源源不断的对城中制造心理紧张。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突然在东面响起,随即十名千牛卫直接冲进了大营中。

很快,一份急文就已经落在了萧嗣业的手里:“大帅,林芝已被黑齿将军拿下,黑齿将军已经开始回军逻些,三日之内就会抵达。”

李绚摆摆手,说道:“告诉他,不要着急回逻些,先去北面的林周,把吐蕃王室最后的一条退路,给彻底的断掉。”

“喏!”萧嗣业肃然拱手,然后快步的向下传令而去。

李绚站在高耸的望塔之上,遥遥的眺望逻些城中红山之上的白色宫殿。

他相信在那里,也一样会有人在盯着他。

如今李绚虽然只堵了逻些的南门和西门,但东门和北门敞开。

可是,东门出去百里,立刻就会被堵回来,北面虽然在山里还有一座林周小城,但里里外外四周全部都被大山堵死了。

而且即便是越过大山,也是那曲一线。

吐蕃人最多派三五百人去偷袭李绚的粮道罢了,再多他们立刻就会陷入城中空虚的窘境。

至于偷袭李绚的粮道,那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李绚安排在山另外一头的人有多少。

各处山道早就已经被投诚的吐蕃百姓给封死了,即便是偶尔有人杀出来,也会密密麻麻的陷入到汪洋大海之中。

光是有偷袭的光军士卒是没用的,不知道李绚的粮草布置,不知道他的运粮规律,不知道他运送粮食和保护粮食的人有多少。

最后只能是一条死路。

李绚的粮道至今安然无恙就是明证。

李绚的目光高高的抬起,高空之上,成群结队的苍鹰在整个城池高空盘旋,城中的所有一切,全部都在它们的视线之中。

急促的脚步声在望楼之下响起。

萧嗣业快步的登上的望楼,同时将一封

公文递给李绚,说道:“大帅,中枢急递。”

李绚的神色顿时肃然起来,接过公文,然后打开,瞬间,他的脸色就古怪了起来。

顺手将公文递给萧嗣业,李绚平静的说道:“裴相调任侍中之后,一直空缺的刑部尚书由礼部尚书刘伯英接任,而空出来的礼部尚书,则是由汾州刺史武承嗣接任。”

“什么?”萧嗣业顿时惊讶的接过公文,同时眼中还带着一丝不满。

之前的礼部尚书,不管是陇西郡王李博乂,还是前鸿胪寺卿刘伯英,不管什么原因,都是能够服众的,但武承嗣有什么?

不是宗室郡王,也不是早年追随李勣征战南北,后来又主持对外礼仪的鸿胪寺卿。

仅仅是因为他是天后的外甥,武承嗣就成了礼部尚书,这让萧嗣业心中一时间升起一丝不满,但随即,这一丝不满就彻底消失了。

其他人可以埋怨,但他萧嗣业没有这个资格,因为他萧家本身就是杨广的妻族。

萧嗣业本人也和武承嗣的地位差不多。

再度低头,萧嗣业瞬间就看到了卫尉寺卿欧阳通接任兵部尚书的通报。

萧嗣业顿时惊讶的抬头,瞬间收敛神色拱手道:“恭喜王爷,欧阳寺卿如今执掌兵部,我等就再也不用担心后路之事。”

李绚淡淡的笑笑,摆摆手道:“舅父为人清正,不会偏袒我们什么的。”

“能得到公平便已经是最大的幸事。”萧嗣业轻轻躬身,心中的喜意已经浮上了面容。

“这话不错。”李绚点头,说道:“将公文传讯全军,告诉他们,只要奋战拼搏,那么本王保证,该他们得到的东西,一份也不会少了。”

“多谢王爷。”萧嗣业拱手,然后快步的转身离开,神色振奋。

裴行俭的事情之后,即便是萧嗣业心中也都有些慨叹,甚至为逻些道的未来而担忧。

但是如今,欧阳通做了兵部尚书。

他本身为人自是清正到让诸人信服,关键是他和李绚的关系,更让所有人感到安心。

很多事情,你做了多少事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所站的立场如何。

有了欧阳通做兵部尚书,他们这些前线军将的军功起码不会受到朝中的盘剥。

萧嗣业相信,有了这件事情,军中所有人对李绚都会无比敬服。

……

李绚抬头,看向不远处的吐蕃王宫,随即转头看向长安方向。

这一次的朝廷变局,以裴炎为相作为开局,皇帝用提拔武承嗣,制衡了欧阳通。

用提拔崔谧,骞味道,杨再思,制衡了陆元方和狄仁杰。

同时,还将武承嗣,彻底的推到了韦家的对立面上。

几方势力相互牵制,最后形成了一个新的朝局。

最令李绚惊叹的,是不管最后裴炎上抬,还是韦氏鼎立,其他几方都会合力制衡他。

这样皇帝就能够轻松的利用各方的势力,掌握朝局,控制各方。

至于江南,曹王李明的手脚,李绚怎么可能看不清楚,只是他有些不明白,李明怎么会选择在这个时候动手。

李绚总感觉有什么事情被他忽略……

等等,李绚的脸色突然间严肃了起来。

他的脑海中闪过一个不大可能的猜测。

那就是曹王李明,也从某个渠道获得皇帝身体不安的消息,然后才会有所举动的。

“李明死定了。”李绚轻叹一声,皇帝是绝对不会容许这种随意窥伺自己身体安危的人存在的,尤其曹王李明还和……

不对,李明不应该获得这样的消息的,他人在黔地,如果能够如此顺利的沟通南北。

除非,除非是有人在刻意的传送消息。

天后。

李绚的脑海中顿时闪现出了武后的身影。

随即,一身素色单衣的李贤也出现在李绚的脑海中。

曹王李明之事,唯一会勾连到的,便是太子李贤。

武后这是在为日后铺路。

李显虽然有多方助力,但他本人天资有限,只要抓住他的弱点,便能够轻易控制。

但李显一旦上位,那么立刻就会拥有随意通行的权力,其中就包括去探望李贤。

这种事情是任何外人都无法控制的,即便是李绚也是一样,一旦让李显和李贤说上话,后果难料。

皇帝的身体明显撑不了多久,这一点瞒天瞒地都瞒不了武后,她已经开始做准备了。

李绚抬头看向远处的逻些城,嘴角微微冷笑,随即轻声说道:“陛下,臣才是最忠心的。”

……

无数的骑兵从西面而来,最后停在了逻些城之前。

密密麻麻一数,既然有上万人。

为首的,赫然正是羊同国王和苏毗女王。

苏毗女王上前,张开圣旨,在无数吐蕃士卒的注视下,高声呼道:“大唐昌国夫人,苏毗女王奉命宣读圣旨:大唐皇帝令,擢升青海国主,吐蕃国主赤都松赞为大唐左武卫将军,左散骑常侍,圣旨抵达,即刻进京赴任,别有重用,钦此。”

说完,苏毗女王就将圣旨交到了一旁的韦弘机手上。

韦弘机躬身,将圣旨放入到投石车中,瞬间,圣旨已经被投放了出

去,最后神奇的精准落在城头上。

下一刻,苏毗女王向左一挥手。

顷刻间,苏毗羊同上万骑兵已经呼啸而去,无比沉重的压力顿时落在城头之上。

(本章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