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人在初唐:我与武曌争皇位 > 第956章 皇帝的眼线,武后的棋子

第956章 皇帝的眼线,武后的棋子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第956章 皇帝的眼线,武后的棋子

平康坊,刚刚打理好的昌州进奏院内。

李绚坐在正堂上首,左侧是昌州长史姚懿,右侧是昌州录事参军弓嗣业。

三人面前,是从各部各县调集来的昌州六曹参军,六县县令和在京六县县丞,县尉,主簿一类。

站在最前面的昌州兵曹参军,是原千牛卫队率张环。

张环跟了李绚好几年了,昌州的州兵以后全部由他统领,昌州的兵权日后全部都在他的手上。

甚至就连司马仁恩赐要调兵,也绕不过他。

户曹参军张弘愈,是原太仆寺丞。

昌州多牧民,李绚需要一个懂行的人,来替他把关。

法曹参军韩泰,是原大理司直。

他是何以求的亲信,不过年纪比较大,到昌州任职,多是为了未来儿孙。

仓曹参军李升,是原户部司储员外郎,宗室子弟,皇帝安插的人。

士曹参军沈员,原将作监丞。

将作大将杨务廉评价,其为人奇巧,转士曹是为了前途,毕竟工匠的仕途很窄。

功曹参军,原监察御史张巽。

这无疑是北门学士的人,他们没拿到录事参军,但功曹参军他们拿到了。

这些就是李绚未来的佐官,六县主官。

李绚的目光落在第二排,六县县令。

同仁县令余泽,曲沟县令赤红藏已经到任。

兴海县令王仲堪,原营州兴中县令,草原县令,皇帝刻意调过来的,人已经入了皇帝的眼。

泽库县令贾涉,将作监主簿,同样是杨务廉的手下。

贵南县令郭元正,原司农寺园苑副监;同德县令刘实进,原司农寺园苑副监。

两人都是种地养花养草的好手,未来昌州粮食能否自给,就看他们这二位了。

……

李绚温和的目光从每个人的身上扫过,嘴角微微带出一丝笑意。

虽然这些人,他真正的亲信只有张环和余泽,赤红藏,但实际上通过种种要求,李绚将来源全部锁定在大理寺,将作监,太仆寺和司农寺等部。

这些人有的和狄仁杰、何以求有关,有的是杨务廉的属下。

同德县令刘实进甚至是刘仁轨的堂孙,是刘瑾瑜的堂兄,郭元正是他的好友。

十二个人,有八个已经是李绚的亲信。

其他张弘愈,李升,王仲堪是皇帝安插的人手,张巽是武后的人。

都是李绚无法摆脱的人。

但李绚已经尽可能对昌州的掌握做到了极致,而且,他的手段还不止如此。

李绚抬头,看向其他的县丞,县尉,主簿。

只有不到十个人,其他的,还需要李绚到地方寻找,可能还要找不少吐谷浑人。

这里面以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为主,都是各大家族的边缘子弟,还算都有些能力。

偶尔有一两个年纪大的,除了投资李绚以外,多余的来历就不用多说,都明白。

……

“诸位!”李绚看向众人,沉声说道:“昌州缺人,缺粮,缺工匠,缺工具,缺书籍,缺先生,缺医官……再有十日,我等将出发前往昌州。

在此之前,本官希望诸位能发挥自己的人脉关系,尽可能从六部九寺五监弄来昌州所缺之物。”

众人看向李绚,神色间面面相觑。

他们没有想到,他们还没正式上任,就已经有一大堆事情交待下来。

“诸位可以尽情用本王和昌州的名义,能弄多少是多少,反正还也是本王的事情,只要你们能弄来就行。越多越好。”

李绚一句话说完,在场的一些人脸上已经带起一丝笑意,他们知道该怎么做了。

李绚点点头,继续说道:“六部尚书,九寺寺卿,五监监令,本王会一一前去拜访,想来口头的承诺,那些老大人应该还是会给本王这个面子的,至于能拿这些承诺做多少,就看诸位的本事了。”

“下官遵令。”在场六曹参军,六县县令,还有诸县县丞县尉,同时脸色兴奋。

李绚神色平静的看向一旁的弓嗣业,沉声说道:“弓参军和功曹张参军做好记录,昌州诸官考核,从现在开始。”

“喏!”弓嗣业和张巽同时拱手。

李绚看向众人说道:“诸位,昌州位在西北最前线,兴海又在最前,前面的事情,本王替诸位挡下,但后面的事情,诸位切记不要拖本王的后腿,否则别怪本王直接找上吏部,在各位的考评上,写下大大的一个下字。”

“下官不敢。”房内众人同时凛然。

“昌州不养闲人,若是谁抱着玩闹的念头去昌州,最好现在就回去,否则一旦大战开启,误了事,本王是能行军法的。”

李绚看着众人色变,然后才继续说道:“昌州,地处吐蕃和吐谷浑之间,他日若是战端消弭,昌州可也是好地方啊!”

李绚最后一句话,让众人眉头不由得一挑。

的确,如今的昌州一穷二白,什么都没有,但一旦战

事结束,从吐蕃到大唐的商队,从吐谷浑到大唐的商队,全部都要经过昌州。

这地方可是丝毫不差啊!

“张环,张弘愈和王仲堪留下,其他人可以自己去忙,这几天和别人交卸前职,喝喝酒,吃几顿饭,上元节之后,就要开始忙碌了。”李绚一句话,就将事情全部都交待了下去。

众人立刻拱手:“下官领命。”

李绚深吸一口气,看向长史姚懿,说道:“诸位若是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情,可以直接找本王,也可以直接找姚长史,他是金吾卫长史,在长安地面上,没几个人比他更熟。”

“喏!”众人齐齐朝姚懿拱手。

“好了,去吧。”李绚挥挥手。

除张环,张弘愈和王仲堪三人,其他诸参军,县令,县丞,县尉,主簿等人,齐齐拱手离开。

房间内只剩下六人,李绚挥手示意,道:“都坐。”

“喏!”张环率先拱手,张弘愈和王仲堪也没有犹豫,在一旁坐下。

李绚率先看向张环,说道:“本王和兵部谈过,昌州州兵,从六千右骁卫骑兵中抽调两千,从三千杭州兵中抽调一千,若有不足,从昌州六县和附近诸州招募。

当然,你是兵曹参军,千牛卫,金吾卫,还有长安地头上有能耐,但又没什么前途的人,愿意去昌州的,州府给一笔安家费,还有前途。”

“王爷放心,末将知道如何做。”张环立刻神色兴奋了起来,李绚这是让他在昌州州兵当中安插亲信。

“好了,你去吧。”李绚摆摆手,张环拱手,然后转身离开。

李绚看向张弘愈,沉声说道:“参军,昌州地广人稀,但重要的,还是战马。

吐谷浑人有自己的养马之法,大唐有大唐的养马之法,如何在昌州尽可能多的培养马匹,是你的责任。

以后昌州的财政和赋税,就都要靠养马和草药来支撑,你心里要有数。”

“喏!”张弘愈立刻感到肩头一沉,他的责任比任何人都重。

李绚略微思索,说道:“本王会去找户部窦翁,昌州大战,这赋税总得要多减免几年。”

张弘愈微微躬身,说道:“下官需要从太仆寺带些人去。”

“随便你带多少,只要有用,昌州一律有大笔安家费。”李绚转头看向姚懿,说道:“攻克兴海的时候,吐蕃人有太多没拿走的,当时左相留了一半在兴海。”

姚懿立刻松了口气,原来如此。

李绚最后看向王仲堪:“王县令,兴海是昌州最大的县,草原,森林,雪山,黄河,进奏院有详细文档,如何治理,就麻烦县令好好的写一篇文章……听说县令是太原人,若是京中没有住所,可在进奏院住下。”

“多谢王爷。”王仲堪脸色顿时一松。

说实话,长安居大不易,他所住的旅店还不如进奏院舒服,尤其这里还在平康坊。

“好了,二位去忙吧。”李绚点点头,张弘愈和王仲堪立刻拱手而退。

……

“世叔!”李绚抬头看向姚懿,姚懿立刻吓了一跳,赶紧拱手道:“不敢当王爷如此称呼。”

“无妨,英王府姚长史待英王如同师长,本王也是如此称呼的。”李绚不在意的摆摆手。

姚懿和姚令璋是同辈的族兄弟,虽然血脉有些远,但却是实实在在的吴兴姚氏子弟。

姚懿嘴角抽了抽,他那位族兄已经是从四品上的亲王府长史,而他却只是从五品上的昌州刺史。

实际上在此之前,他是正六品上左金吾卫长史,如今品阶上大大向前走了一步,而这一步,多亏了李绚推荐。

姚懿认真拱手道:“如此,姚某就厚颜了。”

李绚笑笑,然后说道:“昌州这两年,战事少不了,绚身兼右卫将军之职,少不了奋战前线,到时后方一切,就全部拜托世叔。

到时以刺史令,谁敢不遵,直接停职,若有忽略,可依军令,直斩。”

“喏!”姚懿顿时肃然。

李绚最后看向弓嗣业,温和的笑笑:“以后昌州诸事,还请弓参军多跑一跑,监督地方官吏完成职司,谁有不合格,本王直接上奏吏部罢黜。”

弓嗣业神色一凛,道:“下官明白。”

李绚点点头,说道:“如今马上就要到上元节,本王这个鸿胪寺少卿还要担些职司,上元节宴请各国使臣,陛下也交托给了本王。

最近一段时间,是闲不下来了,两位若是有家事,这些天尽快处置,过几天就没时间了。”

“喏!”

……

弓嗣业离开平康坊,骑着马悠悠闲闲的,到了傍晚时分,最后进入到了周国公府。

这个时候,武承嗣已经先一步回家。

“姑父!”弓嗣业站在书房中,认真拱手。

“如何,今日南昌王见属下诸官?”武承嗣示意弓嗣业坐下。

弓嗣业深吸一口气,说道:“南昌王厉害。”

武承嗣有些好笑的说道:“南昌王厉害,姑父自然知晓,但他如何厉害?”

“昌

州各曹参军,各县县令,都被南昌王明里暗里安排了一大堆事务,日后怕是每一个都要忙的脚不点地,若是想要做什么,怕是都不容易。”弓嗣业有些骇然。

“这不还有你这个录事参军,你稍微松松手,自然就有余地。”武承嗣点出了弓嗣业位置的关键。

弓嗣业微微苦笑道:“日后恐怕嗣业也一样要忙的脚不点地。”

武承嗣微微一顿,面色阴沉道:“他这是有意针对啊。”

“昌州军前,谁也没法说什么的。”弓嗣业深深吸了一口气,说道:“嗣业打算先取得南昌王信任……”

武承嗣沉沉的看了弓嗣业一眼,说道:“你知道该如何做就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